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戏剧中,结构是对舞台时空的组织和安排。古今中外诸多戏剧家将结构奉为第一要素,并且提出了多种结构分类法,如影响至今的开放式结构与锁闭式结构。然而,作为话剧领域中一种独特题材的存在,中国当代历史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呈现已然不能用开放式结构或锁闭式结构来解读。谭霈生先生致力于戏剧本体的研究,他从情境的运动形态出发,对结构进行了分类。本文依据谭霈生先生提出的戏剧结构类型,通过对当代九部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剧作品进行分析,探究戏剧结构中历史人物的呈现方式及其对历史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历史剧 戏剧结构 集中主线路 链条式 并列交错 戏剧评论
话剧《北京法源寺》剧照
构是对舞台时空的组织和安排。戏剧理论家、创作者历来对结构都非常重视。情节通过结构安排展现,观众在不同的结构呈现中发现人物的各种动作。可以说,结构是撑起一部戏剧作品的骨架。
在话剧领域,历史剧指的是取材于辛亥革命之前,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和可能存在的历史人物与可能发生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内容的作品。当代历史剧则是指创作于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剧作品。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北京三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国家话剧院、首都剧场)复演时间持续较长的历史剧作品[1],可以发现,知名历史剧作家姚远编剧的《商鞅》自20世纪90年代创作至今,一直活跃在京沪两地剧院;“传神史剧”作家郭启宏笔耕不辍,作品《李白》《天之骄子》《知己》《杜甫》持续上演于首都剧场;知名导演林兆华执导的徐瑛“春秋三部曲”(《门客》《刺客》《说客》)已成为一种历史剧现象;莫言创作的《我们的荆轲》、田沁鑫改编并导演的《北京法源寺》则是近十年来颇具特色的历史剧作品。本文通过对上述作品中的九部作品进行戏剧结构的分析,探究戏剧结构与历史人物呈现的关系,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和创作提供思考和借鉴。
一、戏剧结构分析的理论依据
自古至今,对“结构”潜心研究的中外理论家、创作者不在少数。苏联著名戏剧理论家霍洛道夫指出,“戏剧有它特殊的、专门的、许多世纪以来形成和磨炼过的结构规律。”[2]戏剧结构的研究归根结底就是要找出其中规律,以便对结构进行分类,方便创作者取舍,从而为戏剧作品的舞台呈现提供最佳技术支持。不可避免的是,理论家对于结构的使用一定会依据某种前提,而这种前提本身则反映了理论家对戏剧艺术的认识和衡量尺度,如影响至今的结构“二分法”——开放式结构与锁闭式结构,等等。话剧传入我国虽刚过百年,但学者们对结构的研究成绩斐然。戏剧理论家、剧作家顾仲彝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戏剧结构进行了着重分析,提出了著名的“三分法”——开放式结构、锁闭式结构(包括回顾式和终局式)以及人像展览式结构。[3]其中尤以“人像展览式结构”多为人所道。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在其《第四堵墙——戏剧的结构与解构》中提出了结构类型的“五分法”——纯戏剧式结构、史诗式结构、散文式结构、诗式结构和电影式结构,[4]这是一种密切结合戏剧时代发展的分类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文中图片来源于“中国国家话剧院”微信公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于鹏 郭海瑾 单位: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6期(总第69期)
责任编辑:陶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