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戏剧批评存在学理品格的不足:文学本位的戏剧批评体现出批评理念的偏颇,话剧定势的戏曲批评彰显出批评标准的错位,而习焉不察的话语偏差则折射出语言表达的失范。反思这些问题,有助于优化戏剧批评的话语体系,从而使戏剧批评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文化功能。
李道新、侯光明、饶曙光、丁亚平、吴冠平、陈刚、李镇、赵丽芳就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愿景等进行对话交流,以期把对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建设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近年来的中国戏剧舞台上,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作品频繁亮相,已经成为一种热点;而在改编中,叙述元素的凸显成为鲜明的特征,不仅进入了结构样式,甚至选择了改编的尺度,创造和决定了改编的空间。在西方戏剧中,动作说和叙述法是一组相互对立的概念,直至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体系的建立,被排斥的“叙述”获得了新的美学阐释和价值。本文以舞台剧《繁花》第二季、话剧《骆驼祥子》和话剧《大师和玛格丽特》为例,分析其中的叙述元素,同时指出改编中对叙述元素的运用,在丰富了剧场语汇的同时,亦存在叙述过度的风险。
在当下中国影视改编的新现象中,需要重申三个美学命题:第一,尊重源/前文本的伦理原则,“大胆虚构”最终还须落实在“谨慎改编”上。无论采取哪种改编方法,都应当对参照、借鉴、依赖的原作,保持起码的尊重甚至敬畏。第二,“存同”与“求异”是改编创作前后相继、主次有别的两个阶段。“存同”是指内容或形式因某种相似性而产生的共鸣,是改编的开始。“求异”则是在辨识自身匮乏的时候,厘清所要借鉴的内容,这是改编创作的主体部分。第三,追求“神似”的美学理想。中华传统美学对改编的理论阐释具有特殊的优势,形似与神似的两分法有效解决了改编分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神似”作为改编的根本方法,确立了最高的美学理想。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改编类文艺创作虽然有助于艺术家借助经典作品所积淀的历史内涵和美学价值进行创新,让大众于似曾相识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但作为一把双刃剑,这种艺术生产方式对于创作者的艺术智慧和政治智慧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在梳理了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中的理论家、实践家对于相关问题所给出的理论阐释和实践路径后,本文进一步通过对中外文化生活中改编类文艺创作的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新时代的创作者需要在尊重原作、追求创新、合法合规以及考虑受众等多重因素中找到平衡,既要彰显艺术家个性化的创造力,又要维护原作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进而为新时代创造出新的经典。
《文艺评论概要》的出版因应时代所需,有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内容科学全面,作者阵容强大。全书介绍了文艺评论的总体理论问题,以及13个文艺门类的评论方法。编写者有着深厚的学术素养和丰富的评论写作经验,保证了该书的学术质量。二是强烈的历史意识与鲜明的价值立场。全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皆纳入历史脉络之中予以解析,所得结论令人信服。三是提供了文艺评论的写作示范。13个文艺门类的评论,依据评论的对象与特征、评论的类型、评论写作及示例三部分展开,示例部分的设置尤为精彩,为读者进行各文艺门类的评论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路径。
《文艺评论概要》以通识性与专业性结合的读本方式,系统讲述了文艺评论的基本认识框架、完整知识体系、总体发展线索和具体表现风貌。该书体现出整合中有创新、典范里寓实践、补苴罅漏与协商共识相结合的特点,知识性与思想性并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文艺评论的“存量”之外添加了“增量”和“变量”,实现了面向普通公众的公共知识传递与公共价值确立的目标。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编写的《文艺评论概要》于2024年4月出版。该书对文艺评论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理论基础、发展历程等作出论述,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中外文艺评论名篇佳构,解剖麻雀,金针度人,生动回答了文艺评论“是什么”“怎么写”等问题。全书紧贴现实、聚焦问题、结构宏大、新见迭出,特别是关于文艺评论的“跨性品格”、文艺评论与文艺史的关系、文艺评论的价值标准以及新媒介艺术评论等方面的论述,具有较强的学术原创性。作为一部凝聚学术共识、推进专业建设、引领行业繁荣的学术著作,《文艺评论概要》必将为新时代文艺评论继续前行提供重要借鉴。
《雷雨》是一部构思精妙、结构严谨的作品,人物关系复杂,劫变轮回,惊思骇念;情节延展,草蛇灰线,时隐时现;不可思议的巧合与难以窥破的生死纠缠在一起,可以感知的惨烈与难以理解的野蛮含混渗合,伦常失序的现实场景与生命隐义的大哉问互为表里。全剧虚实相生,文外曲致,极具黑色深度的女性形象,日常生活的生存危机以及寄寓于现实场景之上的哲学/神学维度,其题旨与深意何在?引发此后近百年朱紫各别、莫衷一是的纷争。事实上,如何在舞台上以有形表现无形,如何表现超越现实场景的哲学/神学深度,既造就了曹禺的辉煌,也困扰了曹禺整整的一生。
近年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等古代神话传说的影视改编形成文化热潮。通过转置、扩展与修正等策略,改编者们打造了多元文本世界,并体现出构建故事世界的冲动。这些作品以挪用、拼贴等方式打造后现代/全球化情境下的杂糅奇观,并明显体现出二次元文化的数据库创作的特色。但是,过度杂糅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文本内部的分裂与文本之间的冲突。创作者有意构筑起现代个体的自我神话,将成长叙事与反叛精神嵌入现代家庭结构中,以反抗式认同实现个体叙事与宏大叙事的耦合。这波改编热潮体现出更为强烈的现实介入性和显著的神话现实主义趋向。
在多元共生的文化语境下,如何将文学的精英化表达与影视的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是改编的重要使命。在二者之间对接、转换和生成的动态过程中,影视创作呼应着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意涵、文化趣味,又在还原、补缀、重构、再生的改编策略中重新缔造着诗意。在文学与影视之间若隐若现的关联中,笔者试图以实践经验廓清隐藏在迷雾中的风景。从媒介转译之“镜”到意识形态之“灯”,影视创作正在戏剧化、动作化和形象化的情境叙事中探寻着自身的出路。
本文系统探讨了影视创作中IP改编从古典美学认知到现代美学认知的转换,强调古典改编理论主要关注原始文本在特定艺术门类中的不同演绎和跨艺术门类的内容转化,而现代改编理论则强调尊重不同艺术形式的主体性和开放性。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文章展示了从原始文本到现代IP建设的转化路径,体现了IP改编在数字时代的独特价值。最终得出结论,认为IP改编不仅是对原著的忠实再现,更是一种具备现代美学态度的扩展性再创造。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改编活动将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获得更大的学术关注和实践意义。
丝绸之路是最具世界意义的跨文化语境空间存在,内嵌着一种跨文化语境的历史运作,在其中,不同文化所形成的知识和意义阐释得以传播、交流,新的知识、意义和心理、精神空间得以探索、凝聚和创生。而丝路精神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对蕴含于丝路历史运作中的跨文化智慧的复兴和创造性转化。“五星出东方:‘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大展”在现代更广阔的跨文化语境中,对本土传统和异文化他者的资源进行基于主体性的选择和创造性转化,以创造性的力量生成新的文化主体性,以深弘的格局展现了新时代在赓续和创造性发展丝路精神方面所取得的切实的进步。
数十年来,西方文艺理论是中国文艺理论交流互鉴的主要对象。而在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的压制下,西方文艺理论的强势冲击和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失语,构成了推行中西交流互鉴的中国文艺理论学者面临的双重困境。从不对等的交流互鉴环境中突围,推动西方文艺理论的中国化,能有效应对西方文艺理论入超且难以适用的问题,从而拓展文艺研究的维度;而研究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西方化,则能够消减西方中心论的负面影响,减少西方文明及我们自身对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偏见和误解,增强文化自信,反过来促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论话语体系及文明观的重视、思考和构建。重建平等包容、对话互鉴的文明观和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话语体系,有利于从多元文明的角度真正展现中国文艺理论的深刻意义,推动中西方文艺理论的双向借鉴,彰显异质文明互鉴互融、协调统和的合异之美。
现实主义是一个随历史变迁而不断调整的概念,其在新媒介文艺中展现出诸多新质,网络文学为探讨新媒介现实主义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互联网上出现过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也存在将印刷文学理念生硬搬上网的移植现实主义作品,为获得政策扶植或奖项等进行题材定制的功利现实主义作品。当前网络文学中,即便是描写现实生活也多借幻想手段,这并非现实主义已经过时,而是传奇和幻想在网络上具备更强的媒介适应性。其实,网络文学并未偏离现实。跨界融合的新类型、差异运用的新手段、即时反馈的新经验,反映了网络时代更深层的现实。幻想和现实的斗争与融合,促使网络文学在曲径中探索表达的通途,新媒介文艺领域频繁涌现的内在矛盾推进了现实主义的持续变革和不断拓展。
在现实虚拟化的背景下,现实主义面临挑战,各种次文化、流行文艺表现出对现实的脱离。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文艺完全逃逸了现实,而是在深层呈现了网络社会“新现实”。当代文艺表现的新现实主要包括虚拟现实的生活经验、网络化的日常生活,以及网络欲望现实三个方面,现实也呈现出人工化、可塑性与跨越性三重特征。在如何表现现实方面,现实主义可借用架空性实现现实性。虚拟现实也带来了交互性,现实主义文艺可充分利用交互性,实现反映论与反应论的结合,以此积极介入现实。
艺术与真理的关系,自古至今向来是聚讼纷争的主题。在当今这个数字合成异常兴盛的时代,这个问题再度引发我们深思。要对此进行回应,首先要突破真与假之间的二元对立,进而将其纳入到复杂的互渗、交织和转化的动态关联中。文学创作尤其是间谍小说为审视此种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线索。以勒卡雷为代表的当代间谍小说,不仅深刻延续了克拉考尔等学者所阐释的对空洞现实的诊视,更是围绕背叛这个要点引发我们重思主体性与自由这个根本的主题。结合海德格尔晚期对无基和离基的思辨,以及德里达对幽灵书写的阐发,我们试图将间谍小说中所塑造的背叛性主体视作数字时代见证真理、探索自由的未来可能。
VR、元宇宙与人工智能(Sora)虽然都已经成为社会热点,但所涉及的问题众多,远未达成共识。科幻电影为有关这些范畴、技术或应用场景的前瞻性思考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在当下,虚拟现实的构建启发人们从连续体、三基性或元宇宙中重新定位“现实”,科幻电影则从设身处地的神入、本体替身的化入、脑机接口的连入、亲临其境的身入构想了进入元宇宙或虚拟现实的多种方式。无论是由神入、化入、连入到身入的设想,或者与虚拟现实应用相伴的眩晕、安居、退出等问题的应对,都体现了信息科技迅猛发展、信息革命不断深化和人类自身进化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随着Open AI公司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Sora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关于虚拟和实在的关系的讨论,有人认为实在性已经崩溃。但虚拟性和实在性真的是对立的吗?其实虚拟和实在的二元性本身就是近代理性哲学发展而来的一个产物,而真实的情况是,任何实在都离不开虚拟和虚构,只有通过虚构,实在性才能呈现在我们面前。马库斯•加布里尔的“意义场”理论更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任何实在性只有相对于不同的意义场才有意义。那么,在未来人工智能的视频和影像中,与其说用虚拟性取代了实在性,不如说电子游戏、人工智能的视频影像的生成式模型,生成了不同的意义场,并获得了多重实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