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文明图谱中未曾中断过的原生文明体,中华文明在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精神标识。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报告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而艺术是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各种形态的艺术作品是文艺创作者们所留下的文明的印记,也是文明得以传承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文明能够向前发展的推动力量。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没有艺术滋养的文明是苍白的。
回首往昔,中国艺术史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及现代文艺创作中可谓精品迭出,灿若星河。对当代艺术实践而言,如何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之家园,更好地发挥文艺作品启迪思想、沟通心灵、陶冶人生、提升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
近些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流浪地球》、电视剧《人世间》《山海情》、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越剧《新龙门客栈》、央视的《典籍里的中国》和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等堪称现象级的作品“破圈”走红,引发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文艺战线的工作者们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艺术化呈现所作出的成绩和探索,他们以多元样态、不同风格的优秀艺术作品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助推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添砖加瓦,而这也正是文艺工作者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典籍里的中国》剧照
固本培元:中华文明精神标识艺术化呈现的根本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中所流淌的这种精神特质和精神追求,是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内核与骨架。
知之愈明方能行之愈笃。对中华文明精神标识进行艺术化呈现,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固本培元,固中国精神之本,培中华文明之基,通过艺术作品所设置的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传达的主题思想、营造的意境氛围,依据美的规律实现审美表达,在美的享受和潜移默化中给人们提供精神食粮,使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更加深入人心,代代相传,内化为国人的文化基因。这种艺术化呈现需致力于积极传播中华文明所蕴含的普遍价值,挖掘中华文化中值得被当代传承和传播的民族精神积淀,以强化具有中华民族禀赋和特点的民族集体记忆,培育、呵护和建构中华民族所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而通过文艺作品弘扬中国精神,以艺术为媒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固其根本、夯实基础的目标,是凝聚中国力量、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
稽古揆今:中华文明精神标识艺术化呈现的内容构成
艺术作品不仅能够生动形象地反映生活,折射其所蕴含的精神特质,而且能够影响甚至创造生活;不仅能够生动形象地反映意识形态,而且可以通过艺术的再生产和传播进一步强化和传承意识形态。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真知灼见,如天人合一、自强不息、民为邦本等。众多有着丰厚文化内涵的地理名胜、文学艺术瑰宝,成为具有文化影响力、精神感召力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主要来源。它们可以穿越时空隧道,世代相传、泽被后世,共同构成体现中国人价值观和精神世界的多维符号体系。
这个符号体系即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地图。德国学者扬·阿斯曼认为,文化记忆是依靠符号来传承的,它是由凝结在可供回忆、附着的象征物上的文本系统、意象系统和仪式系统构成的。对于每一种文化来说,都会形成一种与文化延续相关联的“凝聚性结构”,它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链接起关于往昔的回忆、现时的认同和未来的发展趋向。
文艺工作者要对这一符号体系进行切实的研究和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深入挖掘、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及其内在的文化精髓。“尚象重道”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选择那些已经或正在成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表现对象,寻象观意,或对其寻根溯源,思接千载予以历史回望;或切中当下社会脉搏,紧紧围绕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与人民之呼,凸显现实关怀和时代色彩,通过一个个或虚或实的“象”的中介,立象以尽意,艺术化地呈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我们在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尼山杏坛·寻找先贤的智慧》中通过文化探源看到民族精神的历史脉络和源远流长,在电视剧《山海情》和《人世间》中看到普通中国人面对困难挫折的自强不息和奋发图强,在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守岛人》中看到英模人物所传递的爱国重义、诚信奉公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守正创新: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艺术化再现形态
守正创新是文艺发展的必由路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艺术呈现实践没有止境,在此过程中亦需与时俱进,在恪守正道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基础上,把创新精神贯穿于艺术创作和传播的全过程。除了内容方面的新发掘、传播方面新平台和新手段的整合,还要以新技术、新理念丰富中华文明精神特质艺术化再现的形态,使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
艺术形态就其本质而言是审美的、创造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必然要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而“革故鼎新”作为一种社会观和价值观,是中华文明的核心要义和精神标识之一。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开始,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创新史,艺术形态的创新实践伴随其间。当代的艺术实践要以“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根本遵循,积极探索中华文明精神标识艺术呈现形态的更多可能性,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拓展艺术触角,尝试新的媒介手段和艺术形式,为观众带来新鲜的视听体验并触发思考,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蓬勃生机和创新活力。如《只此青绿》以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静雅的舞蹈语言讲述宋代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把笔、墨、绢、颜料等非遗技艺与舞蹈艺术相结合,极富巧思和韵味地展示《千里江山图》作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大型纪录片《中国》努力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创新表达,以意境优美的时空演绎、清新别致的美学风格,致广大而尽精微,带领观众重回一个个重要历史现场,形象地解读中华文明革故鼎新的历史哲思,为观众艺术地呈现文明古国的精神图腾。
这些饱含艺术精神、匠心独运的创新之作,使那些被珍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散落在中国大地上的遗产、刻印在典章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勾连,令人耳目一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了中华文明的感染力、影响力。如此,文艺方能担负起时代和人民所赋予的文化使命,助推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繁荣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艺术呈现与传播研究”(23ZD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牛光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