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影片的喜剧化表达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
截至10月10日晚间,上映10天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票房突破2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影史上第21部票房超20亿的影片。同时,在豆瓣上以9.3分开分,目前已有23万余人为该电影打分。让人感受到受疫情影响的中国电影产业的强力复苏,更让人感受到国庆献礼片的巨大市场感召力。
针对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所取得的成功,10月11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联合举办了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作品研讨会,邀请评论界、电影界专家学者,从电影的叙事方式、影像表达、表演特点、制作模式、美学形态、人文内蕴等不同方面畅谈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成功之道及遗珠之憾,总结小康题材的电影创作的得与失,探讨新时代主旋律影片的创作规律。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作品研讨会现场
政治内容的艺术化表达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通过讲述来自五个不同地区的小人物与家乡之间的故事,分别呼应了“医保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西部开发”和“精准扶贫”这几个民生主题,呈现出一幅别样的家国情怀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提出了“以喜为正”的观点,他认为就主人公形象策划和整体美学氛围来看,《我和我的家乡》讲述一群普通小人物或有缺点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令人捧腹的趣事。让观众在发笑的同时感受到了小康时代,日常生活的温馨和安宁氛围,呈现出一种喜剧风格。这部影片以喜剧方式呈现出小康时代中式大片的一道新景观。《我和我的家乡》开拓了从正剧性小人物到喜剧性小人物的新步伐。
“《我和我的家乡》是一部中国特色的国庆片,我认为这是一部成熟国庆片的标杆。”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指出,“中国情调、中国模式和中国仪式共同构建了国庆片全新的类型内涵。”他认为,《我和我的家乡》对于探索主旋律的艺术化、探索现实主义如何更有深度地进行人性刻划、探索新的电影类型的创新,都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总结的全新的经验。
摄影:文博
小康电影是近40余年来聚焦中国小康之家、小康社会的建设,关注劳动阶层、中下阶层人物及其生活状态的电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丁亚平指出,《我和我的家乡》是80年代以来的小康电影到小康大片的一个新拓展。这部影片既具有艺术观赏性,同时又具有深厚的商业价值,是电影现实主义生动的呈现,展现了小康大片的新理念、新实践。
《我和我的家乡》是尹琪的电影处女作,他是“回乡之路”单元的编剧之一,他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指出,生活永远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要不负时代使命。《回乡之路》正是创作团队在深入接触了故事原型后,将真实的故事放到创作中,才使电影获得了真正的生命力。现实题材是最有生命力的,而喜剧是现实题材中最有亲和力的。《我和我的家乡》用实力证明,现实题材、主旋律题材是可以通过喜剧表达来赢得所有观众的爱。
摄影:文博
主旋律影片的创新模式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认为,这部电影做到多个创新。首先是机制创新,民营影视公司牵头,国有影视企业加盟,进行主旋律电影创作是创新;将风格类似的多个导演聚拢在一起创作同一部作品,也是创新。其次是艺术创新,影片做到了“疑”“笑”“思”“敬”,即让观众带着怀疑的态度看每一个故事,喜剧让他们笑出来,笑出来的过程中开始思考,包括对主题、对人生的思考,“敬”则是指对故事产生敬仰,致敬时代。此外,还有互动的创新,观众和主创的互动,历史和现实的互动。
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总经理王君指出,作为联合出品人,此次在主旋律电影的制作发行上做出了有益尝试。此前主旋律电影大多由国有影视企业制作,这次以民营影视公司牵头,国有企业加盟的方式,很好地阐释了影视作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市场属性。北京文化董事长高级助理、《我和我家乡》总制片人、总发行人张苗认为,这样的探索是尊重创作规律和市场规律的结果。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则认为,《我和我家乡》在组织方式上带了新的启示,开启影视剧创作新的组织方式。它不仅是影视制作模式创新,更是集结优秀创作团队,从行政、管理、创作、制作、放映、推广开展了一个全流程、多环节的高效率组织方式。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邓凯则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畅谈了影片的审美创新。他指出,影片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将情感驱动力设置成一个小骗局,吸引观众一探究竟。这是推动剧情重要的原动力,也是让叙事结构稳固的软力量。由于这些“骗局”有着真实的现实根基,有着广泛的情感基础,有着观众普遍认同的价值判断,所以能够引起观众的心灵共振,并通过高度浓缩的情节冲突和主演分寸适度的演绎彻底征服了观众。
类型片的主旋律化和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化是近年来电影的明显特征。影视独舌主编李星文认为,虽然《我和我的家乡》是脱贫攻坚的题材,是现实题材,但主体上并不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因为它既然是喜剧类型片,便注定要对现实进行夸张、扭曲、延伸和狂想,所以主体上并不是现实主义的风格。
摄影:王璐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