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在艺术创作、市场受众、票房增长等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佳作。尤其是近年来上映的《战狼2》《红海行动》等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主旋律电影,更是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观众的好评。在不久前于武汉举行的第13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电影”高峰会上,中影集团董事长喇培康、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横店影视董事长徐天福等著名电影人,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为背景,结合自身的从业经验和专长,深入探析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论道中外电影的合作与推广,并为当下青年电影人的创作提供了参考路径。
实行全面产业化改革 促中国电影十年巨变
喇培康(中影集团董事长)
《英雄》是中国电影全面实现产业化的标志性作品
从9亿元到559亿元的罕见增速
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4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式发展,从1978年电影年产量仅为56部、票房9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17年电影年产量达到798部、票房559.1亿元。分阶段而言,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电影的票房总额从9亿元增长到43.41亿元,30年间处于低位徘徊的发展阶段。而从2008年到2017年,随着电影全面产业化改革效应的体现,中国电影迎来飞速发展的巨变,票房总额从43.41亿元极速增长至559.1亿元,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在世界电影史上都十分罕见。
与此同时,中国各类电影基地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全国目前已建设了100余个电影基地,如中影怀柔基地、上影车墩基地、横店影视基地、青岛东方影都基地等。在技术领域,从中国巨幕、激光光源到C5放映机,都彰显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影“走出去”进步也十分显著,2012年海外票房为10.52亿元,2017年增长至42.53亿元。
从宏观角度分析中国电影近10年来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重视电影产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电影事业发展,从2001年起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条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管理条例》到《电影产业促进法》,助力中国电影形成“牛市”至今。其中1990年起实施的“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和1996年起实施的“电影精品专项资金”,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降低准入门槛。过去只有十几家国有电影制片厂有资格拍摄电影,民营公司被排除在电影制作体制之外。在准入门槛逐渐放开后,目前中国的民营电影公司多达数千家,已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开放各类资本。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国内资本注入,还得到了大量海外资本的青睐。
第四,简化审批程序。电影立项、审批速度的加快,极大地激发了电影制片单位的热情,推动了电影市场的繁荣发展。
《战狼2》创造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最高票房纪录
制片、发行、放映、评论领域皆存在不足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电影产业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其一,在制片领域,“两效统一”的优秀影片尚不够多,一些电影公司和电影人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导致阴阳合同、偷税漏税、高片酬、粗制滥造、狂炒IP、不专业的游资大量进入产业等乱象,还有一些投机者将电影当成股票来炒,一心想赚快钱。
其二,在发行领域,保底发行是一种变相赌博的形式,一些非传统的发行公司以赌博的方式争抢发行资源、进行保底发行,本质上拼的不是优良的发行服务,而是资金实力,这导致大批有创意、服务优良、遵纪守法但资金实力不足的发行公司拿不到高品质的发行资源,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实行票补本质上是一种不正当低价竞争,一部影片若不拿出大量资金进行票补,就无法取得发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仅导致很多优秀作品得不到足够的发行放映空间,也大幅缩减了制片方和发行方的利润——如果制片方和发行方没有利润,整个电影产业也将无以为继。
其三,在放映领域,偷漏瞒报仍是中国电影市场的顽症。无序排片现象也十分严重,一些大片排片率达到80%甚至更高,严重挤压了其他影片的放映空间,极不利于市场的多样化发展和公平竞争。影院理应给所有影片均等的竞争机会,不能因急功近利导致一片独大。就国际惯例而言,一部影片要靠时间延续生命,而不是靠空间,与垄断性排片相比,长线放映是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行为。此外,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日游”现象既违反艺术规律,又违反市场规律。以文艺片为代表的电影是“文火慢炖”的类型,要给它们足够的时间,等待口碑发酵后票房才能慢慢上升。就国际惯例而言,一部电影至少要上映一周才能撤片。
其四,在宣传和评论领域,人情评论、红包评论等腐败行为屡见不鲜,水军互骂互黑、网络暴力等现象也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泰囧》将国产电影票房提升至10亿元量级
在快速发展中坚持情怀和初心
对于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我提出以下建议:
其一,坚持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电影应对外来压力、增强自身实力、提高产业水平的根本途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追求真善美、与观众产生情感互动。要尊重艺术规律、市场规律、相关的法律法规,树“三精”、反“三俗”,发扬工匠精神,做到精耕细作、精益求精。
其二,与拜金主义决裂。文艺不能做市场的奴隶,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拜金主义的盛行,必将引发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粗制滥造等乱象,电影人要坚持自己的情怀和初心。
其三,敬畏法律、规范运作。《电影产业促进法》应尽快出台实施细则,要加大违法成本、加重处罚力度、出台退出机制,同时要规范排片比例、建立档期协调机制。
其四,鼓励正常的文艺批评,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科学、理性、包容、建设性的批评建议,引导电影的创作和宣传,坚持电影批评的文化操守,敢于向泛娱乐化的、非理性的批评说不。
其五,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电影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体,没有技术就没有电影。中国巨幕、ALPD、中国多维声、电影智慧放映等技术,改变了中国电影关键技术依赖进口的局面。
其六,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中国电影要在海外市场经历从“认知”到“认可”再到“认购”的过程,具体措施是要抓创作、建渠道、造环境、讲战术。
其七,重视人才建设,尤其是青年电影人才的培养,政策要向青年电影人倾斜,特别是要优先扶持新人的处女作项目,这关系到中国电影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其八,要完善政府补贴机制,在保留专资的基础上加强资助力度,增加精品资助金的资金量,同时建立贷款性资助机制,做到精准资助,提高资助效率。
其九,延长产业链,为电影开发更多的收入来源,改变中国电影主要依靠票房收入的现状,同时加强移动电影院、网络电影院的发展,加强版权保护和IP开发。
中国电影的创新探索之路
于 冬(博纳影业董事长)
电影《红海行动》取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
商业电影与民营公司助力中国电影崛起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电影曾达到过辉煌的顶峰。1979年,中国电影市场人均观影人次高达29次,至今仍是世界纪录。按照当时每张票均价1角钱算,全国票房高达29亿元,观影人次则达到令人惊讶的293亿。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中国观众是喜欢看电影的。在上世纪80年代,《黄土地》《红高粱》等电影震撼了国际影坛,“第五代”导演的崛起成为影响世界电影发展史的重要事件。
然而在1992年左右,中国电影的颓势却开始逐渐显现。到我进入电影行业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正处于最低谷、最艰难的时期,总票房年年下降,产量也逐年下滑,国有电影制片厂全部亏损,省级电影发行公司大多难以为继,许多影院纷纷停业整顿。1998年,好莱坞超级大片《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上映,取得3.6亿元的高票房,但可悲的是,当年全国总票房只有8.3亿元,一部《泰坦尼克号》几乎占据了全年总票房的一半。那时仍坚守在行业中的电影人,都是值得敬佩的。
这个时期,是中国电影改革前夕的阵痛期,也是思想激烈碰撞的争鸣时期。当时电影业界讨论的焦点问题是电影的属性问题——电影究竟是艺术品,还是商品?最终大家得到了比较一致的观点:电影要实现“三性统一”,即在保证思想性的前提下,做到艺术性与观赏性的有机统一。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97年冯小刚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横空出世,创造了3600万元的票房纪录,为中国商业电影开启了一道曙光。同年张伟平成立“新画面”公司,为张艺谋投资拍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取得票房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标志着中国民营影视公司开始崛起。
新世纪之初,中国电影的全面产业化改革正式启动。2001年,管理部门集中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指导文件,改革力度之大史无前例。在这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鼓励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电影制片领域,允许民营公司独立进行电影发行,同时许可民营公司投资影院。2002年起,全国影院都加入了院线联盟,中国电影的放映系统从省、地、市、县四级发行转变为院线一级发行,院线成为电影发行的主体。
改革的成效迅速显现出来。2003年“非典”期间,尽管电影放映被迫暂停3个月,但全国票房仍回升至9亿元。2004年,票房增长至15亿元,电影年产量提高到近300部。接下来的15年,中国电影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规模跃升至全球第二。除了大量优秀的作品相继诞生,还有两项硬件指标成为拉动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引擎:一是银幕数的增长,从2002年的1800块增加到如今的6万块,中国已经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放映市场。二是数字化发展,过去制作拷贝是巨额的发行成本,拷贝实现数字化大幅度降低了中国电影的发行成本。
主旋律商业片成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大量互联网资源和社会资本的介入,中国电影产业在前几年迎来了极速的爆发式增长。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些资本的非专业性,导致中国电影的发展陷入了某种瓶颈,大量IP电影和流量明星令中国电影产生了浮华的泡沫,有些泡沫很快就破灭了。从2016年起,因为市场增量的放缓,中国电影行业中出现了“拐点论”“天花板论”等种种悲观言论。
《湄公河行动》
也正是在这一年,博纳影业推出了电影《湄公河行动》,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剂强心剂。这样一部充满正能量的商业警匪片,让全行业意识到主旋律电影完全能够将观众拉回影院。事实证明,“大IP+流量明星”不是电影的终极法宝,尊重电影艺术规律、专心创作、塑造典型人物、讲好中国故事,才是中国电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从《战狼2》到《红海行动》再到《我不是药神》,优异的票房成绩成为观众为中国电影进步投下的庄严选票。
主旋律就是弘扬正气,这与电影的商业性毫不矛盾。就博纳影业近期的实践而言,从《智取威虎山》到《湄公河行动》再到《红海行动》,我们在制作主旋律商业片的道路上不断尝试和前行着。一部主旋律电影,只要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拍摄,以商业电影的形式包装,再用好莱坞大片方式制作,就完全能够在市场上生存。例如在电影《智取威虎山》结尾,一位海归少年与“穿越”到现代的杨子荣、少剑波、小白鸽欢聚一堂,就足以感动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令他们体会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主旋律与商业片的融合,应当具备几个要素。首先,要有当红明星担纲主演,比如《智取威虎山》中的张涵予、梁家辉、林更新,《湄公河行动》中的张涵予、彭于晏;其次,要用先进的电影创作手法结合真实事件进行创作,比如《湄公河行动》取材自“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红海行动》改编自也门撤侨事件,两部作品一部运用了动作片、警匪片的商业元素,一部运用了战争片、军事片的类型元素,成为吸引观众进入影院的重要原因;第三,要依托优秀的制作团队,在制作《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时,我们专门聘请了好莱坞大片级别的幕后制作团队,以确保影片优秀的视听品质。
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提升出口能力
今年中国电影的票房总额很可能将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几乎与北美地区并驾齐驱,这一数字会令中国电影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电影产业增长的引擎。未来10年,中国电影靠什么增长?中国电影又是否能超越好莱坞?中国要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必须实现两个目标:第一,本国电影在本土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现在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第二,要具有强大的出口能力、辐射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在这方面,中国电影还有长足的发展空间,是我们这代电影人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
近几年,好莱坞电影产业逐渐呈现出颓势,这为中国影视资本的溢出提供了良机。现在很多好莱坞大电影公司都由职业经理人操盘,他们越来越怕犯错误,也越来越不敢创新。好莱坞制片公司往往会抱着一个成功的IP不放,不断拍摄续集,这就是其缺乏冒险精神的明证——比如那些超级英雄电影,基本都陷入同质化的窠臼,脱离了美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现实生活,即便特效再出色,也会引发观众的审美疲劳。
正因为此,如今在中国的市场上,很多好莱坞大片的票房尚不如优秀的中低成本国产片。一个新兴的电影产业与市场,必然会催生年轻而富有创新能力的投资者。与日益保守僵化的好莱坞投资者相比,中国的投资者大多是胆大心细的“少壮派”。可以预见,未来中外电影合拍的主流,将转变为中国投资者主导下的国际制作。在此过程中,国内电影企业不仅能获得票房收益,还能与海外的优质资源建立联系,从而进一步开发渠道及产业链。
横店:从偏远小镇到“东方好莱坞”
李 博
如今声名远播的横店集团,无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在横店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先天优质景观资源且远离大城市的山村小镇,能建成如此规模宏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其间的艰辛可见一斑。
横店集团起步于一家缫丝厂,但真正令它声名远播的,还是有“东方好莱坞”美誉的影视产业。1975年,当时身为横店村党委书记的徐文荣创办横店缫丝厂,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缫丝厂获得成功之后,他又进一步涉足化工、电子等领域,横店集团规模越做越大。20世纪90年代,徐文荣凭借自己敏锐的直觉,开始带领横店集团进军旅游文化产业,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他提出“开发文化力,促进生产力”的思路,致力于兴建文化村、影剧院和名人纪念馆等文化设施。
刚开始,徐文荣也是摸不到文化产业的门路,直到1996年,他遇到了横店的贵人——著名导演谢晋。当时,谢晋为拍摄香港回归献礼片《鸦片战争》四处寻找外景地未果,就来到横店考察。徐文荣当面向谢晋承诺:“我们出钱来建外景基地,人家用一年我们用半年,人家用半年我们用3个月,保证按您要求建好,绝不耽误一天拍片时间。”
在随后的4个多月时间里,120支工程队夜以继日地在横店的荒岭上削山辟地、依山造景,建造出一个占地319亩、拥有150座各类建筑、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的“19世纪南粤广州街”拍摄基地,成功再现了羊城旧貌,令谢晋非常满意。1997年,电影《鸦片战争》上映,横店开始声名鹊起。
《荆轲刺秦王》
也是在同一年,导演陈凯歌酝酿筹备8年之久的历史大片《荆轲刺秦王》在拍摄期间遇到困难,主场景“秦王宫”一直没有着落,横店的机会又来了。徐文荣带领群众炸平8个山头,花费8个月时间,让一座占地800亩的“秦王宫”再现人间。3年后,张艺谋筹拍电影《英雄》时又选中了“秦王宫”,横店逐渐成为国内一流剧组和一流导演最重要的拍摄地。
2004年,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获批成立,成为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归属省级单位浙江文广新局管理。针对区域内注册的企业,相关部门出台了10年的税收优惠政策,前3年地税100%退还企业,后7年逐步递减。此外,还给予注册企业用地指标倾斜、财政补贴、上市后给予现金奖励等优惠。据横店影视董事长徐天福介绍,如今在横店注册的企业已多达1700余家,涉及后期制作、人才培养、版权保护、发行、交易、投资等影视全产业链,其中不乏博纳、华谊、光线等知名影视企业。
徐天福介绍,20年间横店基地投资规模超过百亿元,建造了全世界最大的影视拍摄场地,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清现代,各个时期的景观都可以在横店基地找到。除了无所不包的拍摄场地,横店事无巨细、周到无比的影视拍摄周边配套服务也令各剧组赞不绝口——群众演员、美工道具、服装化妆、车辆马匹、餐饮住宿……只要是剧组拍摄所需要的服务,在横店都能找到,“带着本子来,带着片子走”,在横店影视城已成为现实。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规模最宏大、要素最集聚、技术最先进、成本最低廉”的影视产业基地,横店也从一个没有任何优势资源的小镇,逐渐发展为全国知名的“影视名城,休闲小镇”,每年都有大批游客前来旅游消费。在制片领域,横店集团也在不断尝试。2015年,由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立项出品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取得近10亿元票房佳绩,创造了中国电影史16项新纪录,至今仍是国产动画电影的标杆之作。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