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正文

以人民的审美观创造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张晶)

2021-08-03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张晶 收藏

  7月1日,我置身于天安门广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热血沸腾,神思飞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中国共产党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的赶考之路。 在这个伟大而庄严的时刻,我不能不思考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我国文艺事业的深刻指导意义,不能不思考作为一个文艺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不能不思考站在新的一百年的起点上,什么样的文学艺术才能不负伟大时代?

  在这篇激动人心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连续讲了9个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开创未来,一定始终不离这个基点。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充满激情地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这段讲话如同洪钟大吕,宣示着党的根本宗旨。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在其走过的百年峥嵘历程中,始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关注、领导着文艺事业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党的文艺政策,也是革命文艺事业的美学原则。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邓小平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词,再到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都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成为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的根本文艺方针政策。邓小平同志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取代了“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把文艺同政治的关系提升到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和党的利益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突出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且揭示了能否创作出优秀作品与是否为人民抒写的内在关系:“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以史为鉴,这里的观点是为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文学史、艺术史所深刻证明的。

  在笔者看来,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活动,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涉及审美观的问题。翻过来看,人民的审美观,往往是凝缩在有着“民胞物与”情怀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和实践之中的。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家艺术家,抑或是现当代的文学家艺术家,在其把握世界、观照世界的审美过程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人民的审美观内化于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万物一体”的热爱依恋、对丑恶事物的鄙视与嘲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切感怀、对历史发展和事物规律的深刻洞察,在文学家或艺术家的传世作品中都得到活生生的、不断生发新意的艺术表现。而文学家艺术家是在与社会、与人民的广泛交融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人民的审美观,并以之观察世道人心,以之亲近自然,以之判断美丑好恶。当然,这些都要内化于文学家艺术家的内在世界中去。《诗经》中的《女曰鸡鸣》以何等生动的笔致,描写了恩爱夫妻的情感。屈原的《橘颂》以比兴手法将“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坚贞高洁品格,凝结成橘的经典意象。杜甫的《春望》将战乱之中人民的情感世界,写得何等真切。元散曲中的《高祖还乡》则将人民对封建统治者的丑恶形象,以嬉笑怒骂的笔法,写得入木三分。《聊斋世异》中的短篇小说《席方平》是将人民对社会的黑暗,作了奇特的揭露。现当代文学艺术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以人民的审美观来体验生活、创造艺术形象的产物。少年时读《林海雪原》《红旗谱》《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等,会为那些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所深深感动。这些年来的《平凡的世界》《鸡毛飞上天》《马上天下》《装台》等,也都深切地体现了人民的审美观。

  清代诗论家叶燮力主诗人的“胸襟”,其谓“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原诗》)。他说的“胸襟”,是包含了审美观在其中的。而杜甫的胸襟是其成为伟大诗人的根本所在。叶燮又说:“千古诗人推杜甫。其诗随所遇之人之境之事之物,无处不发其思君王、忧祸乱、悲时日、念友朋、吊古人、怀远道,凡欢愉、幽愁、离合、今昔之感,一一触类而起,因遇得题,因题答情,因情敷句,皆因甫有胸襟以为基。”杜甫的这种包含着审美观的“胸襟”,是与人民的审美观息息相关的。没有这种“胸襟”,当然不能成就伟大的杜甫。

  为何本文将“人民的审美观”作为一个命题提出?人民的审美观意义何在?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没有客观价值的命题,也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总书记在这里的论述,可谓不易之论!人民既是文艺创造的主体,也是文艺鉴赏的主体,同时,人民又是文艺审美的评判主体。文学家和艺术家只有将人民的审美观化为自己的审美观,才能创作出真正不负时代的优秀作品。价值观和世界观容易得到抽象的表述,而审美观则是超越于抽象的逻辑思维,以形象的方式存在的。而人民的审美观,是要内化于作家艺术家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方式之中,并且凝练为艺术个性及独特的艺术语言,才能产生优秀作品。伟大时代是人民创造的,作家艺术家只有和人民同频共振,并以人民的审美观把握世界,优秀作品才有可能破土而出。


  (作者:张晶,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从“诗用比兴”到“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张晶)

  中国古代画论中蕴含的中华美学精神(张晶)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