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回望峥嵘岁月 致敬热血青春(孟梅)

2022-08-04 阅读: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孟梅 收藏

回望峥嵘岁月 致敬热血青春

——话剧《三湾,那一夜》的艺术构思和精神气韵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主持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召开前敌委员会,随后进行了彪炳史册的“三湾改编”,整编了队伍,统一了思想,从此扭转了军事上的不利局面,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乃至中国未来的命运走向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话剧《三湾,那一夜》将情节集中于9月29日深夜的那场会议,以严谨的戏剧结构、虚实相生的舞台时空,重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引领观众感受中国革命初创时期的筚路蓝缕与百折不挠。

《三湾,那一夜》采用了封闭式的戏剧结构。戏剧一开场便是惊涛骇浪般的紧迫感:“前委会”会议已经召开了一个多小时,师长余洒度、第三团团长苏先俊激烈反对毛泽东提出的整编议题,并把战场失利的原因归咎于“毛委员不懂军事”,被煽动起来的干部士兵群情激愤,危险一触即发……

戏剧借助会议在深夜召开的情境,利用灯光区分出几个戏剧空间,在舞台上营造出“平行蒙太奇”的视觉效果,交织成多层面立体的叙事场景:作为“前委会”会议室的农房正屋设置于舞台正中,是戏剧发生的主空间。在前敌委员会成员层层辩论的同时,不同立场、有不同任务的军官士兵根据会议室里传来的声音判断着形势,表示着态度,并通过相互交谈,向观众追述相关“前史”,交代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军心民心,同时也推动着会场内外下一步的走向;戏剧还设置了一个没有出现在舞台上却对剧情发展至关重要的“潜在空间”——关押雷排长的柴房,会场内的辩驳讨论、院子里众人的言语行动,都与柴房中的雷排长密切相关。由于会议发生在深夜,“戏剧现实”和“剧场现实”都只有八仙桌上那一盏油灯是主要光源,自然地将观众带入到和剧中官兵战士、房东母子一样“被夜色笼罩”的情境之中,产生设身处地的共情体验。每一次灯光(也即是场景)的转换都是一次“发现”和“突转”的过程,“困境”与“解决”交织层递,集结成强大的戏剧张力。

《三湾,那一夜》充分利用光影造型技术,将舞台语汇与电影语汇相融合,呈现出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军队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开创史诗。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戏剧,《三湾,那一夜》在舞美设计、服化道方面充满年代质感。古朴的赣西民居、半旧的农具、昏黄的油灯、布满弹孔的军旗,从细节上将观众带进当年的岁月。但戏剧的追求并不止步于对过往岁月的还原和纪念,而是以人物的语言行动为媒介,对接起当下现实,调动观众对红色基因赓续传承的思考和共鸣。

在人物的塑造和呈现上,《三湾,那一夜》充分表现出对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尊重和真诚。1927年组建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绝对称得上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当时,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34岁,总指挥卢德铭22岁,三连政委罗荣桓25岁……戏剧全力从“青春”“热血”“开创”“抉择”等字眼着手,塑造出一群有血有肉、生动立体的“红色青春偶像”:毛泽东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在面对质疑和责难时有理有据地摆事实、讲道理,却也在得知卢德铭战死之时难以控制悲愤之情怒斥苏先俊,在发现雷排长因为没有备齐“四菜一汤”遭到鞭打时拍案而起;罗荣桓审时度势,对毛泽东充满信心并进行相应的行动支持,却还有一些“书呆子气”,和泥瓦匠出身、虽然拥护毛委员却对改编议题心怀疑虑的朱建胜形成对比,颇有趣味。对于后来背叛革命的余洒度、苏先俊等人,剧中并没有刻意去丑化,在真实表现出他们身上的旧军阀作风、缺乏政治军事远见、争名夺利思想严重的同时,也没有否定他们在革命初期对中国共产党的追随,以及他们在队伍中的威信和影响力。

“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乃至新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之一,在影视剧中大都以多线索、多场景的宏大叙事方式来表现。《三湾,那一夜》充分考虑舞台剧的观演特质,以古典戏剧结构对应庄严的戏剧素材,在叙事视角和舞台表达上求新求变,以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环环相扣的冲突与悬念衔接起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称得上是一部“主旋律戏剧”的典范之作。


(作者:孟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文中图片来源于“中国国家话剧院”微信公号)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话剧《大徽班》:戏中说戏,且将旧事从新演

行业剧中人,细处见功夫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