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文化的建设来说,文艺作品具有“化育”的属性与功能,而特色上又是以“化”为“育”的。这里所谓的“化”就是以文艺的手段,通过改造人的精神意识而实现行为转变的文化方式,“化”境则是在文艺形象、意境中实现的审美移情、移风易俗、社会进步。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网,摄影:石顺文)
“化”是儒家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毛诗序》说:“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教”是儒家的化育方式,儒家以“教”为“化”,“动”(感动)与“化”(转化)是“风”“教”的目的。《毛诗序》又提出“王化”之说:“《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儒家的“王化”之说,与现代语境下文艺的社会功能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但《毛诗序》的“王化”“教化”还是属于儒家的“用诗”之道,还不是针对文艺创作“诗人之意”而言的。文艺的“化”与风教之“化”的理念和践行都体现了潜、隐、柔、软、深、远等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力量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如果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认识文艺的化育功能,并将其作用于当下的文化建设,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理构建。
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
文艺从生活中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要实现文艺的化育作用,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地体验人民的生活。要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很多文艺作品都是立足人民立场、书写时代生活的精彩之作,很好地体现了文艺的人民性。
文艺要到生活中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文艺的化育功能就是在生活中体现的。就“育”而言,文艺化育与教育培育都有“育”,但途径不同。教育讲究以教为化,而文艺则强调以化为教。教室和舞台、书页和屏幕,两个属性的空间和渠道,但殊途同归。文艺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文艺工作者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进一步保障与强化作品的化育力。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发力点。
着眼于文艺的化育功能,文艺创作者和文艺批评家的队伍建设十分重要,要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还要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要想更好地实现文艺的化育功能,作者队伍建设和作品把关决不能有半点含糊。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文艺批评要增强褒贬甄别功能,提升战斗力、说服力,毕竟“劝百”往往不如“讽一”。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功能的重要论述,更好发挥文艺的化育作用,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作者:王永,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