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阐释是人文学术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在当代,文学阐释出现了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的深刻转向。长期以来,面对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纠葛,研究者习惯于采取“非此即彼”的做法,将其中一方奉若圭臬而无视另一方的存在。晚近,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亦此亦彼”的态度,试图探寻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交叠互涉之处,从而在同一与差异、过去与未来、明晰与含混、恢复与怀疑、结构与事件等貌似难以调和的二元对立之间取得平衡。“亦此亦彼”的阐释之道为我们重审当代文论话语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西方阐释思想的良性对话和创造转换。
【关 键 词】 阐释 客观主义 相对主义 非此即彼 亦此亦彼
在人文学术中,“阐释”(interpretation)是一个极具奠基意义的命题。维特根斯坦有言:“哲学著作从本质上来看是由一些解释构成的。”吉登斯宣称:“从一定意义上讲,所有社会科学无疑都是解释学。”荣格更是认为,阐释自古便带有神圣意味,它将促使人们拨开迷雾,“在一个他们所不理解的世界中醒来”。阐释并非铁板一块的体系,而是植根于复杂的知识语境,蕴含着变动与生长的潜能。透过阐释学的历史叙事,不难窥见由中心到边缘、由结构到解构、由封闭到开放、由秩序到自由、由理性到快感的话语更新和范式变迁。在这之中,最富戏剧性的莫过于文学阐释由“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的转向。长期以来,面对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紧张关系,人文学界坚持“非此即彼”的思路,将其中一方奉为圭臬而将另一方排拒在外;近几十年来,研究者试图另辟蹊径,使二者的关系由冲突或对峙转向“亦此亦彼”的兼容状态。上述转向一方面拓展了文学阐释的知识谱系,另一方面,又充当了一个强大的理论发生器,激发我们对当代文学理论乃至文化精神的深度反思。
一、“非此即彼”: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的紧张
在文学阐释领域,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学术争鸣。从20世纪60年代皮卡尔和巴尔特关于《论拉辛》的争辩,到1976年艾布拉姆斯和米勒关于“意义与解构”的交锋,再到艾柯在剑桥大学发起的关于“过度阐释”的讨论,不一而足。从这些论争中,不难提炼出两种阐释范式:一种坚持阐释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力图把握文本中确凿、明晰、稳固的意义要素;另一种关注阐释的相对性和发散性,旨在激发读者的能动精神,对文本意义作出带有个性色彩的演绎与发挥。前者可称为阐释的“客观主义”(objectivism),后者可称为阐释的“相对主义”(relativism)。两种“主义”本无可厚非,但人们常常在二者之间作出“非此即彼”(either…or)的选择,造成了某种理论困境。
(一)客观主义:“非此即彼”的形态之一
客观主义是一种影响深远的哲学理念,它不是要追求认识论意义上的“客观”,而是相信在错综复杂的表象背后,“存在有或者必定有一些永久的与历史无关的模式或框架”。在文学阐释中,客观主义致力于拨开表象,发掘出统一、稳固、恒常不变的意义内核,坚信一旦如此,便足以洞察文本中“万变不离其宗”的全部真相。
……
*本文系2023年度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西方阐释学美学的张力及其当代转向研究”(项目批准号:23Z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庞弘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10期(总第97期)
责任编辑:陶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