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学观潮>正文

铁凝:始终与人民与土地紧紧依偎在一起

2022-06-20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铁凝 收藏

今天,我们召开马烽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座谈会,追怀人民作家马烽同志的高风峻骨,回顾他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巨大贡献。我谨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对马烽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对马烽同志的亲属表示诚挚的问候,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克服困难前来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作家和学者表示由衷的感谢!

终其一生,马烽深刻地接续着传统与民间的文脉,他是这条文脉上的参天大树。童年的马烽就是古典章回小说痴迷的读者,由此我们都会想到,他和西戎合著的《吕梁英雄传》正是采用了章回小说的形式。旧的形式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那种遍地英雄的壮阔气象、那种慷慨豪迈的精神觉醒,既来自我们伟大的传统,更是那个血与火的大时代的写照。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文学首先让人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年仅十六岁的马烽就投身革命,成为了抗日游击队的一名战士。“对于我们来说,拿笔杆和拿枪杆的意义是完全一样的”,1942年,二十岁的马烽发表了处女作《第一次侦察》,一名战士拿起了文学这杆枪,一位作家由此走向了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光荣史册。

也正是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这些话如洪钟大吕,永久地回荡在马烽的脑海中,化入他的血液,成为他毕生的信念,成为他创作和生活的准则。马烽是《讲话》精神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作家的一位杰出代表,从他的文学历程中,我们清晰地感受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感受着人民生活的广大生动。

1945年,马烽、西戎合作,在《晋绥大众报》连载《吕梁英雄传》,这部章回体小说具有至今都令人深思的探索品格,它是虚构的,它又是非虚构的,《吕梁英雄传》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是抗日战争中晋绥边区“看得见、摸得着”的真人真事。所以,对于晋绥边区的广大读者来说,这是故事,这也是自己的事。在田间地头,为数不多的识字者把报纸攥在手里、插在腰间,追读报上连载的《吕梁英雄传》的最新章节,俨然是一份骄傲;不识字的老乡们,围在识字者身边,听他们诵读、讲述,从故事中认出自己,在小说中领会生活与战斗的意义,此情此景,深刻地展现了《讲话》指引下的文学的革命性实践意义,用马烽自己的话说,“我们在写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要当作家,不是要创造什么高雅的文学,而是要尽一个革命战士所应尽的天职”,“我们和吕梁山区的人民群众一块战斗,共同生活”,“所有这一切,就像狂飙一样在我们的周身翻卷着,就像春潮一样在我们的胸中鼓荡着,使我们的内心里常常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要将这些英雄事迹“记载下来,谱以青史,亢声讴歌,弘扬后世,变为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人民群众从中受到应有的鼓舞、教益和启迪”。对马烽来说,战士、革命者与文学家是高度统一的,他毕生的文学事业是党和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从中获得了不竭的源泉和力量。

1949年,马烽来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在中国作家协会的前身全国文协工作。新中国、新生活使马烽满怀激情,写出了《村仇》《一架弹花机》《结婚》《陈万年和马永泉》《韩梅梅》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但是,与土地、与人民的深刻联系召唤着马烽,他说,“我在北京待了七年,深深感到住在北京城里写山西农村生活,不是个办法”,1956年,马烽回到了山西、回到了吕梁,回到父老乡亲们中间。后来他写道:“那时候我年纪还轻,身体也好,下乡经常是骑着一辆自行车,带着行李卷,走到哪里就住到哪里。到水利工地上,和民工们一块住破庙,滚草铺,也是常有的事。”多年前,我曾经去过吕梁山下的贾家庄,专门探访了马烽先生的故居,我想,马烽之所以了不起,就在于他是一个有自己的“根据地”的作家,那不仅是一个地理空间,也不仅仅是一个生活空间,那是一个包含着自然、历史、实践、生活、情感的世界,作家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完整而饱满。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曾经谈起柳青,他说:“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马烽也是这样的作家。也正是这样的作家,才写出了《一篇特写》《四访孙玉厚》《青春的光彩》《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这样的作品,保存着历史进程中的鲜活经验,在六十多年后依然熠熠生辉。

马烽的创作贯穿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与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共同前进,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造活力,1978年,他出版了六十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刘胡兰传》。进入八十年代,推出了《结婚现场会》《有准备的发言》《无准备的行动》《伍二四十五纪要》《葫芦沟今夕》等一系列反映农村变革的优秀作品。

在今天看来,马烽对文学有着宽阔的理解,这种理解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对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变化的敏锐感知和高度的责任感。早在《吕梁英雄传》中,就揉和了新闻、连载这些在当时还是新奇的、大众化的因素,五十年代,他开始投入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留下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这样的经典之作。直到八十年代,他与孙谦合作剧本的电影《泪痕》《咱们的退伍兵》都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马烽同志是党的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的优秀组织者、领导者。他先后担任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山西文联主席、山西作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为山西文艺的兴盛和青年作家的成长殚精竭虑。八十年代末,马烽调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为中国作家协会的改革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大团结大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时至今日,很多作家协会的老同志都会深情地记起马烽同志认真负责、平易近人的作风。1994年,马烽又一次回到山西、回到吕梁,在乡亲们中间生活、创作,终于在1998年出版了酝酿五十余年,全面反映农村社会变革,描述农民心路历程的巨著《玉龙村纪事》。

马烽同志的一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1992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马烽“人民作家”荣誉称号,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是至高的肯定。今天,纪念和缅怀马烽同志,我们要学习他矢志不渝投身党和人民的事业,在人民创造历史、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中展开个人的艺术创造,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我们要学习他高度自觉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我们要学习他不懈探索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把人民大众喜闻乐见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拓,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马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山药蛋派”的代表性作家,他的一生来自人民、属于人民,始终与人民、与土地紧紧地依偎在一起。距离2004年马烽同志逝世,已经十八年了,然而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想象着二十二岁的马烽,被乡亲们围绕着讲述《吕梁英雄传》的后续故事,直讲到东方既白、雄鸡报晓;想象着五十多岁的马烽,为了创作长征题材作品,在两个月的时间里留下一条两万五千里的足迹;想象着耄耋之年的马烽,仍在贾家庄的农舍孤灯前埋头耕耘,要把峥嵘岁月的记忆留给我们。于是我们可以说,马烽同志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精神将永远延续在一代代中国作家的血脉之中。历史奔腾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中国文学必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引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铸就新的辉煌!


(作者:铁凝,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本文系2022年6月15日在马烽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延伸阅读:

铁凝:开创新时代文艺的壮阔天地

铁凝:继往开来,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铁凝:以史明志,吹响新征程的嘹亮号角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