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作品评析>正文

爱之悲喜 生之离殇——《K-英国情人》叙述节奏探析(唐莉)

2020-11-24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唐莉 收藏

  内容摘要:节奏是艺术之美的灵魂所在,节奏变化体现事物发展的本原,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文学和音乐同为时间艺术,情节和旋律同样都在时间的横轴上展开。本文借用奏鸣曲的结构图式来提炼小说《K-英国情人》的结构框架;再从文学层面,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一组意象的对比、再现以及照应、回环将作品缝合成一个形式律动、节奏起伏的整体,同时又在情节和情感的延伸中获得不绝于耳的旋律,将爱之悲喜与生之离殇呈现得诗意盎然;最后从哲学的层面指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来自于将欲望主题与音乐表现完满结合,以及对叙述节奏恰到好处的把握。

  关 键 词:《K-英国情人》 叙述节奏 奏鸣曲式 意象 旋律 文学评论

  2005年7月虹影以长篇小说《K-英国情人》获意大利罗马文学奖,成为首位获此奖项的华人作家。在授奖词上,评委会认为“虹影作品撞击人心,具有不畏世俗的勇敢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手法”[1]。陈晓明是国内较早关注虹影创作的批评家。他认为,《K-英国情人》可以说是一部专业小说,或者说达到专业水准的小说。所谓专业小说,说白了,就是好看而又具有相当艺术水准的小说。[2]《K-英国情人》以二战时期的中/英知识界为背景,虚实相生地演绎了一段跨越文化、穿越生死的禁忌之恋,以表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西方的傲慢与偏见。作品题材极具可读性和文化趣味,作者对人物、结构、细节以及叙述节奏的把握也相得益彰,当整个故事落下帷幕,你仍能感觉到那不绝于耳的旋律“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3]宛如大提琴沉郁哀婉的回响。专业化小说的写作背后是对情感沧桑的深刻体验,这使得小说的心理和情绪演绎得丝丝入扣,在自然流畅而又跌宕起伏的叙述节奏中直击人心。爱之悲喜与生之离殇就在这节奏中自然地铺展开来。

  一

  小说叙述节奏的快慢取决于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它是作者的艺术创造。而由作品结构上的精心安排所造成的形式上的律动则可以直接增强作品情感的表现力,使情感随节奏起伏随旋律弥漫,一步一步渗透人心。[4]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文中书封图来源于豆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唐莉 单位: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0期(总第61期)

  责任编辑:易平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0期目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