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亲河的怀抱中
——读长篇散文《走过丹江》
多年前就认识了李育善,朴实、诚恳、随和,脸上总是挂着让人信赖的笑容。读过他一些描述故乡商洛风物的散文,也都真诚质朴、笔调清新。如今读了这部二十多万字的长篇散文《走过丹江》,更觉得它将人与文的相互映照,发挥到了某种极致。
书名已经表达得很清楚,这是一部关于丹江的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让作为水源地的丹江口水库为天下所知,而它的水源涵养区之一便是丹江,汉江的一条重要支流。它发源于秦岭,是商洛的母亲河。李育善在它的波光涛声中出生和长大,一直到今天,都生活和工作在它的怀抱中。
这部作品,便是他用脚步丈量故乡河流的记录。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每到周末双休日,得以暂时摆脱繁忙公务,李育善便和几个同事朋友,驾车从丹江源头开始,一段段地接续着行走,一直走到它的尽头丹江口水库。不但走完了四百公里的丹江干流,还深入到注入丹江的许多支流,包括一些仿佛毛细血管的支流的支流,一道小溪,一口山泉等等。总行程两千多公里,走过三四百个村庄,采访五百多人,记了五大本的笔记,有上百万字。整理出来,就有了这部书。
这种诚笃的劳动的收获之一,便是让作品具有了颇为可观的容量。丹江乃至整个流域的前生今世,都获得了十分清晰的呈现。《走过丹江》分为“苏醒”“沧桑”“阵痛”“记忆”“治理”“特写”“向往”七个章节,从题目大略可以想到所涉及到的内容。商州历史悠久,为躲避暴秦而隐居商山的“商山四皓”的故事,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六百里商於古道,丹江水运繁盛时龙驹寨等码头重镇的繁华胜景,等等,书中都有描述,让人读后深切感知此地人文积淀的深厚。
清晨的丹江口(图片来自网络)
但从整体上看,这些历史和往事主要还是作为背景而存在。作品最大量的篇幅,也是最生动鲜活的描绘,无疑属于今天,是作者眼中的丹江流域人们当下的生活。如果想了解什么叫深入生活的皱褶,这部书应该可以作为一个好样本。这是一种随机的方式,没有刻意的安排筹划。一处临河的老旧房子,一个村路边的小店铺,一条深涧旁的耕地,一片山坡上的果园……车子随时停下来,采访者走向随缘遇到的人们,开饭馆做生意的、乘凉歇脚的、养蜂的、种药材的、摘樱桃的、锯木头的等等。这就保证了书中所记录描述的生活,是一种真实的原生状态。
抄录两段开头第一节《探源》中的文字,便可以知悉整部作品的大致风格样貌。这是写景物的:“沿河道边的土路进沟。路下是小河,这就是没长大的丹江。河边是一台一台梯田,地里长着开紫花白花的洋芋,套种包谷,也有一拃高了。走了上百米,见一水泥池子加盖,能听到流水声,想必是下面人家的自来水。沟里很安静,偶尔听到远处车子的轰鸣声,再就是流水声和鸟鸣声。我们走着说着,缓缓而行。前面有土坯房子,破破烂烂,外面有一堆牛粪,屋里有两三头牛。再走,有一片缓坡,草过脚面,有点草原的气息。”这又是写人了:“返回到庙沟交叉口,雨下大了,到一家农户门口避雨。院子里两位老人忙着给蜜蜂箱上盖石棉瓦。老汉一扬手,说:‘下雨哩,屋里坐。’收拾完,忙着给发烟。老汉仄脸大耳,胡子麻差,蹴在门墩上,抱着双手跟我们拉话。看着院子樱桃在树上一片红,问咋不卖呢?老大娘说:‘没人要么,也没人拿到街上去,要吃了上树摘去。’”整部书都是这样的语调,白描的笔触,不加修饰,随意自然,散漫而细腻。口语化方言化的表达,也合并造成了一种真切朴实的气息。
这样的开头,也为整部作品确立了叙述基调。当地百姓们形形色色的生活、不同的命运、各自的愿望,都是通过这样的画面感极强的场景,来获得呈现的。黑龙口豆腐世家的后代,凭借出色手艺带动全村人致富,产品远销省城西安,本人也成了非遗传承人;光伏发电、大棚种植、退耕还林、土地流转,是新时代农村生活的鲜明标识。当然,生活中还有不少烦忧愁苦,远不能尽如人意。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老人带着孙辈独守老屋;种地不赚钱,也缺劳力,不少地撂荒了;最怕生病,多年积蓄全没了不说,还欠了一身债,无底黑洞一样;评贫困户本来是政府的好心,却纵容了懒人,引发了纠纷……这些都是最为本真的生活。一个正在快速进步的时代,它的明亮和阴影都被忠实地记录下来。作品对素材的剪裁还可以更爽利,应该忍心割舍,如今阅读中有时难免会产生一种被密集的材料淹没的感觉。不过这样倒也有一个明显的好处,那便是有助于比较完整地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
秀美丹江水(图片来自网络)
书里的每一页文字,都只是呈现一个有限的画面——一处眼前的场景、一个具体的人物,都是细碎零散,不能更微观了,但把全书读完了,脑海中却分明有了一大片的连绵迤逦、千峰万壑。作者眼中每一种具体而微的风景和生活,连缀起来,便构成了丹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商洛大地的地貌植被,构成了人们千姿百态的生活。
如果说书中大量的描绘都好像是散点透视,那么也有一些内容,特别是对一些人物的描写,展现得比较丰富充足,仿佛特写镜头,给人印象分外鲜明深刻。像以愚公移山精神修坝造田、绿化荒山的劳模刘西有,把一生献给了丹江水利事业的工程师黄华忻,带领乡亲们养蚕致富的朱伯勋,都堪称是饱满生动的形象。这些为本地的进步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们,都是被媒体报道表彰的模范人物。作品在描写他们时,更多从真切的人性底色着墨,展现他们朴实而崇高的生命境界,让人觉得既可敬更可亲,叙述语调和全书风格也是和谐一致的。
读着这部书,会想到丹江和生活在它的两岸的人们,是一种相互影响和滋养的共生关系,一种彼此间深刻渗透融入的状态。作者在江边长大,波光里闪现生命的记忆,涛声中有着情感的回音。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苍茫浑然的,不是某一个明确醒豁的题目能够圈定的。这部作品,作者称之为“长篇散文”,而不是纪实,或许与它的关注对象的广阔宽泛有关。作者并没有特意彰显某个主题,让它遮蔽掉其他的方面,至少是不明显。他最为在意的是现象,是生活的丰富和繁杂。生活总是大于理念,大于简单的归类。他努力展现出生活的种种本真状态,这反倒更能够贴近其本质。他凭借一双脚板走遍了丹江,而经由他的文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丹江,更真切地贴近它的魂魄。
丹江(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彭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光明日报高级编辑)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