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图像何以表现声音,是一个艺术跨媒介表达的问题。中国古代听松图通过强化主体的听觉性在场、“一主一仆”图式的“合唱队”效果、构图留白隐喻风孔、以题画诗弥补画面松声等手段,使图像的松声得以审美显现。并且,频繁使用临水听松、松下士人图式,以音助圣,敞开自然的审美空间。此外,静听松风也是松声转化为遗音的过程,由实到虚,绵延回旋。对于听松图而言,与其说松声是通过画面空间表现的,不如说是由松声通过艺术动势,召唤空间、创造空间,以时间统领空间,从而完成了跨媒介的艺术表达。
【关 键 词】 听松图 跨媒介 临水听松 遗音 艺术动势
(南宋)马麟 《静听松风图》 中华珍宝馆数据库
“它就只缺声音了”,E.H.贡布里希曾哀叹绘画缺乏声音,却获得了表现人类情感的声望。英国唯美主义批评家沃尔特•佩特却认为所有艺术通常渴求符合音乐的原则,音乐是完美艺术的典型,是所有艺术“另一种努力”的目标。意思是说,在内容与形式上取得音乐性的艺术效果,是所有艺术极力追求的目标。这对于中国传统绘画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技巧,更是一种艺术精神。宗白华便认为,中国的诗画空间体现出一种“俯仰自得”的节奏化、音乐化的宇宙感,所画出来的具有音乐的节奏与和谐的境界。所以,在中国传统绘画里,便存在很多以听觉或声音为内容的经典图式,如听琴图、听瀑图、听松图等。这些声音图式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出位之思”的审美效果:“一种表达媒介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试图模仿另一种媒介的表达优势或美学效果。”中国古代听松图便生动诠释了作为一种空间媒介的绘画,如何去表现作为一种时间媒介的松声。
一、松声的审美显现
听松的本质是聆听松声。古代绘画中听松图的生成,与中国的听风文化、松柏比德传统、听松意象关系密切。
在甲骨文中,“风”字并未出现,而是假借“凤”字,表示凤鸟振翅而生风,后才逐渐分化,单纯指向空气流动之风。风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无形无影,除非因其经过时留下痕迹才可见,否则,视觉很难把握。但风可以在流动中产生声音,以至于听觉成为感受风之存在的重要感官。在先秦文献中,风常常与听、闻相联系,并延伸出通过听风来辨时制历、制作音律、诗乐教化等含义。
……
*本文系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空间叙事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23&ZD27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刘坛茹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6期(总第105期)
责任编辑:薛迎辉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