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君(《诗刊》社主编)
开辟中国自己的现代性诗歌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诗刊》社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贺信中的指示精神,结合中国诗歌发展历程,认为新时代诗歌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要明确时代性,凡是伟大的诗歌,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比如盛唐诗与盛唐气象,新诗革命与五四运动等;二是坚持人民性,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伟大的诗歌来源于人民的历史创造,最终又要接受人民的检验;三是强调主体性,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展现中国气派、中国风骨,新时代诗歌要有包容性开放性,但不应该追随依附西方现代主义,而应开辟中国自己的现代性诗歌道路,确立自己的诗歌标准与尺度;四是着重建构新时代美学,投身历史巨变,在美好生活和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发现和创造新意象新形象。
近一段时间以来,《诗刊》社联合《文艺报》、《光明日报》文艺部发起新时代诗歌大讨论,让广大诗人凝聚共识,积极投入新时代火热的社会实践和创造,主动作为;每期以大篇幅推出“新时代”诗歌栏目,发表了《宁德故事》《使命》《北斗导航》《一步千年》等一批优秀诗作,倡导基调明亮、能量充足、人民喜爱、能发挥社会作用的新时代诗歌;三是牵头组织成立全国诗歌报刊联盟,团结广大诗人,并先后与鲁迅文学院、陕西省作家协会联合举办新时代诗歌创作研修班,随后还将在湖南等地举办,推动引导新时代诗歌的创作和建设;四是加大新时代优秀诗歌的传播推广力度,利用新媒体扩大传播范围,举办“为人民诵读”诗歌轻骑兵活动,积极推进诗歌进校园、社区、公交、高铁与飞机,让诗歌进入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以《诗刊》为代表的中国诗歌刊物,团结和推出一大批优秀诗人和精品佳作,促进了我国诗歌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图为《诗刊》创刊号。
龚学敏(《星星》诗刊主编)
把最好的版面留给最优秀的青年诗人
我认为编刊物,尤其是编文学刊物,不是在菜市场摆菜摊,什么菜好卖,什么菜利润高,就去销售什么菜。而应该像种菜的农民,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土壤,把菜种得最好。在这个过程中,要施肥,除杂草,浇水,要用全部心血呵护。多年来,《星星》诗刊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青年诗人,连续举办10余年的星星全国大学生诗歌夏令营、年度大学生诗人奖的评选活动在诗坛产生了重要影响。显著栏目、重要版面就像农民最好的地,《星星》诗刊就是要把最好的地留给最优秀的青年诗人,鼓励和支持他们的创作。
当前,创作者需要用一种新的视角来观察和体验身边发生的变化,让自己的思想新起来,让自己对诗歌和时代的理解新起来,这样才能写好新时代的诗歌。新诗百年以来,从启蒙时期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诗歌更多强调的是向外学。而新时代,诗歌创作要扎根本土,深植时代,在观念和手段、内容和形式的融合上进行创新,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中国新诗的发展应该是在继承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文学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汉语诗歌,从而解决目前诗歌在发展过程中一味西化,一味守旧,以及同质化、小众化等问题。
胡弦(《扬子江诗刊》主编)
诗人应保持对生活的敏锐触觉
笔墨当随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其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诗人在为时代画像的过程中,时代也向诗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新”,我理解为更新和创新。更新是对自己创作的审视和梳理,保持写作生命的活力;创新是探索,是写作方式的调整,也是对未曾涉足过的领域的触摸。写作,一旦不面向“新”,创新意识不强,容易在写作惯性上滑行而不自知,就难免会陷入停滞。所以,诗人必须保持自省,保持对生活的敏锐触觉。创新和探索,是对创作的永恒要求,虽然你写出的文本未必能够达到“高峰”,但在写作追求上,一刻也不能懈怠。
一个诗人,不能只满足于随手写,不能一味沉浸在生活的幻觉中,而要思考作品表达了什么,能否画出关于现实和时代的精神图像,能否描绘出时代的深刻性。观察和思考,仍是诗人的基本功。新时代创作的“新”,新在哪里?如何创造和保持它的新?目前怎么样找到新的切入点,给新的发现以别样的关照,让新诗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是一个重大时代课题,也是诗歌刊物努力探寻的方向。说到底,“新”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更重要的是要在作品中呈现新的内容和思想。
彭惊宇(《绿风》诗刊主编)
诗歌刊物担负存优汰劣的使命
当前新诗创作出现了以往时代都少有的繁荣景象,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缺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相对应的大境界、大情怀、大格局,缺少思想高远、形式创新、风格鲜明的精品佳作。很多诗人只满足于一方小天地,陶醉于一些小情调,热闹于几个微信朋友圈。如果诗人们长期低迷徘徊于狭隘、苍白与琐碎的境地,就会造成诗歌的“集体沦陷”。在新时代,诗人要寻找一条崭新的道路,即“新崇高”。“新崇高”指的是平凡人生、平常生活状态里让人能够提振精神的崇高,它必须是真实生命的呼吸,能够湿润人们眼睛的真善美。不仅要遵循朗吉努斯所说的崇高,呼唤新英雄主义和新浪漫主义,更应该从纯真、朴素的人群中寻找到触动人心的新崇高。新崇高不是一元化的,它具有多元性、渐进性、复杂性,有时可能还是残缺的。希望诗人能够沉下心来,系统地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学史(包括诗歌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时代的前沿地带走出一条属于自己、能领时代之先的诗歌道路。诗歌刊物是推动诗歌向前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担负存优汰劣的使命。这就需要诗歌刊物编辑们具有独到而敏锐的遴选眼光,要有耐心和毅力去发现新人。
孙思(《上海诗人》副主编)
真正的好诗是读者眼中的好诗
当下诗坛,有些诗人因为想突破和求变,就跟风去学口水、学先锋、学抽象的诗,导致作品没有任何审美价值。无论诗歌的形式如何创新,灵魂绝不能丢掉。作为诗刊副主编,我不会选用三类诗歌:一是害怕读者看不懂,就把所有相关内容都塞进诗里。二是语言不通顺不透彻,顾左右而言他。三是塑造的意象庞杂混乱,一首诗读下来不知所云。写诗不仅在于表达,更重要的是传达,没有传达就是自说自话,只能是自己写给自己看。我选诗一般遵循以下特点:一是内容大于形式。这组诗是否言之有人、有物、有事件。空洞或无病呻吟的作品,一概不选。其次诗味是否浓郁,语言是否空灵、清新,是否有张力,诗的切入点和角度是否独特等。我审阅稿件时,首先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来阅读一组诗作,这组诗读后能否让我感到愉悦或悲伤,能否打动我,让我还想再读一遍等。真正的好诗,不仅仅是编辑和诗人眼中的好诗,更应该是读者眼中的好诗。
张晓雪(《莽原》杂志社编审)
诗刊编辑应具有审美判断和拒绝能力
每个诗人都赞同诗歌应反映时代、表达诗人立场,但关键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反映和表达。我印象最深的一位诗人是王怀让先生,他是一位具有强烈史诗意识的诗人,他的诗作因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时代感而受到读者欢迎,许多篇章在基层群众中广为传颂,比如《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中国人,不跪的人》。今年王怀让先生已逝世十周年。这些年,我在节日、集会、主题诗歌朗诵会等各种场合听到很多类似题材的诗作,但很少听到能超越王怀让诗歌的作品。他的诗中所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家国情怀都是发自内心的,可以在关键时刻击中人心,激起人们内心的波澜。艾青、李瑛、臧克家等诗人的作品,时代感都很强,他们对自己所处的时代保有热情,保有热爱,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就了不朽诗篇。新时代诗歌依然属于人心、属于灵魂,是靠生活体验写就的。作为诗歌编辑,我们和诗人有所不同,不但要具备创造能力,不断在语言和观念上进行革新,还要有审美能力、判断能力和拒绝能力,确保呈现给读者的作品有较高的水准。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