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脱贫攻坚”艺评专栏>正文

文化扶贫,不是“锦上花”而是“挖穷根”

2020-05-22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思凝 收藏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站在历史的分界线上。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在我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全球其他国家仍处于扩散阶段,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的叠加影响,给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带来了一些特殊的困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越是充满风险挑战,也越要把脱贫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摒弃以往个别地区存在的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真正“挖穷根”,激发起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先后考察了陕西、山西等地区,有多个考察点都与脱贫攻坚紧密相关。在搬迁户的家中,习近平总书记说:“对于今年全面完成现行指标的扶贫,我是有信心的。我更关心的,就是今年以后是不是能够稳定下来,是不是有一个长效的机制。”

  而长效机制的建立,在经济层面上是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让贫困人口有机会在市场大潮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浪花;而更深的层次上,则是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激发跨越式发展的潜力,有效实现“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相互助力。

  最近,“悬崖村”搬新家的好消息传遍网络。“下天梯,上楼梯”,四川省昭觉县阿土列尔村的84户整体搬出山窝。4年前,悬崖村孩子爬800米藤梯求学的镜头至今仍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在于,地理上的“与世隔绝”阻挡不了人们对知识与文化的渴望。因为这些孩子深知:在藤梯的尽头,有一个更开阔、更精彩的世界,文化则是通向新世界的钥匙。

500米上空俯瞰悬崖村全貌,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村庄。张浪 摄(来源:中新网)

  搬迁后的“悬崖村”还将发展旅游业,预计村里将修建45套民宿,开发大峡谷溶洞、温泉,设计徒步游路线,还在规划修建2条观光缆车,搞“云端游”——“悬崖村”将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青壮年投身于乡村旅游事业、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文化与旅游将共同勾画出悬崖村从“山窝穷窝”到“金窝银窝”的华丽转身。

  我们常说“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要想彻底告别贫困,既要有勤劳的双手,也要有智慧的头脑;在物质上要有对丰衣足食的需求,在精神上则要有实现个人价值的期待。

  当下,从经济层面看,绝大多数贫困地区都走在了发展的“高速路”上。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而得益于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种资源不断下沉,很多贫困地区的精神文化食粮也愈加丰盛。一部手机,就能链接起广袤的信息海洋。

  但也必须正视,囿于部分贫困人口在科学文化素养方面的不足,互联网文化产品在贫困地区还多停留在娱乐、消遣的层面,在塑造精神世界、提升综合素质方面,还缺乏有针对性的文化产品供给。

  要看到,文化扶贫不只是点缀或是摆设,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挖穷根”,对这一点各地要有明确的认识。而真正让积极、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服务脱贫攻坚,最根本的还是要找到文化和经济的结合点,要让贫困地区实实在在感受到文化的巨大价值。这两年,一个比较好的经验是“非遗扶贫”,通过培训让贫困户掌握传统工艺,再结合网络电商实现脱贫。一些非遗项目传承人还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积累了众多粉丝。

  另一方面,也要继续推进贫困地区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贫困地区的“软实力”。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电视等丰富贫困地区的精神生活,提升贫困群众的文化、法制、道德素养。随着5G时代的到来,物理上的时空差距将进一步被拉平,贫困人口与全国网民同在一条奔涌的河流,只有在精神上、思想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够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所讲到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总的要有利于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

  这个内生动力,最重要的来源便是文化。

 

  延伸阅读:

  文化扶贫让少数民族孩子“沽若当”(朱小松)

  扶贫文学:叙写新时代乡村传奇

  扶贫题材影视作品呈现出中国智慧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