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作品评析>正文

扶贫人英雄传——评长篇非虚构作品《扶贫志》(卓今)

2021-07-23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卓今 收藏

  内容摘要:《扶贫志》是一部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作者从“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出发,走访了大湘西十几个县区,以列传体的形式讲述扶贫人充满传奇的脱贫攻坚故事。作品精准地呈现了扶贫人的精神面貌,在人物传记体结构上又运用了社会学调查、人类学观察视角、文献考据、数据佐证多种方法。书中有大量如何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的案例,其实用性非常明显。真人真事现身说法,亲切可信,传递了脱贫攻坚的精神能量。

  关 键 词:“扶贫志”列传体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非虚构 文学评论

  长篇非虚构作品《扶贫志》采用史志的写法,有报告文学的外表、列传体的骨架、传奇的精神内核,讲述了大湘西扶贫人的故事。作家卢一萍从“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出发,锵锵而行,行程万里,沉浸式体验,获得了丰富的一手材料。不同于常规报告文学的写法,《扶贫志》采用的是叙述人视角叙事+当事人口述+资料+数据。

  群山之巅有一棵千年梨树,它兀自开花又寂然结果,酸涩的果实叭叭地掉在地上,摔得汁液四溅——却无人在意。狗吠、鸡鸣,秋风从高处掠过,又从低处溜走。冬去春来,如此景象千年不变。这是一种历史性隐喻,《扶贫志》作者笔下的湘西十八洞村这棵梨树的意象成为一种精神性象征。某年某月某日,这个风景绮丽、青瓦褐墙、被称作梨子寨的千年老寨,实现了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历史转折。老梨树突然精神焕发,“自那以后,梨子寨那棵梨树逐渐显露了枯木逢春之相。初冬,它抖落了一身风霜浸染的老叶,酣然入梦;春风徐来之时,它又舒展一身枝条,舞动一蓬灼灼大花,招呼着梨子寨人,不要辜负这生机盎然的武陵之春。”[1]读此前言,可能会让读者产生一种恍惚,以为是在读一本诗意铺排的情感小说,那画面甚至有修仙、玄幻的意味。老梨树的意象,柔化了非虚构扶贫题材的“坚硬”。

  “自那以后”的特殊含义

  “自那以后”在这个文本语境里有特殊含义,它隐含着一个重大历史节点。这个深刻的隐喻,在中国历史文化意象中,如古代文人笔记小说,常有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一件灵异之事,有人嚯然成仙,有人瞬间实现财富自由。而在这里,自那以后,老梨树便开出灼灼大花,这个重大历史转折点就是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精准扶贫”作为一个新起点,扶贫模式发生转变,速度更快、质量更高。卢一萍是一位成名较早的“70后”作家,出版过长篇非虚构《八千湘女上天山》,近期出版了军旅长篇小说《白山》、报告文学《祭奠阿里》。但扶贫题材是第一次接触,起初他有些犹豫,担心自己作为异乡人完不成这个任务。扶贫题材极难把握,尤其对一位成熟的作家来说是一种写作艺术上的挑战。但卢一萍说:“军人的血性让我最终决定挑战这个‘急难险重’任务”[2]。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文中图片来源于豆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卓今 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6期(总第69期)

  责任编辑:韩宵宵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6期目录

  报告文学《扶贫志》:一幅绚丽的扶贫伟业画卷(夏义生)

  文明创新的紧迫性(卓今)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实品格与文化主导力(卓今)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