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描影画像记录外在事物,是人类观察和思考自身所在世界的方式。这种对事物影像的抓取,随着能力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在不同时期展现着不同的面貌。从古代图像的制造,到现代摄影的存留,再到如今数字世界虚拟的幻象,我们对于影像的认识经历了不断的洗礼与变革。文章通过对这一系列认知的梳理和探讨,试图在理论层面描述出影像世界的异变中具体而微的动态景观,景观的呈现即对影像认知的呈现,从数字化的现实回望历史,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的一些面对未来的可能性。
关 键 词:影像 机械复制 描述与铭记 知面与刺点 拟象与仿真
有关事物的观察与再现,牵连着人类古老的愿望与探索。从原始的依影描绘,到后来应用透视对世界的还原,再到机械的发明在暗箱中留住事物的镜像,人们一直在试图留下事物清晰的影像。然而进入当代,我们忽然发现自己面对的世界成为了一个图像分崩离析变化与高速迭代发展的数字景观。对一些影像理论关键节点的梳理可以成为理解图像发生、变化、衍进的一种视角,回溯图像的诞生,跟随着它的异变、进化,最终浸入数字化泛滥的现实。这种理论梳理或许可以为我们认知西方影像流变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图像
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古希腊的科林斯城,制陶匠迪布达德斯的女儿为了留下她即将远征的情人的模样,在烛光照耀下,将情人的侧影勾勒在墙上。[1]这种遗存成为后世对世界图像再现的源头,肖像即起源于这种对防止对象消失、阻止身份丧失的渴望。许多人将这则故事看作是老普林尼对人类绘画起源的描述。诗人威廉•哈勒(William Hayley)在他的一首名为《论绘画》的诗中也提到这个故事,描写了少女得知心上人将要远赴征程后,如何渴望把他的形象留下来,哈勒写道:
就凭你的能力,鼓舞人心的爱,
描摹原型的影子,画笔绘出面庞!
在科林斯少女勾勒出情人形象那一刻,情人的身体便无可避免地离开了肖像本身。我们对脱离了原型的图像充满期待,给予它原型缺失后几乎全部的情感。这个故事在物质、材料方面标示出绘画的基本特性,同时也不可否认地牵连出某些摄影的特质:通过光影来描绘出形象。就像英国摄影理论家维克多•布尔金(Victor Burgin)主张的,“摄影的起源与绘画的起源,与任何影像的起源是一致的”,摄影的渴望只不过成为所有时代、所有地方共有的一种更为普遍的渴望体系中的一例,而且超越了历史和文化的差异。[2]这种普遍性的渴望激发着人类对图像记录的热情,甚至引发某种偏执。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搜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东门杨 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9期(总第60期)
责任编辑:王朝鹤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