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家找寻新的创作媒介和拓宽创作观念提供了可能。新媒体艺术也正因其与时俱进的艺术手段和艺术观念,在当代艺术中日渐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以英国“特纳奖”为考察起点,探索新媒体艺术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分析新媒体艺术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合理性进行阐述,从而分析说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关 键 词:特纳奖 新媒体艺术 艺术媒介 艺术特征 发展趋势
新媒体艺术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及论述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理查德·豪厄尔斯认为其原因在于:“首先,这是一个极具变化的领域,即使是最时兴的研究,到它成熟时就已经过时了。其次,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所以已经树立起来的重要文本和经典还很少。第三,甚至是‘新媒体’的定义还待解决。”20世纪初期,新技术和复合材料的出现与普及,拓宽了艺术的表现手段,为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进入21世纪,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不断地融入高科技元素,包括人工智能的介入。
一、当代艺术展览映射下的新媒体艺术
考察近年国际展览与奖项发现,在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德国科隆国际艺术博览会等当代国际权威展览中,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以英国“特纳奖”(Turner Prize)为例,近年来的获奖作品中,以新媒体为艺术创作手段的作品,尤其是Video(视频)艺术作品的数量逐年上升。艺术作品表达的思想也更加多维、深刻、耐人寻味,更具艺术表现力。
“特纳奖”(也译作“透纳奖”)作为权威性国际艺术奖项之一,具有艺术界时代风向标的意义。“特纳奖”是以18-19世纪英国著名画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特纳的名字命名、由英国泰特美术馆主办的当代艺术展览,自1984年创立。
“特纳奖”之所以有影响力,除了前沿性之外,争议性也是一大看点。其中,最重要的争议来自于艺术作品本身。每年的“特纳奖”展览都会引起社会和公众的激烈讨论。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尤其新媒体、新材料元素的逐渐增多,使得这些艺术作品带给观者耳目一新之感。这样的艺术作品带给观众的除了视觉上的冲击外,还有对艺术观念的解构和大众审美标准的挑战。面对这些形式上、媒介上、材料上焕然一新的艺术作品,有人认为是进步,也有人认为荒诞不羁。2018年在伦敦泰特美术馆“特纳奖”作品展的入口处,放置了一个留言板,上面写满了观众的观展感受。“特纳奖”不惧流言蜚语,始终站在艺术的前沿,以超越时代的高水准去筛选入围作品。
2018年英国“特纳奖”展览留言板
据统计,近20年的“特纳奖”获奖作品中,新媒体艺术作品共11件,占比55%,具有上升趋势。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表达方式及内涵观念方面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2018年特纳奖得主夏洛特·普罗哲凭借iPhone手机拍摄的苏格兰乡村酷儿经历影片Bridgit脱颖而出。作品运用动态影像、雕塑、写作和表演等多种媒体和艺术表达方式,探讨关于酷儿的身份认同、景观、语言技术和时间等问题。作品通过对私人生活片段、非线性碎片化剪辑、撰写画外音等艺术处理,对酷儿的身份进行描述,体现出强烈的自传色彩。
夏洛特·普罗 Bridgit(2018年英国“特纳奖”获奖作品)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一直紧跟时代的步伐。从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技术到如今对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艺术家不断地将最新的科技媒介运用到艺术创作中,突出表现了新媒体艺术的时代性。新媒体艺术始终追随时代的步伐,还与最新的人工智能联姻。这种智能化发展,令其他艺术形式望尘莫及冯梦波《阿Q》(“美丽新世界”展览,2002)
新媒体艺术的影响在全世界逐渐扩大,不断地被人们接受和理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当代互联网媒介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
当代大众传播媒介即互联网的普及,使艺术的传播更便捷。通过互联网可以快速了解到当代艺术的发展前沿、走向趋势等,同时信息的高速传播也拓展了大众的视野,提高了大众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强大的数据库使人们可以任意筛选艺术资讯,实现云端艺术资源共享。
其次,新媒体艺术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
新媒体艺术运用先进的科技,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或者环境融入到艺术中,逐渐打破艺术与生活的边界。在形式与内容上表现出的生活化,增强了观者对艺术的熟悉度、好感度和亲切感,使得观者在欣赏新媒体艺术时,情不自禁地被吸引与打动。例如,英国《卫报》评论员Adrian Searle曾评价2018年“特纳奖”展览为一场震撼的影像展览,作品中没有激烈轰动的场面和跌宕的故事情节,而是对日常生活片段的转换,但正是对这种细节的捕捉和处理,带给观者情感的触动和共鸣。艺术不仅仅是艺术,艺术更成为了一种生活。
最后,新媒体艺术具有更强烈的体验感与沉浸性。
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实现。为了使接受主体更好地理解艺术家要表达的意图,艺术家所探索的传播媒介、艺术形式、表现内容等因素开始向大众生活靠拢,利用现代技术、生活化形象等进行创作。这种艺术创作将增加参与者的浸入感与体验感,引起观者对作品背后深层次理念的反思。例如,2019年“特纳奖”获奖者声效艺术家劳伦斯·阿布·哈姆丹的艺术作品Walled Unwalled试图探索声音的作用。在他的作品当中,声音不仅是媒介,还是调查工具。作品探讨“集体声学无意识”与描述声音体验的困难之间的关系。
劳伦斯·阿布·哈姆丹 Walled Unwalled(2019年英国“特纳奖”获奖作品)
二、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当代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双向关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艺术也将发生大转变。新媒体艺术正是将当代艺术的多媒体趋势应用于创作当中,融合当代多领域、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重新构建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和对艺术的理解,为打破艺术和其他学科间的壁垒提供了突破口,与世界有了脉脉相通的联系。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时代性、开放性、包容性、先进性、社会性、生活化等。
▷首先,新媒体艺术具有多元化与包容性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的多元性体现在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通过对前沿技术的应用来体现与当代社会的联系。新媒体艺术包容着不同媒介之间的相互运用和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美”的作品。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展出的观念式数字意境展——《瑰丽·犹在境》(The Worlds of Splendors)以沉浸交互式、虚拟空间、装置艺术和表演艺术等多元化的方式来表现不一样的东方艺术,带给观者集视、听、触为一体的艺术盛宴。展览摄取经典作品《千里江山图》《洛神赋图》中的东方意境,转换成三维效果,带观者体验到更加形象、多维的图境。
《洛神霓梦》(“瑰丽·犹在境”展览作品,2019)
▷其次,新媒体艺术具有实验性、虚拟性与超越时代性特征。
新媒体艺术走在时代的前列,具有鲜明的超越时代性特征。不断融入多种科技手段和形式,突破现有的艺术语言,其所带有的未知性和突破性是推动自身不断发展的内在特质。同时,新媒体艺术运用的新科技手段所表现出的“数字化”和“虚拟化”,为艺术家拓宽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达场域。在艺术作品和观者互动、互融式的联动作用下,虚拟和现实交互,正是未来艺术发展前进的方向。例如,在北京798的《十三场梦境》艺术展览上,艺术家致力于突破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探索运用新科技所带来的艺术表达潜力,借新媒体、影像、雕塑等艺术媒介的融合,为观者打造了不一样的梦境。
《仙境》(《十三场梦境》展览作品,2019)
▷再次,新媒体艺术具有影响人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及情感体验的能力。
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形象偏向日常生活,拉近艺术与观者的距离,使观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家所传递出的力量、慰藉和爱。当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密切程度与日俱增。艺术观念正深刻地影响、改变着艺术鉴赏主体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日本的丰岛美术馆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美术馆的印象,将建筑与周围生活环境融为一体,同时将当代计算机技术运用到艺术作品中。这给人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艺术享受,更是心灵的栖息,是一种生活。
日本丰岛美术馆
▷最后,新媒体艺术比传统艺术更能够传达艺术家的艺术观念。
新媒体艺术通过多元化的媒介、手段,突破了传统艺术的形态固化特质,使得自己的艺术语言形式不再受限制,比传统艺术具有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延展了艺术自身及其与观者之间交流互动的空间,实现了资源的跨界整合,从而能够更清晰、更透彻、更深刻地表达出艺术家所要表达的艺术观念。社会学家阿多诺·豪泽尔曾说:“在某种条件下,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现实,而且可以批判社会,可以诊断和医治社会的病害。”新媒体艺术从各种视角不同程度地表达着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三、当代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艺术总是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或者超越时代,不断前行。当代新媒体艺术所具有的充满不确定性、无限可能性甚至是虚幻性的弹性形式语言,正是其明显区别于传统架上艺术的一种未来发展趋势。
新媒体艺术是时代进步的产物。面对当今社会的技术条件和创作环境,艺术家可以利用更多的手段进行创作,并对其不同的材料、形式进行组合或者融合,进而更好地表达他们对社会、对世界、对人类的终极思考,这亦是当代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都是其重要支持力量。面对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我们应当始终以一种更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当代新媒体艺术与科技技术之间日益密切的关系,可谓新媒体艺术最明显的一种未来趋势。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代新媒体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例如,新媒体艺术受制于科学技术手段,导致作品的艺术价值被一些外在的形式因素所冲淡;另外,科技手段的植入,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娱乐化,但同时也使艺术呈现出泛娱乐化的趋势,缺乏艺术本身应该有的感动人、打动人心的温度与人文关怀。因此,对于科技与艺术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辩证地分析;对于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更不能过度依赖科技手段。
*本文系《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所刊约万字理论评论文章精简版,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
*本文系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经验论视域下中国艺术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9BA011)阶段性成果
李新(左)靳秋蕊(右)
作者:李新 靳秋蕊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4期(总第55期)
《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
副主编:周由强 袁正领 胡一峰 程阳阳
责任编辑:吴江涛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独家精华版:当代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及发展趋势——从英国“特纳奖”说起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