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二手杰作》这个名字,以为是致敬某部杰作,再看故事梗概,感觉很新鲜:一个文艺中年父亲假借“跳楼”的儿子出名,竟然圆了自己的“作家”梦。影史上,父子的故事拍了很多,但是“死亡”、爆红、作家这样几个关键词的组合倒是非常少见,让人期待。看完片子,发现又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关于文学与讽刺
这部作品的故事框架、演员阵容很有商业性。另类的故事构思,加上于和伟和郭麒麟这两位演员的合作,特别是还有宁浩的坏猴子一直以来的黑色幽默招牌,妥妥的商业喜剧片。但实际上,这部作品的一个核心元素却是文学,或者说,是一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文学,所以更像一个小众文艺片。
于和伟饰演的男主角马寅波,是一所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狂热的文学爱好者,已到知天命之年仍笔耕不辍,用他的话说是“已经深耕文学创作三十年”。他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为榜样,可不幸的是每次都惨遭“闭门羹”,寂寂无名。人物的造型、动作、言语,都透露出颓废感和酸腐气。
在这个时代,还有一部电影敢于以一个热爱文学的中年男人为主角,是带有很大冒险性质的。为什么?因为现在早已不是文学的时代。毕竟,离上世纪80年代启蒙时代的“文学热”早已过去30年——按时间推断,正好就是马寅波上大学那会儿。在那个年代,一个作家确实能够凭一本小说名扬天下,引得洛阳纸贵。放眼望去,在那个年代成名的作家们,至今依然还是中国文学的顶流。可如今整个时代的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理想主义消退,消费主义席卷而来,文学已逐渐退却到社会的边缘。那个靠文学成名成家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这时候,再讲一个语文老师如何追逐文学梦的故事,如何通过文学才华突破阶层,走上人生巅峰,多少看着就有点天方夜谭。如果主人公设定成为一个金融精英、科学怪咖、艺术达人,反而更让人信服。不过,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作品不去揭示文学消隐的原因,而是针对一个弱势的文学中年无情开火,而作品里的“文学”也让人觉得尴尬。
马寅波一出场就是一副典型的中年loser(失败者)的样子: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身体机能开始退化,与妻子的房事已力不从心,这引起了妻子的不满。这也让我想起了《被光抓走的人》,黄渤饰演的也是一名老师,也是以这样的房事开场。对中年人的羞辱就只剩房事了吗?影片中,马寅波的学生羞辱他,同事坑他,校长逼迫他,连校门口的小保安都嘲笑他。我们只看到了对文人的嘲讽,并没有新意:现在还有人像上世纪80年代那样通过传达室寄送打印书稿吗?连讽刺都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感觉。
作为最关键的戏剧点——马寅波代写的那封遗书,看不到多么惊天动地的文学才华,连“猛兽爱独行,绵羊喜成群”之类的网络鸡汤也用上了。文学在哪?我只看到电影中的《百年孤独》《穆斯林的葬礼》《丧钟为谁而鸣》这些基本没被翻阅过的文学名著。再加上于和伟的角色塑造并不像语文老师,他更像一个霸气的教育局长。所以,他后面得志后的癫狂、虚伪、偏执,明显演得要更好些。
但最让我无法理解的是,作品对于这个角色的嘲讽的意义是什么?难道仅仅通过他成名再到身败名裂来喻示文人应该安于清贫?就是花两个小时讲一个现代的《范进中举》?可马寅波既不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冯小刚演的老师那样因猥琐让人过目不忘,也不像《顽主》里张国立、葛优他们拉着坛坛罐罐去文学颁奖现场那样辛辣刺眼。王朔讽刺那个年代文学圈里所谓的正经派,是一种腐朽的圈子文化,是后现代对主流价值消解的一个典型缩影,所以让人拍案叫绝。可是《二手杰作》里再对酸腐文人的讽刺,他甚至都没有了时代氛围。毕竟,作品中所描写的少年青春文学爆火的年代,也已经过去将近20年。这几年,可曾还有半个韩寒郭敬明出现?
作品的分裂性
所以,这部作品存在严重的分裂。一方面,他想以文学中年这个角色来构建喜剧的基座,但在这个时代已经很难再取得共情。在叙事手法上,能看出年轻的导演王子昭在竭力想让故事看起来是新的,是没有被讲述过的关于文学的故事。比如说,当马寅初遇到中年男性难以言说的生理隐疾时,用了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这样的梗。马墨和他的女神许思思聊自杀的作家,把女作家三毛误认为漫画人物三毛……从这样的小细节能看出创作者的小心思,是想展现一些带有冷幽默质感的文学笑话。但是实际上,现场的观众很难接受这样的信息编码。
同时,创作者又想通过一种荒诞的戏剧冲突赋予故事强大的动机,所以让故事后半段明显脱离了前期相对写实主义的手法,而是一种类似寓言式的疯狂叙事。这其实就陷入了一种类型化的叙事套路。作品整体上是一部非常标准的类型化创作:开篇交代人物困境;中间让人物实现梦想达到虚幻的巅峰,即让马寅波瞒天过海通过打造天才文学少年,实现名利双收;最后谎言被揭破,人物回到现实……标准的类型片套路,每一步几乎都能被预测到,实际上消减了作品的批判讽刺力度。
这样的矛盾遍布在作品中。我们看到,创作者企图摆开阵势大干一场,完全可以创作成一部非常纯正的黑色幽默的作品,尽情对某些人物和现象讽刺。可是每次到了关键时候,作品却又回到寻常的套路叙事,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家庭争吵戏,变成了熟悉的职场勾心斗角戏,或者青春校园恋情戏……
作品想凸显文学气质,可是传递给我们的文字却特别像肤浅的网络文案,抑或是一种刻意的玩世不恭;作品想写文学圈一些见不得光的事,却又经常将镜头转向校园、家庭、传媒,几乎把所有角色都写成了吃馒头血的丑陋“恶人”。其实,越是什么都想表达,越是容易搞成四不像。到了作品最后,已经让人感觉有些冗长,明明可以90分钟结束战斗,硬生生拖到了近120分钟。刚刚要跳楼的人还有心思给人上课讲人生大道理?陪酒女变成知名作家后怎么突然就怕被家乡人指指戳戳?这些都让人难以信服,似乎是为了剧情而安排的剧情。
父子设置的“佛”味
这部剧的另一个值得分析的点,就是父亲与儿子的关系。这部作品的父子设置上很有“佛”味,父亲陷入了文学梦的“执”,犯了佛家所言的“痴”,追名逐利,也就是一种“贪”。佛家又讲,万事皆是表象,是“色”,而世界的本质是“空”。父亲从无名之辈到风光作家,就是被“色”所惑。但是他的“儿子”是一个看起来很痴傻的人,代表“愚”,尚未得到“慧”,甚至因此被校长嫌弃智商低,要求其退学。可是实际上他的智商高于父亲马寅波,可谓大智若愚。他只是痴迷漂亮女同学,因此坠楼险些丧命。马寅波乘机伪造了遗书,编造儿子跳楼一说,在媒体推波助澜之下一下子成为社会焦点。这实际上是父亲对儿子身份的抢夺。这样的设定,既不是西方传统的弑父情结,也不符合中国传统父子中父亲隐忍牺牲的形象。它构成了一种很新的哲学关系。
可惜的是,作品并没有利用好这种哲学关系。如果说,创作者能把看起来痴傻的儿子当作被名利蒙眼的父亲的一面镜子,经由他来看透“色”的表象,认识到“空”的本质,那这种父子的哲学关系才是完整的,是发挥戏剧作用的。
可是在影片的最后,儿子马墨始终保持着一种痴傻的形象:当马寅波当着全校的面让他讲述事实真相,证明两本书都是马寅波所写之时,马墨先讲的居然还是他如何偷拍许思思。马墨从头到尾都没有变化,他无法成为那片让马寅波“顿悟”的菩提叶。而创作者不知是无奈还是有意,选择了让陪酒女来当点破他的人。片尾,他们俩在楼顶的俗套相遇,一番心灵鸡汤对话之后,马寅波在黑板上写下了“人生”的意义。陪酒女是那片菩提叶吗?明显也不是,她热爱玛丽苏文学,在KTV卖笑陪唱,结果因为父亲的一番羞辱痛骂就再欲跳楼。显然她自己都还没有顿悟,如何渡人?所以结尾马寅波的坠楼,显得相当刻意虚假,很可能只是为了逃避因为造假的法律制裁而故意设定的英雄救美。所以,整体而言,这是一部本应该充满惊喜和想象的黑色幽默,却因为火候不够,活生生又拍成了一部抽刀向弱势群体的平庸之作。
(作者:胡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