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作品评析>正文

评青春版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涵育人心 当代表达(孙豹隐)

2017-07-13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孙豹隐 收藏

  内容摘要:一台真正优秀的剧目,应当是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有赓续的。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一定是活的,是对人们现实生活具有影响力的。青春版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以精湛的艺术呈现,完成了一次众所瞩目的戏曲传承。该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着眼,艺术地从中华传统道德、中华人文精神等方面深入开掘、认真梳理、萃取精华,提炼出符合当代性的守诚信、尚和合、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国、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迸发出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情愫。为传统文化的活起来,为戏曲的内在优势和本质使命更好更多地表现出来,为戏曲艺术的时代功能更好更多的充盈张扬注入了浓浓的一笔。

  关 键 词:青春版《迟开的玫瑰》 戏曲传承 审美体系 当代价值

  1998年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创作演出的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横空出世,炫亮舞台,引发了人们热切的欢迎和强烈的关注。时隔20载,作为“西安天天有秦腔”2017迎新春贺岁剧目及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青春版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以下简称《迟》剧),沐浴着和煦的春风,踏着春天的脚步,生机勃勃、驰骋氍毹,再一次唱红三秦大地,赢得了观众由衷的喝彩与不尽的掌声。在戏曲艺术还不大景气、依然需要大力振兴与扶持的今天,这么一台现代戏缘何能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如何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真心欢迎,是一个值得思考、值得论说的话题。

  《迟》剧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普通家庭里的很不普通又生动曲折的故事。主人公乔雪梅眼看就要走进名牌大学,可因为母亲突遭车祸身亡而改变了命运。凭着良知与责任感,她系家庭和社会责任于一身,先后多次牺牲了自己上大学和成家立业的机会,将前途、事业和幸福的跑道一次次让给了弟妹和养妹……十几个春秋逝去,无情的岁月夺走了乔雪梅的青春,可她那充盈情愫的力量“陪伴父亲走完了他的人生路”。将父亲含笑送走,催动弟妹们一个个成人成才,办起公寓济困危,自己也终于披上婚纱,玫瑰绽放。全剧似乎乏见恢弘博大的气势,也鲜听那种人为的豪言壮语,却飘逸着历史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双向交流,回荡着时代特色与传统美德的撞击统一,触发出主人公身上所蕴涵的那种平凡中的光泽,迸放出鲜蹦活跳的人格力量。这种光辉和力量萌生出强劲的艺术张力,是一种主客体高度融合状态下对社会生活的能动表达,是一种充满审美创造活动的艺术妙谛,足以打通观众情感共鸣的通道,点亮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熠熠光环。全剧生发出的诸多事件,几乎展现了我们国家新时期以来的整个社会剪影。从大学热、开辟特区、发展商品经济、留学潮到倾斜中西部建设、拓深城市改造、社会保障体系的渐进,直至传统文化的勃兴、保护、继承,一幅巨大宏伟、五彩缤纷的时代画卷在看似小小的家庭院落里奔突涌动。一种划时代的社会变革通过以乔雪梅为代表的一代青年人唱响了进行曲。一个看来只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纠葛却凸显出“家庭是社会的核心”这样一个博大课题。艺术的以小见大,在该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焕发出了炫目的光耀。

  君不见,当乔雪梅面对同学们个个获得成就而有所自惭时,戏剧冲突的力量借助三个弟妹的咏唱得以征服观众。“大姐莫含羞,人前昂起头,我们是你的专著,我们是你的风流!”这种伦勃朗式强烈色彩的艺术对冲,呼唤出一种艺术辩证法的成功。而三个弟妹簇拥着即将当新娘的大姐唱出那极具抒情意味的三段吟唱:“轻轻拔下一根银发,曾经是黝黑飘柔光滑,一把雨伞给我打,风雪地里站着她……”“轻轻拔下一根银发,光亮似雪耀红脸颊,一张船票让我搭,岸上招手留着她……”“轻轻拔下一根银发,十指颤抖心乱如麻,一匹骏马让我跨,泥潭深处陷着她……”则无疑是人物感激情感的大爆发,无疑是乔雪梅道德圣殿的大传扬。毋庸置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戏曲舞台上出现乔雪梅这个艺术形象,是值得点赞、值得讴歌、值得颂扬的。她的跃然舞台,可以看作是当代中国人重视美好民族品格,构筑崇高道德建设的一种积极行动和现实成果。当下,面对还存在的那种热闹嘈杂的语境、目光五色的诱惑,重建道德规范、重塑人际关系,以维系和促进整个社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人们如何有所体悟,有所探索,有所追求,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乔雪梅这一光彩照人的舞台艺术形象,对挖掘传统思想资源、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当代主流价值观念、共圆中国梦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迟》剧的积极现实意义,它的受人们青睐,其基本点盖在于此。

  一台好的戏曲,必须是能够承担观众和时间两大要素的检验;一台优秀剧目应是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有赓续的。《迟》剧的另一可贵之处在于,20年来剧作初心不改,坚实地站立在人生的大责任、社会的大担当、文化的大自信的基点上,从不为任何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而跟风迎合、东倒西歪。2016年9月,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实施“青年表演人才培训项目”,倾情推出青春版《迟开的玫瑰》,在传承文化的表达上努力做到当代化、青春化,成功地实现了优秀剧目新的传承。新剧组以院里小梅花团为基本班底,在西北五省(区)范围内层层遴选出34名热爱眉户艺术、具有较好的戏曲功底的青年演员汇聚一起,开始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培训和排练。本着再塑经典、出色传承的宗旨,他们坚守戏曲艺术本体,传承中以工匠精神突出行当特点、流派特色。《迟》剧原版导演之一的王化武全副身心扑在了排练上,以戏曲表演艺术家李梅为首的原版主创人员穿梭现场示范指导,对学员进行艺术经验的身传心授,着力在表演传承的过程中,将中华戏曲文化的优秀因子(唱腔、身段、甚至一个眼神、手势)重植到青年演员及广大观众心中,使得学员们的艺术表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我们在舞台上看到,整台大戏除过最后一场“雪梅出嫁”,匠心独运地用上了李梅、张蓓、李君梅等原版艺术家外,全部演员都来自这个朝气蓬勃、英姿飒爽的青年队伍。三位乔雪梅的扮演者,个个抢眼,让观众叫好。李迎演第一、二场的乔雪梅,表演质朴,按照生活本来面目娓娓演进,自然而流畅。孙筱演三、四场的乔雪梅,情感充沛丰盈,舞台节奏把握精准到位。王萍在五、六场中的表演则发挥出其唱腔优势,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及思想变化过程展示得形神兼备。其他如饰演许师傅的崔江、李凯,饰演姨妈的魏艳妮、王静,饰演温欣的王航、张耀栋等,表演无不可圈可点,人人完成了各自的艺术使命。青春版《迟开的玫瑰》打响了,一次众所瞩目的戏曲传承成功了,我们为之欢呼的同时也萌生出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传承是戏曲经典常演常新的一种保障。无论是剧种的代表性院团,还是经典剧目的表演者们,无不需要将剧种的经典代表作在艺术乃至技术层面上不断地予以完好传承。同时,好的剧作(乃至戏曲经典)对人才培养、剧种建设、院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青春版《迟开的玫瑰》呼啸而来,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文化艺术整体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释放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仰,切合着当今时代的主旨精神,洋溢着对三秦文化、秦腔、眉户艺术的纵情礼赞;同时也豁透出对地域文化的一种自信,对现代艺术风格脉络、对古老戏曲当代表达的一种新的把握。而这种展示、自信、把握是建立在国家戏曲政策的基础上的。国家戏曲政策的出台对地方戏的影响非常之大,政策对地方戏曲发展最大的作用是引导和扶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受到了政策的影响,才有了为青年艺术人才提供发展的机遇和实践的舞台。才有了青春版《迟开的玫瑰》的萌发勃兴。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戏曲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它从“过去”经“现在”流向“未来”。《迟》剧在舞台上走过20年,今后还必将在戏曲天地继续奔突、行进,在创造、创新、继承、传承的大道上使得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延续血脉风骨,神形兼具,彰显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时代价值。在这个多元复杂、折冲樽俎的新时代,尤其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能够起到凝聚信念和理想的积极引导作用。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一种文化传承之所以能够“传”,就在于它具有向未来成长的潜力或“可能性”。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一定是活的,是对人们当下生活具有影响力的。让传统文化中的充沛价值理念,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让传统文化中的正心修身教益,作用于社会主义新人塑造;让传统文化中的完备人际规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让传统文化中的厚重文化资源,支撑现代文化各项事业发展;让传统文化中的深厚民族精神,凝聚中华儿女充盈包容和谐思维、共襄复兴伟业,《迟》剧的传承意义迸发于斯。

  实施经典名剧传承工程,无疑是中国戏曲传承最重要、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说,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当代戏曲解析生活的能力庶几偏弱,对于时代变迁、世风变化、道德演进等诸多时代话题的当代表达也非自己强项。《迟》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着眼,艺术地从中华传统道德、中华人文精神等方面深入开掘、认真梳理、萃取精华,提炼出符合当代性的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渲染出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情愫,为戏曲的时代功能添加了浓浓的内容。

  传统文化理应活起来,活在当代人的观念中。而推动“活”的助力,则是文化重要载体戏曲的内在优势和本质使命。当然,传统文化要活在当代人的生活实践中,飘逸于当下舞台的演绎中,是需要通过创造与创新的。唯有如此,方能实现有活力的传承。传承也才能真正成为中国人行为方式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活性因子。而中国人的文化血脉恰恰是在传统文化的这种扬弃和损益中得以延续并光大的。社会信任构成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而道德则是支撑社会信任体系的重要基础。重建社会信任体系,需要营造出一种适宜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土壤。文化传承也好,文化创新亦罢,都是一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譬如传统文化中之戏曲所固有的德性优先和以义创利的规范,恰恰能够为此提供得天独厚的资源。青春版《迟》剧不啻为“建立中华戏曲价值评判体系和审美体系”提供了一个实际的范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就要“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对视青春版《迟开的玫瑰》,我们有理由说,这个戏的传承正是这样做的,而且做得比较成功、到位。

  *作者:孙豹隐,陕西省文化厅研究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

      *责任编辑:陶璐

《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6期 总第21期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论提升戏曲现代戏表演艺术水平的方法(朱恒夫)

      郑荣健:京剧《青衣》——现代戏的一次突破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