| 美育改变人生_理论前沿_政策理论_艺评现场_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
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过,在品味一首诗,欣赏一幅画,或者感受自然风景的时候那种浓厚的趣味,就是审美;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也曾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得到代表委员的热切关注,纷纷就美育相关的问题建言献策。本期《艺术家茶座》邀请到了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宋修见教授,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副主任孙媛媛教授,就这一话题谈“美育改变人生”。
美育为文化传承提供了三种力量
在谈到文化传承和美育的关系时,宋修见认为,美育为文化传承提供了三种力量。“一是阶层之间上通下达的活力。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琴棋书画诗酒花和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没有阻隔的,民间的和上层的趣味是可以流动的。二是地域之间美美与共的张力。中华文明的源头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内部就有一种民族之间、地域之间的文化交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因而美的创造也各有不同。三是作为农耕文明所特有的代际之间传承的动力。农耕文明需要经验,需要经验就要尊重长者,因为长者有丰富的经验,所以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家族之间的传承和代际之间的传承。随着朝代变迁,新的朝代都会将自己的政权续接到中华文明的正统上去。”
美育把客体的美转化为主体的生命状态
孙媛媛表示美育不仅能提升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还能给予人精神上的力量。“有一次去看戏曲行当的展演,登台表演的全是七八十岁的老先生,自己非常受鼓舞。精神矍铄的老先生在舞台上美的创造也深深地感染了台下的年轻人,给予了他们精神的力量。”
“美育简单说是以美育人,但为了探究其更深层的内容,我们其实应该先追问美是什么?”宋修见解答道,美是客观的实在,它是一个客体,同时美又是一种主体的状态,美其实也很主观。“当你在桃红柳绿、万物复苏的春日里,你也会感到生机勃勃,精神愉悦;当你在雁过长空、天高云淡的秋日里,自然会有另一种不同的感受。把美内化为生命的一种状态,我认为这是美育更重要的意义。把天地之间无时无处不在的美,源源不断地化为我们生命的内在的这种力量,那样我们活得会更精彩,更有劲。”
美育让孩子的身心和天地间的大美建立亲密联系
“美育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能够让孩子的身心和天地间的大美,和自然万物、艺术人文、生活礼俗这一切建立了亲密的联系。”宋修见认为,虽然许多孩子有过艺术方面的学习经历,但是只有少部分的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专门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更多的是这段教育经历发展了他们整体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和美建立起了联系,同时美育不单是以艺术教育为载体的审美教育,也是贯彻整个教育过程的理念和方式。“应当在全学科当中加强美的引领。比如语文、数学、地理教学过程中都可以运用美的方式、美的理念来引导。”
艺术始于真的热爱
“艺术首先你得真实喜欢,你得热爱,因为别人看到的只是光鲜的一面,但是真正的苦只有自知。”孙媛媛在回忆自己的求学之路时谈到,“母亲对我小时候冒雪去少年宫的经历印象非常深刻,回想起来当初自己的坚持就是对音乐发自内心的热爱。”作为一名教师,孙媛媛也表示对学生的兴趣及审美的引导也颇为重要,“每一个孩子的资质不同,特性优势也不一,所以要善于发现并给予引导,让他们在适宜的道路上发展。”
宋修见对此也颇有感触,认为艺术教育应该加强前期对孩子审美的培养,弱化对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灌输。“播撒审美的种子在孩子的心里,让孩子因为美而去愿意付出。他觉得画画是美的,唱歌是美的,表演是美的,他就愿意去投入自己生活的热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大雪天的时候,也一定会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少年宫’去。
美育让中华民族风雅的审美成为所有人日常生活美的体验
“我常说《清明上河图》里的人是看不到《清明上河图》的,但是我们今天有幸看到了,就要尽可能地去学会欣赏。”宋修见表示,中华民族从来不缺艺术和审美,五千年文明当中有太多美的创造,但是如果不愿意去欣赏或不懂得如何欣赏就太可惜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美育让中华民族风雅的审美,成为所有人日常生活审美的体验。”
第一期完整视频
《艺术家茶座》是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艺网出品的文化艺术访谈节目。节目通过专家艺术家学者访谈形式,聚焦文化艺术领域和社会热点话题,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充分展现党的文艺创新理论直抵人心的力量。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