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学观潮>正文

寻找:城市文学的母题(卓今)

2024-08-02 阅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卓今 收藏

黄永玉在长篇散文《太阳下的风景》中写道:“我们那个小小山城不知由于什么原因,常常令孩子们产生奔赴他乡献身的幻想。从历史角度看来,这既不协调且充满悲凉,以致表叔和我都是在十二三岁时背着小小包袱,顺着小河,穿过洞庭去‘翻阅另一本大书’的。”这“另一本大书”里有好奇、衣食、快乐、光明和意义。当代城市文学的人和事不外乎这样的寻找,或者说人们的忙碌其实是在寻找某种东西。到底在寻找什么,有的人目标明确,有的人说不清道不明,为寻找而寻找。以至于我们翻开任何一部城市题材的文学作品,几乎都在“寻找”,“寻找”成为城市文学中深刻而复杂的母题。

黄永玉《太阳下的风景》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社群关系与传统乡村社会不同,城市人群的流动性、社会关系的疏离感、文化传统的割裂,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被新技术介质阻断,城市人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心灵的漂泊感和孤独感。人们总是在寻找,寻找物质,寻找快乐,寻找价值和意义。城市文学通过寻找产生故事和叙事,而几乎每一种寻找都伴随着迷茫、困惑、挣扎和成长。城市人在城市生活中的具身体验与心理感知是城市文学取之不尽的富矿。

文学不会告诉读者寻找的最终目的,只叙述过程。所有的寻找都是一个冒险的历程。城市化进程加速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传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逐渐被现代性的生存经验所取代。在何顿的《幸福街》中,陈漫秋、黄国进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而他们的街坊邻居几代人大都为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辛苦奔波,有事做、有饭吃,才是幸福的第一步。在班宇的《逍遥游》中,三个不靠谱的年轻伙伴,生活没有着落,结伴去山海关游玩,企图撇开物质困境实现精神圆满,这种离谱的寻找方式是荒谬还是探索,作者并不想给出答案。寻找物质财富的并非只有穷人,永不餍足的物质欲望使人变异,那些一味满足私欲、寻求物质享受的人,像一个只剩下欲望和贪婪的饕餮之兽,他们精神空虚,单纯地寻找金钱、地位、权力,这种寻找往往伴随着失落与挫败。金宇澄的《繁花》中的蔡司令、范总、卢美琳等人物,他们的狠毒、虚伪、背叛都只是为了一己私利。但有觉悟者能直接逃离物欲的枷锁,追寻精神上的高贵。邓一光的《离开中英街需要注意什么》中阿粥带着毛更新在中英街干一些走私黄金、电子产品等偷税漏税的勾当,阿粥很是嫌弃毛更新的笨手笨脚,可这位崇拜子贡、葛洪,熟读《史记》,有快钱不赚的技校生,是一位陶朱公式的商业奇才,阿粥的小市民式的精明最后落得生活落魄,而毛更新凭借诚信和才华成为叱咤风云的商业领袖,那本留给儿子的电子记事本既是对老友阿粥的纪念,也是一笔沉重的心理旧账。

精神文化层面的寻找与物质层面的寻找是连在一起的,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帮助人们寻找某种终其一生而不得的东西,这种寻找多半属于精神领域的探索。城市文学很少有宏大叙事,人们奔波在爱情、友情、亲情的崎岖小路上,理想、信念、生命价值等宏大的追求也都散落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在庞大、丰富、复杂的城市人群中,城市人需要解决个体身份的重构问题,不断寻找新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这种寻找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探索,更是对内在自我的深度挖掘。葛亮的《灵隐》中连思睿在人生波折中寻找心灵救赎,段河、林昭、庆师傅,他们每个人背后巨大的身份危机使得他们不停地折腾、寻找,年轻的造像师段河反而成为连思睿的引渡者,作为弃儿,他既渡人也渡己。龚万莹的《出山》写闽南小岛老街的盛衰变迁,在这种变迁中,每个平凡的人也在寻找,透过油葱阿公和妙香阿婆开的一个办丧事一条龙的小店,呈现各种人在人生的最后里程寻找归宿的过程。这条到处都是榕树、龙眼、莲雾、杨梅的老街见证了包括油葱阿公、惠琴、小菲几代人的生活变迁和更迭,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中寻找着生活的意义。

葛亮《灵隐》

城市题材文学中有些作品在探讨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与精神追求。在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中,知识分子在生存境遇、职业前景等方面与旧知识分子多有不同,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应对来自同行和市场的挑战。知识分子在解决自身困扰的同时还担负起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常常身心疲惫,一些人选择坚守内心的信念和理想,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迷失方向。李洱的《应物兄》中的应物兄代表了那些在权钱围剿中试图保持独立思考和精神追求的知识分子,他的内心矛盾与抉择反映了这一群体的普遍困境。无论是应物兄,还是程济世、易艺艺,他们都在用不同方式寻找适应自身的某种东西,尽管小说最终也没有给出定论,但他们各自的处世态度、寻找过程已经说明了一切。应物兄代表了象牙塔里的知识分子,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有知识的人群,他们在寻找什么?钟求是和南翔都写过城市书籍痴迷者。在他们的笔下,书籍已然成为人类文明基石的符号,这些经营者或爱好者本身就是知识分子。钟求是在《地上的天空》中把孤独与探寻写得千回百转,生活在社会边缘和底层的朱一围,通过收集作家签名书来填补生活的空虚,他与陈宛通过签订来世婚姻协议书来寻求现实之外的可能性。南翔的《伯爵猫》反映了城市的浮躁功利下的温暖和希望,深圳一家小书店面临歇业,娟姐姐邀请铁杆书友一起举行告别晚会,伯爵猫书店理想的烛光在人们心灵深处默默点亮,这座城市的角落显得温馨而笃定。

“寻找”主题的内涵意义还在继续展开,它关系到对新市民伦理的探讨,“寻找”往往伴随着对现代性的反思,对未来的探寻。城市人在寻找过程中意识到现代性带来的种种问题,如人际关系的疏离、精神世界的空虚、如何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处理情感欲望等问题,寻找的过程也引发了人们对现代性价值的重新审视和构建。同时,“寻找”的过程也激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回望的热潮,人们试图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寄托和价值认同,以对抗现代性的冲击。


(作者:卓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文学创作要有实事求是精神(卓今)

长篇小说《天地扬尘》:唯有真挚不可替代(卓今)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