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学观潮>正文

章泥《迎风山上的告别》:以艺术洞察力书写精准扶贫/范玉刚

2021-03-11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范玉刚 收藏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文艺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wyb.chinawriter.com.cn/content/202103/08/content58916.html

 

以艺术洞察力书写精准扶贫

——评章泥《迎风山上的告别》

  精准扶贫事关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承诺,它全面体现了共产党执政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分践行人民性宗旨的彰显。新时代的文学艺术如何书写这一关乎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紧紧抓住时代中张扬人民性的文艺价值诉求,如何把这一宏大叙事和时代主题词与文艺的细节真实相融合,如何做到文艺的现实书写,写出人民在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途中的精神追求、心理感受及其新时代性特征,写出现实题材作品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的优秀之作,是对作家应有的文学写作能力、艺术洞察能力,以及彰显当代性的艺术表现能力的考验。章泥的《迎风山上的告别》无疑提供了这方面的范例,其对时代主题的艺术书写是成功的,其作品是有个性和时代体温的,是以艺术的力量打动和感动人的现实主义精品力作。

(书封图来源于《文艺报》)

  作家章泥既有丰厚的生活积累,也有着极好的艺术感知和表达能力。作品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扶贫故事,讲述了迎风山下小村集体脱贫、通过扶志与扶智阻断贫穷代际传递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我”陈又木出生在一个精神困顿且极度贫穷的家庭,父亲缺了一只眼,仅靠做散工看场地挣得微薄的工钱,母亲又聋又哑还是一个智力低下的人,成天穿着肮脏的衣服,拉扯着弱智的弟弟。“我”到了10岁还不会说话,别人都以为“我”是哑巴,其实只是没有任何人教“我”说话。在“我”10岁的这一年,翻过从未翻越过的迎风山,认识了村里经济条件比我家好很多的瘫子。瘫子原来不是瘫子,他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懂得看书写字,家里还有一台电视机。瘫子是小时候得病被误诊了之后,腿部渐渐萎缩,到现在只见一双无比细小的小脚。瘫子同“我”认识之后,开始教“我”说话、数数,甚至教“我”读诗。也是在这一年,迎风山上迎来了一群外来人,他们有的脖子上挂着一条带子,有的背着包,有的用黑匣子东拍西拍,终于拍到了瘫子家。原来他们是省上安排下到农村进行精准扶贫的干部,其中有一个叫小武的驻村书记,年纪最小但做事最好。在村主任的帮助下,省上有一个姜局长对“我”家进行扶贫,他们送吃的、喝的给我们,还递上一个装着10张100元的纸信封。“我”家是村里最穷的,这些外来的人对我们家帮助太大了,送钱,还让村里修路的施工队叫了父亲去守夜,还说要家家户户仔细调查,要做到全面精准扶贫。在迎风山下的村里,对瘫子一家也进行了帮扶,对于瘫子吃的江湖郎中的药,脱贫工作者及时告知了瘫子妈。得知自己和丈夫及女儿辛苦挣来治疗瘫子的药全是假药时,瘫子妈彻底崩溃,但后来在扶贫工作进行中她得到了具体的帮扶,在现代技术与医生的帮助下,瘫子终于站起来了。通过不断的走访摸排,迎风山下的扶贫攻坚战终于取得了成绩,经历了“两不愁三保障”之后,全村整体性脱贫摘帽,彻底告别贫困。

  这个故事是打动人心的,但是否优秀主要是靠作品的质量和艺术审美表达来说话,主要靠作品自身魅力来彰显。在对时代主题的把握上,作品传达出的新时代之新不是对政策的图解,而是靠人民实实在在奋斗出来的,是经由中华民族史诗般伟大实践创造出来的,只有用心感知时代才能做出最好的艺术呈现。作为主题创作,前有《十八洞村》《第一书记》等系列作品,今有《迎风山上的告别》的独特文字及其文学表现力的贡献。

  这部作品不回避矛盾,写出了生活真实,在有限的时空内写出了人物(既有大憨、瘫子,也有新时代扶贫干部小武)的成长,写出了人性的善良、人性的温暖,总体叙述节奏把握得很好。什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什么是人民性的现实体现?都在章泥作品的字里行间以文学性的审美凝练表达出来了,这就是作者对精准扶贫的文学书写,它使我们深刻理解了新时代的价值诉求。

  首先,作品通过一系列精准扶贫的细节化描写展示了时代性,以及在扶贫攻坚中的现实问题的复杂性。这是一部以儿童视角触及时代问题的有爱的作品,特别是平等视角的交流焕发了爱的力量,市场经济冲击下的道德沦丧与诚信缺失,恰恰说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爱的能力。作品以文学的力量赋予了爱以实践,而不是空洞的说教,这见出了作者良好的艺术功力和思想境界,爱是社会文明的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到精准扶贫中的“志”与“智”,是智障儿童在社会关怀下闪现的光芒,是全社会扶贫的目标指向,一个有爱的民族,一定会孕育出伟大的文明。精准扶贫不是简单地祛除贫穷,而是让他们在心理上、精神上“站起来”,有了文化上的追求和精神上的充实,才能真正摆脱贫穷。

(图片来源于影像中国,摄影:吴凌文)

  其次,作品写出了生活的真实,塑造了艺术真实。文学贵在真诚,艺术家贵在用心,只有遵循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才能做到文学价值的以诚立心。描摹生活表象和图解政策,不是对生活的真正把捉。文学塑造的生活真实,追求的是一种艺术真实,它一定有着精神之火的引导,有着理想之光的照耀。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艺创作如果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就文学表达而言,生活的广泛性、日常性及其民间民俗都构成生活的质料,有目的有形式才有作品的完整性,才能生成文学之为文学的氤氲和审美追求。作品叙述节奏从容,智障儿童视角独特。什么是小说?什么是文学?是巨大反差中儿童丰富内心活动的生动捕捉,是瘫子和陈又木的成长,是惊喜惊奇交织成的文学性展示。能让人感动的作品一定是好作品,也一定会让人洒下同情温情的泪水。这落泪为小说的主人公,也为作者的情怀、才华和文笔的隽永。

  最后,这部小说表现了女作家章泥的文学个性和艺术追求。小说文本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和艺术结构的用心、语言的干净,尽管方言土语夹杂其中,但在语言艺术的审美表达上并不粗鄙,反而在充满审美张力中彰显了文字本身的力量。

  (文中图片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范玉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范玉刚)

  从文艺的大众化到文艺的精品化(范玉刚)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