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种下文化自信的青苗
——评少儿百科读物《了不起的中国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来自深沉而悠远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濡化。割不断的文化脐带,是维系民族基因代代相传的鲜活血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如何为当下的孩子们续接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呢?
出版适宜儿童阅读理解的读物,是当前出版界必须回答的现实课题。向读者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既需要贴近人民需要,用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让人们愿读、爱读;又需要有创新的想法和真正潜心的创作,让呈现出的作品经得起时代的考验。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了不起的中国人》系列图书,用传承悠久的中华文化五行观念,借百科形式展现中国从古至今在文明建设上取得的光辉成就,让人们深入了解中华文明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用历史映照当下,用事实强化自信,向全世界宣讲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树立读者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
本书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
从内容上看,在切入角度上,本书选取了每个中国孩子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第一课便要学习的“金木水火土”五字,以最能体现中华先祖对世界认知的“五行”哲学概念,讲述中华文化璀璨的物质文明历史,宣传中国人在科技与技术方面从古到今的各种卓越成就,用精美画面和直观史实,讲述“中国人了不起”这一聚气提神、清楚明白的事实,提升读者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这一出版界从未有人采用过的切入角度,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这种角度的选择充分考虑到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如《金》一册,从商周青铜器一直讲到中国当代钢铁冶炼成就,时间跨度巨大,但对象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勤于思考的精神始终如一,这种有趣的联想与链接,保证了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开掘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作为百科读物,本系列图书在知识体例上极具中华文化特色。作品以中华传统的“五行”为内容锚点,以一种元素为主题,洋洋洒洒展开对浩瀚中华历史文明的书写。通过这种方式,图书构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思维体系的、更能体现中华文化特色的百科体例,这在中国百科图书的创作中是很具有创新性的。
《了不起的中国人》在宣传功能上兼具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民族文化观念、反映民族心灵史等多重功能;图书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出发,对文明成就的介绍不只停留于物质层面,更着眼于中国人对金、木、水、火、土在物质层面认识之上的精神体悟,如水之善利万物、土之坤厚载物等,凸显中华先祖们在与五行相生共长的过程中塑造出的独特气质与智慧,将传统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血脉相连的优秀思想内容聚合放大,让读者在中华文明史的背景下感受中国人的道德与心灵世界。
《了不起的中国人》在百科部分细节严谨,在抒情部分情绪激昂,既用客观的事实说服读者,更用激情的文字感染读者。“祖先们用智慧引导着水、学习着水、驯服着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时光里流淌成奔腾的大河。”(《了不起的中国人 水》)“我们的祖先用智慧和巧思冶炼金属、创造文明,更让今天的我们,像坚硬的金属般坚强不屈,不畏艰难。”(《了不起的中国人 金》)这些语言优美而充满感情,它们塑造了《了不起的中国人》作为知识百科抒情的一面,让书中讲述的文明百科知识充盈着感染人心的力量。
从形式上看,《了不起的中国人》也有诸多创新之处。全书采取精美手绘插图,在风格上兼具拙朴的传统文化魅力与夸张的现代艺术元素,创作者在插画绘制上投入了很大经济与时间成本,力求创作出能让读者一眼看上去就被吸引的、形式新颖的精美画面,从而更好地呈现图书的内容与主题。图书页面设计活泼、充满活力与想象。在人物设计、场景构架、风格塑造等方面颇为用心。人物设计借鉴电影手法,利用人物的眼神与动作,引导读者关注知识内容的同时,为内容注入故事与情感。
《了不起的中国人》充分考虑到少年儿童读者图像阅读的习惯,除文字之外,更有诸多内容隐含不露地藏于书中插画的细节中,足以令小读者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断有新的惊喜。亲切、温暖乃至时藏趣味的画风,是对小读者在阅读感受上的友好设计,更有助于他们克服对传统文化内容的陌生感,更深切地体会中华文明独具的魅力。
文化是出版的母体,创新是出版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不能离开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母体。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需要转化为人民对祖国、对民族、对文化深深的感知与认同。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这一需求更显得尤为迫切。只有真正体现出内容深耕与形式创新的优秀作品,才能换回广大读者内心深处对图书内容的真心认同。《了不起的中国人》顺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呼声,通过多方面的创新努力,让小读者们真切感受到承载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人理应具有的文化自信和底气。
(作者:李明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