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有顺
一
非常高兴来自己求学过的复旦大学研讨广西作家群。并不是每个地方的作家都可以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比如我所在的广东,作家们来自五湖四海,写作风格差异极大,要概括出他们的共性就很难。但广西作家的地方风格是存在的,而且比较清晰,这不完全是因为广西作家群中的大多数人来自广西本土,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家有一种朝向本土的写作自觉。
地方性并不是空洞的,它包含了这个地方的经验、语言、记忆。不一定是方言写作,但你能感到作家笔下人物的腔调、口气、用词,和广西这个地方的环境大有关系。通过文学,可以了解一个地方的风情,可以认识一个地方的人是如何生活,他们灵魂的形状又是如何的,这种写作的地方性意义值得肯定。
但我对广西作家的阅读感受,不仅于此。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身上尖锐的现实感。他们所写的生活,往往都是身边正在发生的、未经时间淘洗的现实。中国的许多作家,长于历史写作,我们的评价体系对有历史感的写作也较为认同。广西作家却持续书写正在发生的现实。林白、东西、凡一平、田耳、陈谦、映川、李约热、朱山坡、光盘、刘春、陶丽群、小昌等人,写了大量当下、此时的人物群像,很多都是边缘人群,都是一些渺小但真实的个体。
通过这种现实感,可以看出一个作家身上背负了些什么,那些蜂拥而来的现实,包括尖锐、苦难的现实,作家感受到了,并觉得自己有书写的责任,这是了不起的。
二
每个时代都需要通过文学和艺术的记录,来了解那个时代的人都在经历着什么,想些什么。为什么前段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受到普遍好评?打动大家的正是这种现实感。这部电影,从艺术上讲谈不上有多好,故事并不新鲜,人物性格发展的每一步都可以预估到,开头的观赏效果也不好(铺垫繁冗),主要人物全是好人、批判矛头只指向资本等,也显得假,但《我不是药神》叙事流畅,并完成了对一个法律事件的思考,具有了其他电影没有的现实感,也算难得。绝症病患者如何吃到便宜的药,一个只想赚钱的生意人如何完成人格的转变,这样的故事之所以感动了不少人,最重要的就靠电影踩中了时代的敏感点,直面了大家关切的现实问题。
这些年,作家们躲在书斋里靠二手经验写作,已是普遍的趋势。全国范围内看,很少有一个地方的作家像广西作家这样,普遍书写当下的现实——对当下题材的敏感已成为广西作家的一个写作传统。而且,他们写的当下生活,往往不是他们自身的生活,他们写的现实跟他们自己的生活有巨大差异。他们关怀他者,更多的是书写被损害、被侮辱、被遗忘的人群。让那些几乎没有声音的人,那些声音很微弱的人,或者即便发出细小的声音也很快被淹没的人发出声音,这是写作永恒的主题。
如果说作家有什么使命,这就是最重要的使命:让无声者发声,让小声音被放大。
面对这个世界的喧嚣,面对正在兴起的更新一代的写作者,我的心里有时也会有一种忧虑。今天多少写作者,在作品中写了一种奢华的城市生活,他们笔下的主人公,天天住宾馆、游历世界、购买奢侈品,并将它指证为这就是多数年轻人的生活。那些在村庄、工厂、街道角落里的破败的生活,却很少有人关注和书写。这其实是一种生活的殖民。过去经常讲文化殖民,但很多作家从来没有想过存在一种生活的殖民,也就是说,一种强势的生活殖民了那些没有声音的生活。
对这种生活殖民的反抗,主要靠作家来完成。
假若没有作家站出来记录这些人的声音和生活现状,任由一种奢华生活来代表这个时代,那再过几十年,后来的人回忆这个时代的生活的时候,就会以为今天的人都在喝咖啡,都在住高级宾馆,都在世界各地旅行,其实不是,这个时代还有大量的年轻人根本没有喝过咖啡,没有出过国。
如果没有人写这种无声者的生活,对生活的殖民就会越演越烈。
广西作家往往站在无声者或者弱小声音这边,不太写面上热闹、时尚的生活。他们笔下的边缘人、被苦难压扁或者逼疯的人,在当下的写作界,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东西的小说,几乎都围绕这些人物而展开,他看见了现实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三
除了现实感,广西作家身上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普遍有现代感。很多地方的小说是很老套的,多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写法,没有探索新的艺术经验的热情。但广西作家似乎个个都有一种不甘心,一股劲,他们不愿只讲一个老实的故事、传统的故事,他们追求对现实的变形,渴望写出一种生活的荒谬感和分裂感。
这是很现代的一种艺术思想。
叙事视角独特,语言有速度感,人物塑造上不落俗套,这些赋予小说一种形式感,它使得广西作家的面貌一点都不陈旧,骨子里都蕴藏了一种文学的现代精神。
这是很重要的。文学经过一个世纪的探索,一个世纪的西方影响,到今天,如果仍然只是追求讲一个老实、传统的故事,这是荒唐的。这种陈旧的写作如果被广泛肯定,那就意味着这一百年先贤们的艺术探索都白忙了。写作还是要有广阔视野,要尊重人类已有的艺术遗产,在这个基础上,再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条细小的路。任何时候,都要对艺术保持不竭的探索精神。
这大概就是我对广西作家群的总体感受:地方风格显著,现实感强,有现代意识。
(作者:谢有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