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戏曲不只需要热度,更需要热情(任婷婷)

2024-04-16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任婷婷 收藏

近日,一位一身戏曲行头的老师在大学讲课的视频走红网络,教室里的学生像粉丝一样热情,让我们见证了一堂火爆的戏曲鉴赏课;随着一些剧目的火爆,剧场里,一批体验到戏曲魅力的青年观众正纷纷“入坑”;一批年轻人正在通过一些流行元素了解戏曲,如京腔与流行音乐跨界改编的歌曲《武家坡2021》让不少“90后”“00后”大呼过瘾,某部手游推出以经典戏曲剧目为主题的系列皮肤后,联动越剧的《梁祝》在皮肤排行榜中拿到9.28的高分,深受玩家的青睐……然而,与这些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戏曲剧场票房遇冷,且存在观众老龄化现象,追逐快节奏的年轻人往往不愿为戏曲演出驻足。

一边是戏曲艺术复兴的信号,一边是很多戏曲剧场的尴尬境况,让人不禁产生疑问:现象级个案能否带动整个行业生态?戏曲的主体部分是否真正进入了年轻人的视野?虽然有不少例子已经证明,戏曲艺术也可以成为“顶流”,但热度一旦退去,是否能够留下年轻观众的热情,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就需要让年轻人跨过欣赏传统戏曲的门槛,真正步入戏曲艺术的殿堂。

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图片来源:“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微信公号)

应该看到的是,以流行歌曲、手游为载体进入年轻人视野的戏曲还停留在元素化传播阶段,很难让用户通过亲身体验深入认知戏曲。这些元素化内容虽能引起年轻人兴趣,但尚未涉及艺术本体。

要吸引年轻人关注戏曲的艺术本体,就需要激发他们主动认知戏曲的热情。首先,可以利用年轻人接收信息的方式,让他们沉浸式感受完整的戏曲故事。如有戏曲学者在短视频平台用现代人的审美习惯解读经典戏曲内涵,其中“《牡丹亭》:感天动地生死恋”一条4分多钟的视频一发出就收获1000多条点赞和转发,众多年轻网友纷纷留言表示被杜丽娘的爱情观吸引;也有博主在视频平台采用轻松调侃的方式讲传统戏曲故事,并适当糅合时下流行话题,其中一条解说视频就拥有40多万的播放量。其次,可以借助明星效应吸引年轻人主动体验戏曲艺术的形式美,如在真人秀等综艺节目中让自带流量的明星亲身体验戏曲的表演艺术,将粉丝引流到戏曲舞台,增强他们欣赏戏曲的主动性。最后,为戏曲艺术营造能够引发热议的话题,让有热情、有爆发力的年轻力量参与到戏曲艺术大讨论中,也能激发他们主动认知戏曲的热情。

当然,吸引年轻人对戏曲发生兴趣后,如何让他们留在剧场,更需要专业人士在戏曲艺术的现代性探索中努力。如近几年的小剧场戏曲就在探索传统戏曲吸引年轻观众的可行性,用潮流前沿的思路实现多个领域的跨界,受到一些年轻人的追捧,就是值得借鉴的范本。与时俱进的探索永无止境,留住观众的热情才能更好地构建戏曲艺术新生态,推动戏曲艺术实现整个行业的繁荣和复兴。


(作者:任婷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新时代背景下“戏曲+”现象的守正创新(任婷婷)

小剧场戏曲的“传统”情怀——评京剧《好汉武松》(任婷婷)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