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20世纪以来,西方文艺理论的大量引入,开拓了中国学界的学术视野,对拓展文艺阐释的角度和空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隔膜”与“不化”的问题,越来越掣肘中国的理论评论发展,建构自成一格的话语体系已成为时代的必须。第二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的主题 “切实担起文艺评论的职责,建构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可谓恰逢其时。在年会上,发表学术演讲的诸位学者,就如何加强文艺理论评论的话语建设,推动本土话语体系的建构,各自发表了富有见地的观点。
关 键 词:文化自信 中国文艺评论年会 本土评论话语体系
第二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现场
郑板桥论画竹时说“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是强调艺术创作技法要不拘泥于先人,其实理论评论同理,也应该在借鉴和继承基础上不断创新,进而建构符合时代精神、符合本土国情的理论评论话语体系。20世纪以来,西学东渐,中国的文艺理论评论以及美学的命题与范畴都被贴上了西化的标签,然而常常令人尴尬的是,依据这样的话语体系,我们常常难以很好地解读和阐释本土的艺术创作,理论评论与文艺创作之间不断隔膜,甚至阅读和观看一再成为难题。因此,建构自成一格的话语体系已成为时代的必须。
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的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文化自信、服务人民、创新创造、坚守理想四个方面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希望,令人振奋、予人启示。这四点希望均与理论评论工作息息相关。给文艺理论评论工作提出了如何在中西方的文化视野中建构本土的文艺理论评论话语体系的迫切课题。2016年12月15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在京召开。年会主题是“切实担起文艺评论的职责,建构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这次年会是对总书记讲话的呼应,更体现了文艺理论界的学术自觉。会议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主持。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谭好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平等就加强文艺理论评论的话语建设,推动本土话语体系的建构发表了富有见地的观点。
文化自信:中华美学的独特魅力
文化自信于一个民族的发展壮大,及至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最美的风姿,至关重要。确立文艺自信,要求文艺理论评论继承中华美学的优秀传统。王一川认为,百年来的中国文艺理论评论成果丰硕,成就灿然。但也因西方话语的全方位渗透而出现了本土理论的困顿和匮乏。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本土话语体系建设,建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艺理论评论话语,进而使之在世界领域内发出强健的声音,是中国文艺创作与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时代和历史的需要。杭间认为,文化自信是更根本的自信,对于中国道路的选择,都需要回到对文化的根本判断,只有对文化的根本判断立得住,才会坚定不移地坚持今天的道路选择。他提出,要建构一个科学的历史观,真正了解和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文艺创作也须有明确的文化判断,坚守民族文化立场,自会建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王廷信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文化自信。何以自信?又为什么要重提文化自信?对文学艺术研究来说,应该做些什么来坚定自信?是王廷信一直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困惑理论家、批评家的重要问题。他认为,在新的时代反观中国古典的文艺理论传统,包括艺术批评,会越来越发现它的独特魅力所在,它卓越的当代价值。王廷信着重分析阐释了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与批评知理观艺,知境观艺,知人观艺,知味观艺等美学范畴和理念,指出它们独特的美学意义与理论价值。在中国古代文艺传统中,知理观艺是文艺批评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指按照一定道理,一定依据去观察和评价作品;知境观艺是指把作品放在一个特定的关系中,尤其是将作品置身于价值道德等框架中进行解读阐释;知人观艺是把作品和人相关联,将作品表达情感作为重要参照,可见人性的传统在中国古典文论中早就有所体现;而艺术终究要落实到现实之中,是为知味观艺,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味是根本,艺术也如此。
拒绝迷失:高扬本土批评大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近百年的各种文学批评理论短时间内在中国几乎全部登陆,一时间,国内的批评家言必称现代、后现代、结构与解构、性别与殖民,文艺批评的学理性的确有所加强,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阐释空间也得到相应开拓,但用无数理论包装出来的文艺批评却难以体现批评的自觉性、多元性与丰富性。当西方理论面对本土创作越来越表现出一种失语状态时,本土建设的迫切性也越发凸显。
年会上几位学者在谈到建构中国本土的文艺理论评论的话语体系时,都从不同方面分析了西方理论资源的利弊,对西方理论的移植提出质疑,并提出在西方理论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应该拒绝迷失,更应兼容并蓄地建构适合本土解读与阐释的话语体系。
对于如何在中西方视野中保持学术的清醒,高建平提出,既不要追求学术时尚,也不要一味复古。20世纪的中国一直是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文艺理论与评论一直在遵循西方的话语规范,关于引进西方还是尊崇传统,理论界一直有争论,在高建平看来这依然是一个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老话题。他特别指出,整个20世纪中国的文艺理论评论界都在学习西方,的确丰富了我们,但同时也有缺失,他借用“红舞鞋”和“裹脚布”的比喻,来指涉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并指出这两种倾向都会造成理论评论的残疾,十分危险。中国的理论评论要面对自己的、当下的现实,根据中国的现实需要建构自己的体系。只有把自己的内功修好,才会使理论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够与世界进行平等对话。
王廷信在发言中指出,在“五四”以来近百年的历史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不断在借鉴和吸收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想,包括艺术理论,这对开拓艺术家的视野和思维,以及拓展文艺阐释的角度和空间都非常有价值。但是我们在面对这么多思想和理论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很好地消化,理论不断地接踵而至,中国理论界惶惑于对理论的使用,尤其是在面对具体创作的时候,难以将移来的理论与作品准确对位。因此,中国的理论评论不能盲目地迷信西方。而且,中国当代的文艺理论评论也到了一个需要反思、整理、对比和重建的时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观中国古典的理论批评传统,会发现中国的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与西方区别很大。比较的过程是整合,也更坚定了对本土的认同。谭好哲认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艺理论评论不是孤立存在的,中国要建构能够立得住,能与世界进行交流和对话的话语体系,就是要建立一种世界可以听懂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关于人性、关乎基本的人类价值追求的,因此盲目学习西方,用西方话语来框定中国的艺术创作,需要警惕。他强调建构理论评论话语体系要关注学术性,特别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文艺理论界所使用的种种方法论都从西方舶来,国内学界的确因此大开眼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创作的不断丰富,西方话语也越来越显出其局限性。而对于中国的文艺理论评论而言,原创概念与观念的匮乏,是理论评论失语的重要原因,是需要警醒和纠正的。
中国表达:契合中华美学的方法论
百年来的理论评论实践既积累了宏阔丰厚的成果,也不断暴露出原创匮乏、丢失传统和远离实践等诸多问题。对于以表意为本体特征的中国文学艺术而言,西方话语难以全面阐释中国艺术创作、艺术思潮与艺术现象,时常出现的无力失语在所难免。那么,如何建构具有本土特色、契合中华美学精神的文艺理论评论话语,年会上几位学者的讨论给出了发人深省的答案。
庞井君认为,一个好的文艺评论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哲学家,有自己的思想框架,有独特深邃的目光,真正的文艺评论应该能够在观察和解读文艺现象时,不停留于浮表,而是由肌理而本质。他认为,应将加强艺术素养和艺术教育的工作落到实处。只有提高整个国民的艺术素养,才会对艺术作品有欣赏、有品鉴、有提升。他提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了文化积淀、社会积淀等因素的影响,人类的精神世界最终会形成一个复杂神秘、甚至是混沌的体系。如此复杂的人类精神体系,是像天空像大海一样辽阔的时空,这是艺术飞翔的时空,也是需要理论探索的时空。只有深刻注目和探索这个时空,才会真正带动艺术的发展,才会真正走向艺术的高峰。
陈振濂认为,要将理论的努力落实到具体的艺术门类,落实到具体的实现方式。总书记谈到文脉关乎国脉,文运关乎国运,而具体的文艺样式与理论评论必须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体现出其价值和意义。例如如何对待三俗的问题,三俗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表现不同,理论评论界一定要把握好俗与喜闻乐见之间的关系。他从多年的艺术实践的体悟出发,呼吁艺术家要真切反映人民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艺术创作要歌颂光明也要揭露黑暗,要反映人民复杂的情感世界,最终要用作品传递正能量。对此,艺术家、评论家都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杭间从艺术创新、现实主义、典型性等方面对建构本土的理论评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以好莱坞电影为例,指出好莱坞电影的模式是光明战胜黑暗,多是大团圆结局,但是其艺术表现却真实可信,观众也认可接受。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他认为“八五”以来的当代艺术应该是现实主义的延续。所谓的现实主义无边,多是指扩大了原有的现实主义概念,其实现实主义不仅是务实、向外的,还是向内的,向着自己的内心的。毕加索、卡夫卡等大师就是在绘画、小说中表现人在现实和内心之间的无限丰富性,它们是先锋的,更是现实的。杭间提到典型性时,肩负了民族复兴时代使命的当代文艺,其所创造的艺术典型也应该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与文化特征,典型应该呈现出新的样貌。
谭好哲的发言聚焦文艺理论评论的学科建设,他认为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迫在眉睫,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建构体系要从三性入手,首先是主体性,即批评本身所具备的学术话语的主体性。主体性的建立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立足当下的社会现实与文艺现实;二是从中国理论批评传统出发建构主体性;三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观念方法的基本规律。其二是目的性。建构中国理论批评话语体系的目的性之一是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有解释意义,能服务于艺术、服务于现实。目的性之二是要能够与世界进行交流对话。全球化时代,中国文艺与理论批评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只有参与到国际对话中的理论批评话语才是更有价值的。目的性之三是对世道人心有所改良和启示,文艺理论与批评要潜移默化地浸润读者的心灵,建构读者的精神世界,进而让这个国家、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其三是学术性。建构本土的文艺理论评论话语体系呼吁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新范式、新表达”的产生。
讨论永远在路上,信念的坚定才是根本。作为艺术质量的评判者、大众审美的引领者、文艺家园的守望者,文艺理论评论对于坚持正确创作方向、引领文艺创作生产、培育大众审美趣味等具有重要作用。理论评论工作者任重道远。中国的文艺理论评论需要“拿来”西方,更需要继承传统,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中西交融中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评论的话语体系。
*马琳:辽宁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责任编辑:杨婧
《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2期 总第16期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