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新时代戏曲应有四“重”:重来路、重出路、重年轻人、重新媒体

2018-10-16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马李文博 收藏

戏曲表演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如何从现代多元娱乐文化中谋求突围,改善市场生存土壤,是摆在所有戏曲人面前的命题。在近日举办的2018中国戏曲文化周期间,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政府主办的“新时代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戏曲大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院校代表、剧团负责人、戏曲演员、评论家共同探讨传统戏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之道。

戏曲人才培养重来路、重出路

  据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统计,目前全国有348个剧种在进行传承,只有不到60个剧种在进行人才培养,全国有近200万戏曲从业者,只有不到70所学校在办戏曲专业教育,在校生只有1万多人。中国戏曲的未来就在于培养和配置这1万多人。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表示,近年来,戏曲人才培养已从学历层面向地方剧种快速辐射,全国很多戏曲院校已从学历到剧种进行了全方位的人才培养。

  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全国戏曲院校更新思路,从以学校为中心的封闭式办学,转向面向社会、开放办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培养戏曲实践人才为主要目标。比如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致力于深化产教融合,其“联合剧院、联接剧种、联通市场”的三联模式为戏曲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样注重实践层面培养的还有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该学院一直坚持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高质量职业人才。 “从课堂到舞台,把所学积累运用于演出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再从舞台到课堂,把舞台上获得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带进课堂,去观照学习和感悟学习。 ”刘侗说。

  北京市教委主导的“高参小”项目为涵养戏曲人才打造了“生态级”基础。仅中国戏曲学院一家,在去年向各中小学供给师资就达到了200人,承担了3万课时的“戏曲进校园”课程。戏曲土壤到底有没有增厚?基层戏曲学校的感受更为直接。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琼剧教研室主任邢迎平直呼“戏曲进校园”对招生起到很大帮助,“戏曲教育基地的小孩子今年有好多个都考上了我们学校。 ”通过与北京的戏曲学校合作,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还选派学生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学习。可以看到,无论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与院团合作的“订单班” ,还是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与北京戏曲院校的联合培养方案,为戏曲人才队伍配置了更为合理的来路和出路。

戏曲受众重年轻人

  北京市文化局副巡视员马文表示,戏曲振兴是值得所有戏曲人共同探讨的好事。据统计,我国传统戏曲演出票房在2015年之前曾连续5年下滑,戏曲剧种也在不断减少。“当戏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它就必须有所改变。 ”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党委书记王小东说。

《决战天策府》表演现场

  2015年,广东粤剧院的《决战天策府》打响了头一炮。该剧改编自3D武侠网游《剑网3》 ,自首演以来场场爆满。“这部剧的创作原则是把握粤剧的‘戏曲性’与基于网游设定的‘还原度’ ,两者在舞台上得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呈现效果。 ”该剧编剧冯敏仪介绍,该剧为粤剧挖掘、开拓、培养了新的受众群,让更多原本对粤剧知之甚少的玩家观众——尤其是广东地区20至35岁,具有相当消费能力和自主权,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受众群体走进剧场,接触并感受传统文化,从而将其发展成新一代的粤剧观众。

淮剧《西楚霸王》剧照

  20世纪90年代罗怀臻创作淮剧《西楚霸王》 ,提出了“都市新淮剧”的概念。20多年来,上海淮剧团一直践行着都市化的道路,上海淮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编剧管燕草认为,如今淮剧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淮剧已经被人们认为是上海的地方剧种。淮剧的观众从农民到工人,然后到了城市的平民阶层,在罗怀臻创作的基础上,管燕草又提出“人文新淮剧” ,因为“受众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变化了的市民阶层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市民,他们更关注的是精神层面” 。

  自上海淮剧团建团之后,新创的剧目就有400多出。因为受众更喜欢看都市题材,上海淮剧团始终倡导用淮剧讲述上海故事,细腻地表达人文情怀,已不同于淮剧早先粗犷的风格。上海淮剧团着眼于一代代的受众欣赏水平和他们思考的问题。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樑认为,淮剧的发展从都市新淮剧到人文新淮剧、小话剧,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这条道路可以给许多院团启示。

小剧场淮剧《画的画》剧照

  令管燕草印象颇深的是,上了年纪的淮剧观众反而主动提醒她,淮剧要去吸引年轻人。管燕草介绍,他们的小剧场淮剧《画的画》融合了小剧场化、跳进跳出、抖音、街舞等时下年轻人喜欢的元素。

戏曲传播重新媒体

  不久前,京剧“卖水”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火了起来,许多网友清早起来都在照镜子、闻花香,不少戏曲演员也积极参与,为网友“科普”正确的花旦身段。其中,一位老艺术家拿着手绢在客厅里的一段表演收获了超过200万的点赞量,网友纷纷称赞演员“有气质、有功底” 。

  戏曲圈不缺网红,缺的是运用创新手段带动更多青年人群走入戏曲世界,拉动线下演出票房,打造戏曲文化领域里的生态体系。光明网于今年年初推出了“中国戏PICK ME”中国传统戏曲融媒体传播项目,采访了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河南豫剧院党委书记汪荃珍等数十位戏曲艺术家,对京剧、山东梆子、川剧、淮剧、荆州花鼓戏等十几个剧种进行了网络直播,直播累计观看量达1600余万人次。

  “从实践经验来看,互联网技术正在为戏曲等传统文化提供难得的传播与发展机遇。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说,他认为,网络直播平台为戏曲作品、戏曲演员提供了跨地域表演舞台。不同于剧场的单向传播,网络直播平台的互动性,实现了戏曲传播的双向互动。同时,如果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新技术进行转播,可以既保留戏曲原汁原味的部分,又引入人工智能、AR、 VR等新技术,来提高大众对戏曲的体验感。

 

  延伸阅读:

  传统戏曲也可以很时尚

  现实题材创作要打破“惯性创演思维”

  复古风潮使戏曲走向复兴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