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影评论>正文

“爱”的博大与升华———观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袁正领)

2024-05-14 阅读: 来源:《金钥匙》2022年第5期 作者:袁正领 收藏

《海的尽头是草原》是一部值得回味的影片。该片以“三千孤儿入内蒙古”为题材,采取宏观视野与微观叙事相结合,顺叙、插叙、倒叙,情与景相映衬等艺术手法并用,成功塑造了以萨仁娜一家为代表、充满大爱情怀的典型牧民形象,再现了那段意蕴深厚的历史,给人以多重美的感受和人生启发。

一、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伟大精神和力量

影片开始,伴随男主人公杜思瀚的寻亲之旅———到内蒙古寻找早年被送到孤儿院的妹妹,是一段沉重的历史背景铺垫;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上海孤儿院食品告急,孩子们面临营养不良的危机。国家领导人心急如焚。周恩来总理采纳乌兰夫同志的提议,决定将上海孤儿院三千余名儿童转到内蒙古由牧民领养。按照乌兰夫同志“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要求,相关部门投入紧张忙碌的工作,进行了周到细致的准备。三千个孩子,若从史书看只是一个数字,而在电影镜头里,那是三千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心中充满孤寂与惶恐的幼小生命。这从孩子们的眼神、表情,特别是列车上男童马正元信守承诺、始终陪伴看护生病的小伙伴杜思珩这一情节,得到了深入刻画。而这一切的恐惧与不安,在保育院和牧民们亲人般的关爱和照料下,都慢慢冰消雪融。为了不使孩子病情恶化,一位女负责人在保育员萨仁娜的建议下,由萨仁娜的儿子、因病导致无法正常说话的少年那木汗引导,穿过茫茫黑夜策马疾行数十公里取来抗生素,以自己的犯险和辛劳换来孩子的平安。萨仁娜经过争取,领养了颇有“缘分”、但也颇为任性的女孩杜思珩,开始了用仁爱和温情抚育孩子的生活。尽管这只是其中的一些细节、一个局部,却将自治区政府和牧民们的爱心、责任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萨仁娜及其家庭,只是千千万万个牧民及其家庭的缩影,映射的是内蒙古人民心系国难、共度时艰的祖国大家庭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胸怀天下的大爱情怀。在他们的努力下,孩子们逐步消除戒备心理,融入新的环境,投入新的生活,谱写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饰演阿爸的演员阿云嘎曾自豪地说:“这群人像草原一般拥有宽阔的心灵和胸怀。在那样一个年代,我相信中国任何地方都会有这样一群人,大家都会这么做。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全国各族人民一致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让人们想起大家精诚团结、共驱敌寇、共谋解放、并肩建设等一幅幅历史画卷,想起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红河谷》《嘎达梅林》、电视剧《马本斋》《彝海结盟》等各族人民并肩战斗的故事,想起《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那欢快动人的旋律、并肩建设的场景。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多元一体的历史,就是一部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选择团结融合,源自文化上美美与共、经济上相互依存、生活上互帮互助、情感上相亲相爱的内在需要,源自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每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全国各民族的精诚团结、守望相助,离不开共同铸牢和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这种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有着深厚的美学内涵。对此,本片的意蕴和表达是深刻的。其中包含着崇高之美,为解决国家困难勇于付出个人的辛劳,超越“小我”,融入“大我”,由行为的“有限”升华为价值的“无限”;有仁爱之美,将素昧平生的孩子视为己出,“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在辽阔的草原汇成一曲跨越地域、民族的爱的乐章;有和谐之美,将不同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家庭的孩子融入新的生活,共度时艰,共享天伦,由家的和谐透出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这些美的情愫是千千万万个“萨仁娜”及其家庭创造并感受到的,也是足以温暖、感染亿万中华儿女的。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56个民族,都是维护、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全国各族人民都是这一思想的践行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敲锣打鼓能实现的,还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经历各种斗争与考验。我们相信,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像本影片表现的那样,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团结携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定会涌现出更多动人的故事,谱写出更多美丽的乐章,建设出更加美好的精神家园,共同铺就中华民族的光辉前程。

二、弘扬了内蒙古人民“爱”的无私与博大

面对环境迥异、语言不通、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诸多差异,以及儿童心理创伤、自理能力弱、少不更事等诸多难题,“三千儿童入内蒙古”做起来并非易事。而以萨仁娜一家为代表的草原人民,凭着至真至诚的大爱之心,克服了诸多困难,与孩子建立了信任,培育了亲情。比如,萨仁娜为了与孩子交流,开始学起汉语;对于杜思珩动辄远走、摔撒食物等任性的行为,她总是以百倍的温存和耐心相待;对于生活习惯的培养,她们从如何上厕所教起,之后又教她骑马、如何应对火灾等生活常识;哥哥那木汗尽管有语言表达障碍,但一直用行动对妹妹呵护有加,帮她驱赶狼群,找回她生母留给的毛巾,直到为营救她和同伴献出宝贵的生命。这些爱的表现,很快使颇有个性的杜思珩化解了心结,消除了隔阂,对新的家庭产生了感情,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这在她冒着沙暴去找阿爸中途受困,阿爸在其所骑骏马的引导下找到她后,父女所表现出的亲情中可见一斑。显然,这是“大爱”的收获。这种爱是完全无私的,她们相信缘分、不求回报,将孩子视如己出,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甚至有点娇惯宠溺的味道,以致少年那木汗对刚从外地回来的父亲说,“额吉对她比对我好”,这种春风化雨让孩子感到满满的幸福与甜蜜;这种爱是细致入微的,渗透到生活的各个细节,从取药治病到吃喝拉撒,从生活常识到生活技能,从学校读书到生活中言传身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身心得到温暖,心智得到开发、完善;这种爱是博大包容的,并且始终尊重孩子的心理及选择,包容孩子的任性与倔强,毫无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控制欲,即便长大后选择离开也要护送一程,即便自己的亲生儿子为救因任性出走陷入流沙的杜思珩而牺牲时,也没有过多地责怪她乃至抛弃她,而是让其以亲儿子“那木汗”之名,在宽松融洽的家庭氛围中继续健康成长;这种爱是超越地域的,无论孩子来自哪里,“爱”都是相同的,即使已年近百岁,萨仁娜见到杜思瀚后还不忘表达对杜思珩素未谋面的生母的感谢之情,可见其爱之“无边”。正是这样的爱,温润着一个个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得到了幸福,乃至成长为祖国的栋梁。

常言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种博大的爱的“缘故”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无迹可寻,只能到文化渊源中去寻找。饰演那木汗的演员王锵曾说:“内蒙古这边的人有种骨子里的热情,他们会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一个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也就是说,这种爱有着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更为基础的原因,则可能是地理环境与人之性情的关联。中国自古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地域环境对人思想观念、审美取向的影响已得到广泛认同,广袤的中华大地区域文化特色也十分鲜明。具体到本片反映的“大爱”情怀,似乎可以从“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景观中找到某种关联。那一望无际的原野,那天地一体的景象,不正与生活其间的人们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襟相吻合吗?这是自然的造化,也是人性的修为。影片也多次展现草原的博大辽阔、广袤无垠、天地相接,再加上马头琴悠远绵长的曲调,实现了人们大爱情怀与草原辽阔景象的完美映衬与互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上述文化内涵和美学精神,无疑是中华文化中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享的、极富现代价值的精神财富。当今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网络、交通工具的发达,人们的活动面、交往面空前增大,社会责任范围也空前扩大,不少责任对象、合作对象是身处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不曾谋面的“陌生人”。比如,商品生产者对客户、信息传播者对受众、医护人员对患者等,都是如此。他们都能做到以“大爱”之心、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合作、服务对象吗?面对素不相识的人,不管他来自哪里,都能给以热情的引导和帮助吗?对于邻里,能多一点相互理解与包容、主动的沟通与交流吗?即便是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能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多一些循循善诱、少一些颐指气使吗?弘扬“爱”的博大,播种“大爱”文化,无疑会增进人际和谐,增加社会温情,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使民族复兴的气象更加宏大。这也是本影片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反映“人”的成长与自觉

在生存艰难、无法养活两个孩子的情况下,幼年时的男主人公杜思瀚听到有人向母亲提议“把体弱的留在身边”时,不惜跑到雨中把自己淋病,从而争取到留下的机会,而同胞妹妹只能被遗弃到孤儿院。这种做法无疑是自私的。但人们看到这里一般不会责怪他,因为他还是个孩子。直到母亲临终前,并且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才放下心中背了一生的包袱,踏上寻亲之旅。无独有偶,杜思珩尽管习惯了草原的生活,但仍心念故乡上海,并与好友马正元商量返回的办法。在一天晚上与养母的一次交谈后(也许是征询她对婚嫁的看法,即便如此也是人之常情,并且从萨仁娜的表现看,一定是以尊重她的意愿为前提),便不辞而别、毅然决然地要跑回上海,似乎一点也不顾及十年的养育之恩。看到这里,人们也不会过于责怪她无情无义、“养不熟”,因为她尚未成年。果然,在那木汗为了将他们从流沙中救出,自己却献出宝贵的生命时,她终于意识到生命的珍贵,意识到情义的无价,意识到哥哥临终遗言———“照顾好额吉”的分量,于是坚定地留下来,彻底融入新的生活。从兄妹俩的前后表现可以看出,“人”的情感心理成长是一个需要不断磨砺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自觉”的过程。

人非草芥,孰能无情。如果说一般动物也有情感,那也是出自本能,如“舐犊”之情。人不但有情感,而且因为有智慧,是可以“自觉”的,这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根本所在。这种情感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的,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同时,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矛盾统一体,是理性与欲求的统一体,这就使人的情感心理有公与私、好与坏、清与浊、宽与狭等分别。而人的社会属性,是要求人向上向善的,从而形成共同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标准。就个人来说,就是形成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取向,表现出顾大局、识大体、重情义等优良品质。这种成长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知识、阅历的增长,特别是重大事件乃至大喜大悲的触动,表现出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警醒。反映在影片中,男主人公杜思瀚因幼年时期耍的“小聪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为沉重的思想包袱,而又没有直接面对的勇气,尽管母亲一再催促,也数十年未下寻亲的决心,直到发现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且时日无多、直面死亡时,才以一种释然的心态放下包袱,踏上寻亲之旅。在路上与向导交谈,还力劝其主动与哥哥和解,可见他已充分感受到亲情的可贵,可惜代价有些高昂。这是一种情感的自觉,自我释怀的自觉,也是心理成长的表现。杜思珩从一心想回上海,到死心踏地地留下来生活,也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并且以那木汗的牺牲为代价。其间,影片还表现了养父伊德尔带着全家去看望牺牲战友的老父亲的情景,当初这个战友在一次火灾中将生的希望留给了伊德尔,生还的伊德尔则将他的父亲视作自己的父亲来照看。这对年幼的杜思珩无疑具有很强的道德示范作用,凸显了教育特别是“身教”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也可视为杜思珩最终选择留在草原的动因之一。也就是说,“人”的健康成长、美好情感心理的养成和丰富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育的促进,需要生活的磨砺。它在教育和磨砺中增进自觉,在自觉中更好地健康成长。

在现实中,每个人都应以之为启发,注重以高度的自觉意识,培养高尚的、美好的、深刻的情感心理,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摒弃孤傲、冷漠、刻薄等不良心态,突破种种隔膜、藩篱等交流障碍,明是非、知廉耻,尽可能降低“成长的代价”,努力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情怀、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也是影片思想价值的重要体现。

当然,影片还存在些许不足。比如,对草原文化的特色还缺少深度的呈现,思想的冲击力、让人过目难忘的感觉还不够强;有些情节表达还不够清晰,也许是为了让人物更加完美,却反而降低了生活的质感。尽管如此,也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部有思想深度、有表现力度、有制作水准的精品力作。

本文原刊于《金钥匙》2022年第五期。

(作者:袁正领,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袁正领专页

如何看待新技术对文艺的影响(袁正领)

在融汇创新中巩固文化主体性(袁正领)

科技进步对文艺发展的内在驱动和现实影响(袁正领)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