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理论探索>正文

“诗本位”并非“诗画高低论”——中国古典诗画关系再探(袁俊伟)

2023-03-2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袁俊伟 收藏

【内容摘要】 中国古典诗画关系有一种“诗本位”现象,即以诗为中心探讨诗画关系。从文化层面而言,诗是中国艺术的文化高位乃历史实然,“诗性”成为了中国艺术和文化的依归和标准,有时“诗性”甚至惯用为“情性”代名词,于是“诗性”就是主体维度的艺术本体论概念。从艺术层面而言,中国古典诗画关系是平等的,诗画艺术都在各自功能层面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走向诗画融合,所以好的诗画作品兼具“写意和写实”“写景和抒情”等功能,无有遮蔽。“诗画一律”是中国古典诗画关系的核心观念,“诗本位”现象并不妨碍诗画在艺术层面的平等,并且自觉走向“诗画融合”的中国艺术史发展潮流。

【关 键 词】 诗画关系 诗本位 出位 媒介功能

吴历山水图册(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关于中国古典诗画关系的讨论,很难避免“诗本位”的问题,即以诗为中心,探讨诗画关系。钱锺书的《中国诗与中国画》中对诗画关系的认识似乎是一个典例。一方面钱锺书沿袭莱辛“诗画异质”观点,或有西方诗学重视史诗和叙事传统的原因;另一方面还有中国诗的文化地位实然的原因。当下“艺术跨媒介”或“出位之思”的讨论如火如荼,中国古典诗画关系中“诗本位”问题似乎又凸显出其尖锐性。有学者反思中国古典诗画关系研究中出现的“诗优画劣论”,呼吁“诗画平等”。还有学者呼吁诗画关系研究应注入更多绘画创作经验,加强诗画互动。这些都是学术研究的应然之义,更具有文学和美术学在现代学科体系中地位平等的价值意义。

然而学者主张的“走出‘诗’本位”,于中国古典艺术传统而言比较艰难。一方面,“诗画平等”在文化层面上无法实现;另一方面,“诗性”似乎已成 “情性”代名,正合中国艺术主体维度的本体论,而且“诗画关系”研究又由文学背景学者主导,如果说绘画是情性的笔墨呈现,就变成了诗意的呈现。但是,“诗本位”并不代表诗画在艺术层面的不平等,即“诗高位”,更不会妨碍“画本位”的并存。换言之,诗画关系讨论可以诗为中心,也可以画为中心,实现“以诗论画”和“以画论诗”的双向阐释。同时,国内学界并非一味讨论诗歌对绘画的影响,也就绘画对诗歌的影响多有探讨。

本文聚焦中国古典诗画关系中的“诗本位”现象,即以诗为中心讨论诗画关系。首先,针对钱锺书用“出位之思”解释“诗画评价标准参差”命题,一方面认为中国诗中含蕴绘画性,中国诗可在媒介功能层面实现“本位即出位”;另一方面指出钱锺书“论诗重实,论画重虚”的诗画评价标准也非定论。其次,针对“诗本位”现象与之关联的媒介功能“诗画高低论”之误区作出评述,从“画中有诗”和 “诗中有画”两面,重新阐释以“诗画融合”为前提的媒介功能“诗画平等论”。最后,回到中国诗,指出中国诗的至高文化地位,并具体解析中国诗中绘画性和音乐性的艺术蕴涵,进而认为中国艺术史只有诗和画在文化层面的高低,诗画在艺术层面应该平等,中国诗和画走向的是“诗画融合”。

……

*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小说戏曲图像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A25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袁俊伟 单位: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2期(总第89期)

责任编辑:王朝鹤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书讯| 《中国文艺评论精选集》/《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 编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2期目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