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艺海杂谈>正文

试论当代中国合唱创作的审美新观(万梦萦)

2022-05-16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万梦萦 收藏

【内容摘要】 中国合唱创作历经百年风雨,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化”特色的道路。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发展与文化交融,合唱创作领域的审美思潮出现了趋向于“时尚化”的快速转变。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当代合唱创作对古典合唱概念的论域提出了挑战,在创作行为和表现形态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当代合唱创作最大限度地凸显了创作个性与时代审美特性的双重需求,深度挖掘文化素材,提供许多新鲜的构思创意;“时尚化”的创作审美并未与“民族化”分道扬镳,而是用一种更为清新的创作语言呈现“民族化”的意境神韵,用不同于以往的笔法雕琢传统文化素材,赋予“民族化”新时代的审美能量。

【关 键 词】 合唱创作 审美转变 民族化 时尚化


深圳大学2022新年演唱会(图片来源:“深圳大学”微信公号

合唱艺术是一种古老的音乐形态,在古希腊孕育而生,并作为一种社会交际的纽带,在民俗文化与宗教活动中得到广泛运用。在西方复调音乐审美的带动下,多声部合唱创作从教会音乐形态向世俗文化蔓延,造就出许多经典作品。19世纪中叶,西方合唱以新教圣咏的形态传入中国,就此开启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民族化”求索之路。李叔同的三声部合唱曲《春游》作为中国多声部合唱创作领域的第一首作品,用民族韵律和歌词内容成功将西方合唱技法“移植”过来。在此后风起云涌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赵元任的《呜呼!三月一十八》、黄自的《旗正飘飘》、贺绿汀的《游击队歌》相继问世,以合唱形式为武器,掀起了抗敌救国的文艺浪潮。时移世易,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国家经济的强盛与科技的疾速发展在社会文化领域掀起了惊涛骇浪,对于合唱创作与欣赏审美的认知,自然也步入了“时尚”领域。所谓的“时尚化”可以解读为一种基于新时代审美观感而产生的“叛逆性”。其形态表征可见于对传统合唱概念的解构;对合唱素材搭配的跨界;对创作风格的多元化突破等。这一“蜕变”过程是诸多外力因素所诱发的质变,也是中国合唱艺术自我觉醒后的一种升华。

一、模糊与淡化:对传统合唱概念外延的重新审视

西方传统合唱创作在几个世纪以来按照弥撒曲、经文歌、康塔塔、牧歌、清唱剧的形态分门别类地排布。“同一性”原则在合唱创作中体现于尊崇古典主义精神的神圣感,按照固定的套路循规蹈矩地在划定的田野间“耕作”。传统合唱的概念是由西方古典合唱的理论与实践所确立的,经历了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二重咏唱”到古典时期的“和谐”审美标准,再到浪漫主义时期对和声半音化及调式扩展的需求变化。传统合唱体现出在内部结构方面的严谨性,在内容题材创构方面的宗教性,在表现手法和声音控制方面的程式化规则。基于声音的完美契合与理想化崇高境界的标准,始终是西方合唱的至高追求标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观念,使得西方合唱在整个历史发展流变中并没有产生质变,直到工业革命之后,这样的僵局才在新思潮的作用下逐渐被打破。

20世纪,随着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哲学理论的批判,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文化领域掀起了一次主张“差异与分化”的审美思潮。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合唱从自主创作伊始,就已走向了一条反西方合唱传统的“民族化”裂变之路。其差异性与独立性存在于三个方面:其一,打破西方合唱传统的贵族与宗教“光环”,倡导现实生活中创作灵感的有感而发;其二,借用西方复调技法彰显中国多元文化主题,将合唱情趣与时代风貌紧密相连;其三,中国合唱所取得的成就客观上形成了对西方现代合唱的“反哺”,尤其在民谣类创作中起到了反向引导的表率作用。

……


作者:万梦萦 单位:深圳大学艺术学部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4期(总第79期)

责任编辑:韩宵宵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4期目录

合唱界专家呼吁:应让更多人参与合唱公益事业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