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中国大学校歌与中国现当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相伴而生。伴随着百余年来政治局势与文化生态的阶段性变化,大学校歌歌词的形式与内容在不同阶段各自呈现出鲜明的特征,突出表现为“五四”文学、延安文艺和流行文化对校歌面貌的影响,其中延安文艺最为显著、深刻。这不仅触及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领域几次大变革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还是一个有助于文艺鉴赏与创作相互促进的话题。作为历史与现实资源深度融合的成果,以及当下中国本土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学校歌歌词与民族形式建构密切相关。
【关 键 词】大学校歌歌词 民族形式建构 “五四”文学 延安文艺 流行文化
中国大学校歌的创作与传播肇始于清末民初,经历了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左翼文学运动、延安文艺、“十七年文学”到“新启蒙”思潮至流行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尽管“歌词+旋律”的复合型艺术形式与校园的特定应用场域让校歌在传播与受众上并不拥有主流文学作品那样显著的优势,但就校歌歌词本身而言,无论在创作思想、呈现面貌还是深层内涵上,都具备不亚于其他文学类型的鲜明历史特征与研究价值。更重要的是,身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大学,校歌歌词的字里行间承载着知识分子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交织、融合与分裂、博弈。这都是值得把校歌歌词单独提出并予以梳理和分析的理由。
当下,歌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使其逐渐从文学研究的边缘走向文艺史书写的大雅之堂。就歌词的性质而言,“诵诗从歌诗当中分离出来,又经常补充着歌诗。歌诗在诵诗上面产生出来,又最后演变为诵诗。二者同时存在,并行发展,又互相影响,不断转化”。歌词本身即为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从其当下意义来说,“现代歌词一直被排斥在文学史之外,一方面与歌词的经典化程度没有完成有关,一方面也与精英知识界对歌词的‘排斥’心理有关。……歌词与时代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诗歌。如果是这样,优秀的歌词创作就有理由进入当代文学史”,运用文学手段探析歌词是合理的。立足当下、回望过去,校歌歌词还可以作为贯通中国现当代文学艺术发展史的基本抓手和主要线索。推动校歌歌词经典化的过程也是探讨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领域几次大变革之间深层互动关系的尝试。
以现有不同大学历代校歌歌词为研究起点,学术界在三个方面实现了初步开拓:一是校歌创作者本人的自述或各校校史型研究,包括词作者在创作前后针对作品本身的论述与部分学校的校歌发展历史的回顾与解析;二是把校歌作为一种宏观概念,如从教育学方面探讨校歌的思想政治功能,或从语言学方面研究校歌歌词的语言、辞格、词汇;三是对同一时期或同一地区的校歌进行横向对比的共时性研究,主要涉及民国与抗战时期的校歌,特别是抗战时期西南地区高校群的校歌。
……
作者:梁振华 张熹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11期(总第86期)
责任编辑:王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