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艺术发展报告》
-总论篇-
2021年适逢脱贫攻坚战胜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等重要节点,大年份推动大跨越,育出大成果。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伟大历史节点,回望百年党的伟大征程与历史成就,展望未来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与辉煌前程,成为这一年里中国文艺发展的主旋律,也成为新的精品佳作问世的强大动力。全国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奋进,以深刻的思想表达、敏锐的现实感受和精湛的艺术语言,反映新时代中国社会重大变化,发挥了引领精神、鼓舞人心的重要作用。各类主题性艺术创作精品频现,显然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发展的独特之路;各类庆典展演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各艺术行业逐步探索后疫情条件下的产业发展道路;行业自律进一步得到加强,文娱氛围日益清朗;文艺评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政策保障下,新时代文艺取得了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大好形势下,我国文艺发展呈现出思想性加强、社会价值凸显、艺术质量提升、产业活力回春的鲜明特点。文艺工作者以巨大的热情和真诚的态度,提升艺术表达质量,庆祝建党百年,歌咏人民百年奋斗伟大成就,描摹新时代百年变局与历史机遇,以主题性创作探索当代中国文艺高峰之路。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艺术、文艺评论等十二个艺术领域分别涌现出一批值得肯定的佳作,行业日益规范有序,产业日益蓬勃复苏。各文艺领域在全球艺术行业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探索后疫情时代发展的有效道路,呈现出新时代文艺的崭新活力,总结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文艺道路,为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了有益的精神食粮。
(一)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树立新时代文艺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包括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光辉历程、党的文艺事业的成功经验、新时代中国文艺新征程的宏伟蓝图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充分肯定了百年中国文艺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提出了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的重要思想,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寄予了殷切希望,对开创文艺工作新局面作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文联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组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培训班,广泛采取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主题实践、采风创作、展演展示、慰问演出、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文艺界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悉心回顾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更加自觉地提升思想理论水平,更加主动地践行文艺实践使命。中国文联开展全国文艺骨干大培训,重点抓好文艺拔尖人才、中青年文艺人才、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新文艺群体、基层和创作一线文艺工作者的培训研修工作;组织德艺双馨文艺名家持续开展巡回宣讲活动,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扩大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效应;注重宣传舆论阵地作用,在主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组织专评专访,网、报、刊、微、端、屏协同推送,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学习成果。
2021年12月14日,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在北京召开。这是文艺界的又一次盛会,全国各地、各产行业文艺代表齐聚一堂。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实践充分证明,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广大文艺工作者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待与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情倾听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生动讴歌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在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惠民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取得丰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五点殷切希望:第一,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第二,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第三,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第四,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第五,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这五点希望指明了创作具有新时代引领作用和典范意义的艺术精品的具体方向。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们深入领会这些讲话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创造符合新时代文艺发展追求的艺术新高峰作为首要任务,谱写歌颂时代、展现成就、鼓舞精神、贴近民心的壮丽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二)理论评论工作重要性凸显,以百年意识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文艺道路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重要讲话和文件,显示出新时代中国人民对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所取得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等中国历史和现实形成了充分的自觉自信,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了信心与决心。这必然体现在文艺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接受、评论等诸领域,而反过来,文艺作品更发挥鼓舞人心、引领精神的作用,为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事业贡献重要力量。面对这些新现象,文艺理论评论积极介入,形成诸多重要议题,成为本年度同时更是今后长期思考研究的重要内容。
理论界回望第一个百年伟大历史性成就,昂首迈入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以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为历史时间意识,打破西方“世纪”概念,理解中国现代历史经验,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百年历史意识”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需要获得历史意识的自觉,新时代文艺的创作、理论与评论工作同样需要历史自觉,在理解百年人民文艺的形成历史、独特属性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找到前进的方向。文艺理论评论家需要总结历史经验和规律,准确把握文艺现象的历史定位,进而展望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文艺的面貌。
理论工作者深刻理解文艺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判断之间的关系,由此出发切中中国艺术发展规律之肯綮。学界总结“人民文艺”的中国式文艺观念,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到今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观念,“人民性”一直是我国现代文艺思想的核心,“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根本原则。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民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研究”陆续发表阶段性成果,主张在新形势下重提“人民文艺”与百年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重新回到文学的“人民性”高度,既突破“人的文学”的“纯文学”想象,也打开“人民文艺”的艺术空间;既拓展“人民文艺”的“人民”内涵,也避免“人的文学”的“人”的抽象化......从而召唤出“人民文艺”与“人的文学”在更高层次上的辩证统一。学者发表系列文章梳理和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文艺的关系,提炼党的文艺思想、文艺政策和文艺制度,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回看这个政党成立以来的宗旨之一就在于为人民创造艺术杰作或艺术高峰。而在当前,用更好更多的艺术佳作乃至艺术杰作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审美和艺术需求,是党和国家在新百年征程中最重要的文化民生工程之一。
文艺评论的价值和意义得到高度凸显,理论评论工作者深入实施新时代文艺评论工程。中宣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点击查看),指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文艺评论,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繁荣发展。建立线上线下文艺评论引导协同工作机制,建强文艺评论阵地,营造健康评论生态,推动创作与评论有效互动,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促进提高文艺作品的精神高度、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2021年4月,中国文联加强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文联召开加强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点击查看),按照《中国文联加强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实施方案》工作安排,交流各文艺家协会和各地文联开展文艺评论工作情况,安排部署加强改进文联系统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评协”)和各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各艺术门类研讨会、座谈会。针对重大文艺现象和重点文艺作品,及时开展专业性、权威性、引导性强的文艺评论。开展“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点击查看),召开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与会代表首次就“文艺评论两新”的时代责任和文化担当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点击查看)。10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作协理论批评委员会联合主办了“批评的历史意识——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与会学者强调要让历史意识参与到当代批评中来,在历史的纵深刻度上对当代现象进行精准定位。任何文艺创作和文艺作品都是历史的、具体的,文艺评论也应该在具体的历史条件、历史语境中展开,找到当下文艺创作和潮流的谱系来源,将历史意识和审美意识有机结合。
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云发布典礼现场嘉宾与线上线下作者代表集体合影
(三)影视艺术:主题性创作与类型化经验丰厚,产业复苏与行业整顿并进
中国影视产业身处重要的历史节点,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引人瞩目的韧性与活力。电影产业方面,全年斩获电影票房472.58亿元,其中国产电影占总票房的84.49%,生产故事片565部,全年总票房和银幕总数蝉联全球第一。在疫情反复难测的严峻境况下,元旦档、春节档、五一档等几大档期均刷新票房纪录,涌现出《长津湖》《你好,李焕英》《我和我的父辈》等一批兼具市场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作品,电影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随着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2021年电视剧备案数量继续缩减,前11个月全国拍摄制作备案的电视剧共447部。总体来看,电视剧市场进入精品化发展阶段,涌现出《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乔家的儿女》等一大批收视率与口碑双赢的优质作品。
与产业复苏相同步,行业秩序整顿成为影视行业的另一关键词。针对“饭圈”乱象、天价片酬、偷税逃税、流量至上、道德失范、畸形审美等问题,国家有关部门重拳出击,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廓清文娱领域生态的综合治理工作。相关举措与政策频频出台,无论是力度还是广度都可谓空前:6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8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9月,中宣部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文旅部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规范演出经纪行为加强演员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等等。在一系列监管风暴的席卷下,影视行业由内到外不断正本清源、激浊扬清,行业秩序得到有效规范,不断建构起正气充盈的文艺生态。
主题性创作形成高潮,展现中国特色主流影视剧风貌。在建党百年、乡村振兴、全民抗疫的时代背景下,主题影视剧创作异彩纷呈,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重点主题影视剧创作道路。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启动“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展播活动”,国家电影局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动”。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之下,重点主题影视剧力作迭出,深刻抒写历史逻辑与时代精神,多样化的中国故事频频形成跨越圈层与代际的全民接受景观,演绎出本年度独特而重要的艺术现象。一大批影视剧自觉从历史纵向维度找寻新鲜视角、发掘多样题材、塑造鲜活人物,如电视剧《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功勋》《大浪淘沙》《理想照耀中国》《光荣与梦想》《叛逆者》,电影《长津湖》《悬崖之上》《我和我的父辈》《革命者》《1921》等作品在回望峥嵘岁月的同时生动论证了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还有一大批作品聚焦波澜壮阔的现实,纪录时代变革的铿锵足音,摹写人民群众的精神底色,如电视剧《山海情》《经山历海》《江山如此多娇》《温暖的味道》《在希望的田野上》《扫黑风暴》《巡回检察组》,电影《守岛人》《中国医生》《穿过寒冬拥抱你》等作品或描画跌宕起伏的改革过去时,或展现鲜活生动的当下进行时,体现出现实题材创作触摸时代脉搏、贴近现实生活、展现情感百态的积极效用。
中国视协供图:2021年12月,重点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成果座谈会在京召开
类型化经验持续丰富,多元化格局不断夯实。在影视行业结构调整、稳量提质的大趋势下,我国影视剧创作在市场化与类型化方面可圈可点,同时在艺术化与作者化方面锐意进取,展现出多元丰赡的艺术景观。一方面,本年度的影视剧作品在悬疑、谍战、喜剧、动画、犯罪、动作、家庭伦理等类型与样式方面均收获颇丰。悬疑类型方面,电影《悬崖之上》以纯熟的剧作结构成为我国悬疑电影领域的新收获,在环环相扣的谍战故事中展现了革命者深入敌营、凛然刚直的崇高无畏,漫天飞雪与阴冷都市的交织营造了一种沉郁冷峻的美学风格;电影《唐人街探案3》在“搭档喜剧片”中注入悬疑推理元素,将喜剧情节与逻辑缜密的推理故事相融合,体现出比前作更为成熟的类型化水准;电视剧《八角亭谜雾》以生活流式的“慢悬疑”着力探讨原生家庭之于个体成长的影响,较为深入地剖解了中国式家庭复杂关系,抽丝剥茧地发掘出了人物间隐秘的情感与难言的创伤。喜剧类型方面,电影《你好,李焕英》以穿越时空、母女相见的怀旧喜剧外衣包裹了现实中永失母爱的人伦悲剧,在创造票房奇迹的同时广泛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电影《扬名立万》则以喜剧与悬疑杂糅的类型互渗方式讲述了一个层层反转的民国犯罪故事,以略带荒诞的笔触描摹乱世百态。电影《刺杀小说家》中打破现实与想象界线的奇崛世界,《怒火·重案》中经典黑白双雄模式的港式风味展现出动作类型的创新,《白蛇2:青蛇劫起》的女性主义寓言书写则体现出国漫崛起的持续步伐。此外,电影《我的姐姐》、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理想之城》《小舍得》《乔家的儿女》《您好!母亲大人》等一大批作品也因为关注家庭关系、少儿教育、职场竞争、女性成长等现实议题而引发关注。
除了类型创作取得的实绩,影视剧的艺术创新与作者表达也有所斩获。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通过4位不同代际的作家的人生经历,悄然串连起了共和国的发展史。影片试图用私人的乡村记忆和普遍的日常经验勾联与检视当代中国曲折历程,以诗意的田园主义式的乡村书写建构起怀旧的乌托邦。此外,电影《兰心大剧院》颇具作者风格的谍战书写,电影《吉祥如意》跨越虚实的戏中戏结构的叙事实验,电影《爱情神话》中真实而轻盈的非典型爱情故事等,都展现出国产影视剧持续推陈出新的艺术风貌。
(四)造型艺术:创作主题不断深入,多样展览满足文化需求
纵观造型艺术领域,诸多发展倾向凸显:疫情的间歇性反弹促使线上线下展览成为常规,艺术抗疫走向更深沉主题,新建艺术场馆涌现,新媒介技术运用和本土经验梳理成为两种相反相成的主要创作逻辑。面对时代变局,从上层的政策机制,到中层的艺术机构,再到末端个体层面的艺术家、研究者,都积极主动作出应变调整,守正创新,努力为世界贡献中国当代艺术语言。
在美术创作领域,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不断凸显,积极求索全球与地方、人类生存与命运共同体等时代命题。包括油画和雕塑在内的主题性创作,不再像疫情刚刚开始时那样,停留在主题的表面图解,而是加入了更深厚的人性关怀和更高远的精神启迪。年轻艺术家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频繁亮相于各大展览与博览会,其作品得到了市场和行业认可,同时在学术梳理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美术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美协”)组织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主题雕塑工程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历时三年,举全国美术界之力,如期与公众见面,以震撼人心的审美效果,润物无声地传达伟大建党精神,获得各界好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主题雕塑创作旨在表现党的“四个伟大”和“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的核心内涵,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完成了《信仰》《伟业》《攻坚》《追梦》《旗帜》五组主题雕塑,通过近200件最新创作的优秀美术作品表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杰出历史人物和优秀共产党人,展现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不朽功勋,抒发对党、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向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组织规格最高、选题规模最大、参与创作人数最多的主题美术创作工程,也是新中国美术史上主题创作的又一创举,是新时代美术主题创作的典范。
主题雕塑《信仰》主创单位:中央美术学院(来源:“中国美术家协会”微信公号)
在美术展陈领域,各类大型艺术展览陆续举办,通过创造一种叙事或者事件使艺术释放出来的能量最大化。虽然受疫情间歇性反弹的影响,各类大型艺术展览还是陆续举办,如上海双年展、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成都双年展等大型当代艺术双年展都如期开幕。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主题为“水体”,以跨界和跨学科的雄心,着眼于人与人、身体与环境之间互渗共生的“液态”生态系统。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将既有的“艺文荟澳”扩展成为国际意义的“双年展”,主题为“全球化的进与退”,旨在思考疫情当前的全球化思潮变化,借助澳门自身的跨文化基因,碰撞与融合出一种新的全球文化及其艺术形态。成都双年展“超融体”在11月开幕,在原有成都双年展停办多年后重新启动,汇聚了重量级阵容,规模空前,广受关注。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海报
新开放的艺术中心和艺术馆同样不在少数,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的亚洲首家国际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上海浦东美术馆、北京美凯龙艺术中心、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上海UCCA Edge、杭州天目里美术馆、青岛西海美术馆等艺术机构都选择在2021年开馆并向公众开放。这些展览空间需要新的大型作品来填充,蔡国强、徐冰等艺术家的工作也都围绕这几座新美术馆或者既有的美术馆而进行,贡献出一些高质量的展览。但某些大规模展览在今天成为资本与技术的战场,其逻辑就是追求更新的技术和更多的展览经费,成为吸引眼球的拍照背景,忽视了学术追求和人文定位。此外,艺术展览不仅趋于大规模和重量级,也走向美术馆之外的公共空间,介入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如菜市场、影院、废墟中的艺术展览,可以刷新观者感官经验,同时也成为艺术创新的突破口。在大规模和新技术的特点之外,一些机构和美术馆纷纷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本土学术脉络的梳理上,比如对左翼美术、新中国美术或者更具体的“十七年”“新时期”美术的梳理与整合。展览探讨和学术研究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艺术实践与本土现代性,思考中国自身的传统与变革年代所面对的问题,同时把这些问题放到当下的语境中,试图寻找到解答的方式。另外,一些机构也以国家政策为导向,集中精力呈现如“城市更新”“乡村建设”“艺术与科技”等与政策相关的话语。对于传统的发掘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传统的活化与文化遗产的有机利用成为更多展览讨论的主题。
在艺术拍卖领域,春季拍卖创出了几个天价,也可以看作是被疫情压制已久的拍卖市场的集中释放。秋拍的情况并不乐观,主要由于缺乏焦点拍卖、高价作品拍卖受阻。值得关注的是,西方艺术品尤其是名家的作品在中国的市场屡创天价,在全球艺术市场转向亚洲的大背景下,中国新生代藏家群体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力量,其购买力和审美趋向势必对未来的艺术市场走向产生影响。在美术市场领域,随着政策导向与经济趋势,我国南方成了新的增长点,上海、深圳、厦门等东南沿海城市爆发了强劲的实力。有两个全新的艺术博览会进驻深圳,此前深圳已新增十多家画廊。在整个大湾区,深圳、东莞、顺德、珠海、广州、澳门已经形成新的美术馆网络。上海的几大艺术博览会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品交易的风向标;艺术厦门博览会也异军突起,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画廊和博览会的南下也标志着中国艺术市场格局的变化。在北方传统书画市场和交易基地逐年萎缩的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扶植了一系列艺术产业基地,其庞大的消费市场潜力正在被逐渐发掘。
百年•百姓——中国百姓生活影像大展北京巡展现场(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微信公号)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艺术氛围中,结合历史节点、呼应业界需求、延续以往特色、配合抗疫需求,摄影再次凸显其纪实属性的重要社会价值和视觉魅力,诸多重要创作和展览着眼于记录时代发展,展现脱贫攻坚艰巨历程和百年奋斗伟大历史性成就。7月,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面向公众开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以2600余幅图片,用史诗气魄展现党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百年·百姓——中国百姓生活影像大展(1921—2021)”是摄影界庆祝建党百年的“重头戏”,突破了传统图片展的单一手段,将323幅表现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生产劳作的图片和具有年代感的家居装置搭建成独具特色的展陈空间,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参与感,多方位展示百年中国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建党百年主题外,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仍是重要展览主题,如反映脱贫攻坚伟大成就的纪实摄影展“见证脱贫攻坚”“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百年追梦·见证小康”摄影展等。此外,一系列摄影精品活动继续举办,中国摄影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摄协”)举办的两大品牌活动——中国第18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和第2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完成评选,投稿数量均创下历史新高,最终入选的作品体现出当下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较高水准。TOP20·202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历经10年,已经成为汇集国内当代摄影最优秀艺术家和观察中国摄影前沿艺术动向的重要平台。同时还有很多线上线下并举的展览,如“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第十六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北京国际摄影周2021、第21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通过对新媒介技术更加灵活成熟的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摄影界积极进行自身行业建设,营造良好有序的业界风气,塑造优秀的摄影人形象,发挥作用的形式越来越多元。产业发展方面,《丽水国际摄影名城发展规划(2021—2030年)》正式发布,提出丽水将充分利用长年积累的摄影文化基础、环境资源优势和影像产业发展机遇,打造本土与国际交相辉映、艺术与产业完美融合、要素与机制保障有力的国际摄影名城。学术研究方面,摄影理论中的一些研究议题,如“民族志摄影”“当代摄影的物质性”“摄影与档案艺术”等,成为艺术理论乃至批评理论进展的前沿领域。
书法界在创作、展览、学术、教育、文化惠民、对外交流等多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在艺术观念上继续倡导雅正书风,纠偏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书法类纪念展、经典书法展、新作展、楷书展、草书展、临帖展等大型公开活动同样面临疫情影响下的诸多困难,在各方的协同努力下,一批有深度的古代书家专题研究展和各类书法展赛仍然引发了专业研究者、从业者、广大书法爱好者思考书法本体,关注书法家人文素养。此外,由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书协”)联合举办的“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以下简称“伟业”大展)于6月1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由书坛大家名家和骨干书家、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专家、中国书协各团体会员书法工作者、全国高校书法专业工作者、新闻媒体出版工作者等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书法记言录史的功能,运用宏观全景叙事、微观人文表达的策展手法,采用浸入式感受、体验式书写、主题性创作的策展理念,构建以主题思想表达为中心的集体创作模式,打造出了政治导向正确、史料真实可信、全民共赏的党史主题式书法大展。
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展览现场(来源:“中国书法家协会”微信公号)
本年度的书法盛宴探索了书法艺术表现当代社会与当下生活的可能,数量、频率更加合理,更强调艺术交流的纯粹性,剔除其急功近利色彩。书法界日益强调回归书法本体和传统经典,注重提升创作者的综合学养与作品内涵,反对单纯重视觉与形式而轻内容与意涵的倾向,追求“艺文兼备”,倡导书家深化对书法艺术本体的认知,突出书法的人文精神内蕴。
(五)舞台艺术:戏剧音乐舞蹈丰富多彩,线上线下创演佳作
我国舞台创作和展演丰富多彩,戏剧、音乐舞蹈演出、曲艺杂技节目等共同反映出舞台艺术工作者提升艺术质量、表现伟大百年历程、深切关注社会现实、发掘深厚历史传统的真诚努力。
各大表演团体和广大舞台艺术工作者积极创作、编排和上演优秀作品和剧目,兼顾继承与创新,向党的生日献礼。4月20日,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共同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重点推出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创作的优秀作品,如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扶贫路上》等脱贫攻坚题材代表作,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歌剧《红船》等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交响音乐会《浦东交响》、歌剧《道路》等现实题材代表作,民族歌剧《天使日记》等聚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题材的作品。6月28日晚,由中宣部、文旅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央广播电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主办的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举行,旨在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献礼,集舞蹈、音乐、戏剧、诗歌、舞台设计等多种艺术及科技,以大型情景史诗形式呈现,共分“浴火前行”“风雨无阻”“激流勇进”“锦绣前程”四个篇章,描摹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 壮美画卷,热情讴歌新时代中国昂首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由首都大学生组成的大型合唱团先后演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表达出新时代青年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以及朝气蓬勃、团结进取的声势与力量。与此同时,全国各个地方音乐团体和个人积极为建党百年精心编创新作、举办大型演出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歌曲、器乐曲、音乐舞台剧和电影配乐,以艺术行动表达了音乐工作者对党的一片赤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来源:“中国艺术头条”微信公号)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大音乐演出团体和表演场所在传统业态经营方面遭遇挑战。以国家大剧院为代表的大型演艺单位,积极打造线上剧院和音乐厅,并根据国际演艺联盟或相关协议加强国家间音乐表演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音乐传播范畴和综合影响力。一年中,线上音乐会的发展完善已经获得音乐爱好者们的广泛接受和认可,各方从业者共同推动线上音乐表演向着规范化、常态化迈进。另一个创作与表演焦点是经典民族歌剧的复排,如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党的女儿》等的新版演出。其中最突出的要数国家大剧院版《党的女儿》,该作积极响应《“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在创作方式和内容导向上均走在文艺创作道路的前列,是“大剧院式”集体创作的杰出成果,在新时期重扬“白毛女道路”“洪湖精神”“红梅品格”。文旅部“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重点扶持作品还有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国家大剧院的《长征》、四川交响乐团的《同心结》等16部歌剧作品。
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海报(来源:“国家大剧院”微信公号)
值得注意的还有音乐科技创新方面的重大突破。部分音乐专业院校率先建设相关专业,积极培养同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音乐科技人才。目前我国该领域的主攻科研方向包括人工智能与电子音乐创作、人机互动和虚拟现实融合的音乐表演,以及针对精神疾病、大脑损伤和心理问题的音乐治疗。这些方向具有前瞻性,在我国对高科技发展的长期支持与具体要求影响下,将成为中国音乐发展强有力的创新增长点。
戏剧领域逐渐从2019年年底疫情暴发以来的不稳定与萧条状态恢复成多元有序的局面。主题性创作成为2021年现代戏创作的增长点。红色主题舞台作品具有浓厚的历史感与深刻的现实性,既调动集体记忆,从历史事件与英雄事迹中获取故事结构与精神品质,也表现现实生活,对话当下。这方面引人瞩目的作品有现代昆剧《瞿秋白》《半条被子》《自有后来人》等。话剧领域更专注于将“红色文化”的主题与实验性的剧场手段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新颖的戏剧表达方式,如田沁鑫导演的《直播开国大典》,融谍战元素于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完成“直播开国大典”任务的故事之中,积极探索纵深空间对观演体验的影响。
虽然受到疫情不稳定状况的影响,但大部分戏剧活动,如乌镇戏剧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老舍戏剧节、中间剧场科技艺术节、中国戏剧节、杭州国际戏剧节、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第八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等,仍然得以举办。小剧场与戏剧节已成为新创戏剧实验与展演的重要场所,其中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无疑是戏剧界的年度盛事,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的31台优秀剧目共聚武汉江城,涵盖14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儿童剧等,全面展现了近年来中国戏剧艺术传承与创新的优秀成果。小剧场方兴未艾,“好腔调·2021小剧场戏曲季”、第八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2021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先后在杭州、北京、上海举办,其中不乏近年来新创或改编的戏曲作品。此外,2021年是苏州昆剧传习所建立100周年,还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周年和昆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年。昆曲的成功入选,逐渐促成了全社会对非遗保护的高度关注,使非遗保护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生活中最得民心、成效最为显著的文化事件之一。纪念“昆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年”、纪念“昆剧传习所100年”等活动相继举行,昆剧传习所培养与演出的两个重要城市上海和苏州分别举办了重要研讨会,中国各昆剧院团都纷纷举行了展演与纪念活动。这些纪念活动虽 然只是发生在昆曲领域,但是对于整个戏剧界说,都加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
曲艺艺术在这一年中同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曲艺工作者以现实题材曲艺创演为主线,不断丰富艺术表现手段,歌咏百年历史,颂扬新时代新征程。红色题材曲艺创演成为主旋律。5月至7月,“向党报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在北京喜剧院精彩上演,有“牡丹花开心向党”综合场、“梨花飘香黑土情”吉林梨树二人转专场、“曲苑芬芳浦江情”上海专场、“粤韵牡丹绽芳菲”广东专场等,呈现了精彩内容。11月,中国曲艺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曲协”)启动庆祝建党百年优秀曲艺作品征集活动,最终遴选100余个优秀曲艺节目进行专题展播。这一年里,提升作品原创力,打造精品节目,成为演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心,各文艺院团提升原创意识,创作出一系列值得注意的新作,包括武汉说唱团的方言贺岁喜剧《伸着脑壳接石头》、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的新曲艺《滴水人家》、中国广播说唱团相声剧《正月里正月正》、合肥曲艺团方言喜剧《活宝亲家》、山西曲艺团历史剧《初心之路》等,显示出曲艺界蓬勃的原创力。
“向党报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曲艺节目展演节目京韵大鼓《百年礼赞》(来源:“曲艺杂志融媒”微信公号)
曲艺非遗保护持续深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支持农业农村农民题材文艺创作,为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的曲艺艺术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月,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曲艺类项目达145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共计207人,传承队伍呈年轻化趋势。“非遗+文旅”“非遗+研学”“非遗+演艺”方兴未艾,曲艺类非遗激发新活力。10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印发,重点开展传统工艺、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的研修培训,努力培养曲艺类非遗保护传承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曲艺创演队伍愈发呈现人才辈出、几代同堂的生动局面。
在舞蹈领域,中国舞蹈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舞协”)开启“舞剧云端”舞蹈访谈节目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精神的力量》走访,关注全国各地、各院团、院校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新排演或复排的优秀剧目,集合主创团队和评论家进行现场对谈,在赏析舞蹈作品中回顾学习百年党史,感受精神力量。各高校、院团舞蹈工作者们梳理并总结建党百年以来中国舞蹈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生动呈现百年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如北京舞蹈学院的“为人民而舞”——建党百年百部优秀舞台作品展播、中央民族大学的“百部原创获奖作品展播”等。借由网络平台,颇具时代气息的“旧作”得以穿越时空与当代网络信息受众亲密接触,为舞蹈的传播途径提供了更加多元、便捷的选择。
舞蹈创演仍未恢复疫情之前的水平,却有意料之外的突破。原创大型舞蹈作品方面,虽然总体规模相对缩减,但仍贡献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剧《五星出东方》《到那时》《大河之源》《秀水泱泱》等杰作,聚焦于建党百年与民族传统两方面题材,以及两条主线——现代: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主导的“红色”表达;传统:以古代文物、历史传说为基础的“文化”表达。评奖方面,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现当代舞评奖和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延续了此前的导向性、公正性、权威性,推出新人新作。舞蹈节目方面,河南卫视春晚推出的《唐宫夜宴》迅速“出圈”,该作品运用“5G+AR”技术完成了真实的舞者表演场景与虚拟的AR场景之间高融合度的呈现。此后,延续相同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河南卫视又在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点以“奇妙游”为名,以舞蹈为主要艺术形式,推出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口碑极佳。无独有偶,由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以下简称“B站”)联合河南卫视出品的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大受好评。这些电视、网络平台依托技术与传播优势,使得一向小众的“舞蹈”“国风”“传统”等词条热度骤升。舞蹈与电视、网络平台之间的深度合作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成为学界思考的重要议题。
中国舞协供图:第12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获奖作品《大河三彩》
杂技工作者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打造了一批精品杂技、魔术节目,满足人民群众文娱需求。各类文艺创作扶持平台如国家艺术基金、文旅部“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等持续发力,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杂技节目。本年是杂技剧创作的爆发之年,值得注意的作品如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化·蝶》、南京杂技团《桥·家》、广西杂技团《英雄虎胆》、沧州杂技团《大运河上》、武汉杂技团《英雄之城》等。其中红色题材杂技剧是本年的创作亮点,涌现出《黎明之前》《战上海》《大桥》《芦苇青青菜花黄》《铁道英雄》《一双绣花鞋》《山上那片红杜鹃》《英雄虎胆》《聂耳》等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以大连杂技团的《旗帜》为代表的杂技主题晚会重获关注,在建党百年的创作热潮中展现出新的面貌;以革命题材魔术《红》、展现新时代生活场景的《时代回响》、首部红色魔术谍战剧《明家大小姐》等为代表的红色魔术“入心”传递正能量。专业赛场方面,在第十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杭州杂技总团的《女子倒立技巧》、河南金贵演艺集团的《鹰之翔——空中飞人》荣获金狮奖。2021年,“新杂技”的中国化探索实践仍在继续,在戏剧情感表达、杂技的形式创造和与现代舞的跨界融合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如新杂技剧场《青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形体特技故事剧场《开天辟地之斗水》等。
中国杂协供图:2021年7月,“礼赞百年 同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优秀杂技作品展演”在北京保利剧院成功上演
(六)民间文艺:重大工程稳步推进,艺术助力乡村振兴
这一年里民间文艺工作稳扎稳打,在建党百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行业建设等主题方面积极推进。民间文艺工作者以重大工程项目为抓手,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取得了众多新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民协”)先后召开第九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推进工作、总结经验,呈现出新时代中国民间文艺界生气勃发、奋发有为的图景。
相关政策保驾护航,传承保护扎实推进。国家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民间文艺工作者紧跟政策脚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科学性区域性保护,着力提升非遗保护传承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全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传播工程、“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被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基础资料数据库建设持续推进,数据库应用平台建设正式启动。《中国民间工艺集成》已落实29个省(区、市)的委托编纂工作。“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实施项目,在总结既往田野调查工作基础上,集结出版了《穿越草原——草原丝绸之路与张库大道调研文集》《西北放歌——西北民歌文化生态调研文集》《渔舟唱晚——海丝文化与美丽渔村建设调研文集》调研成果文集。《中国民间剪纸集成》、《中国唐卡文化档案》、“中国唐卡艺人口述史”等项目进展顺利。除学术研究外,各种民间文化传承活动仍在疫情不利条件下尽力开展,如“我们的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等专题系列活动。
中国民协供图:2021年12月,“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提出乡村特色民间文化是促进文艺要素向县域和乡村流动的重要因素。9月,“壮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召开;10月,以“民间文化与县域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民间文化当代表达全国学术研讨会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民间文艺工作者围绕民间文化与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民间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民间文化与文旅融合、民间文化传承发展与共同富裕观,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传统节庆的当代转型与价值重构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浙江省民协与平湖市独山港镇开展艺术乡建结对工作,独山港镇启动民间文化助力共同富裕示范镇建设“五大工程”,为文艺力量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样板。
2021年10月,首届“民间文化与县域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平湖市召开(来源:“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微信公号)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取得突破。教育部公布《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人才培养进入了高层级专业化的全新历史阶段。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也在自主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
(一)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性创作成为文艺精品的特色之路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本年度文艺的主旋律,一批高质量的以百年奋斗伟大历程为主题的文艺佳作涌现,歌咏党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反映波澜壮阔的社会现实,塑造个性丰满的典型人物,拓展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提炼有着中国风骨的独特艺术语言。这是近几年来中国文艺创作中最为突出的趋势,可以说,新时代中国主题性创作已经积累了稳定丰富的艺术经验,逐渐构筑起中国优秀文艺发展的重要道路。
本年度主题艺术创作形成的路径与经验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家国叙事与类型娱乐的融汇。当下主题影视剧越来越注重市场化、类型化、娱乐化、年轻化表达,越来越擅长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负载主导意识形态。例如,电影《长津湖》的战争书写首先诉诸奇观场面的呈现,以纯熟的战争片类型策略打造令人耳目震撼的各种交战场景,以此进一步展现战役的艰苦卓绝与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电影《1921》则采取谍战片、动作片的独特类型风格来讲述耳熟能详的建党故事,在会议代表们的一次次化险为夷中,建党历史更添传奇色彩。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等作品则采取了近年来颇为流行的拼盘式或集锦式路径,将多样风格与类型的单元故事集于一身,从而表现出相互激荡的复调特征。
第二,集体崇高与个体日常的交织。以往主旋律创作常常被人诟病概念化崇高化意味过强,缺乏对真实细节、情感、人性的刻画。本年度诸多主题影视剧的一大显著特征,在于以生活化的手法深入人物的情感世界,注重个性化表达,既写超常也写平常。例如,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动人之处,在于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革命历史的日常与诗意。该剧在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中注入了诸多生动鲜活的日常细节,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历史真实感。电视剧《功勋》呈现了8位功勋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但没有流于空洞的说教,而是用大量的笔墨描画了家庭生活的平淡与温情,描画了彼此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正是这种平常,以及生于平常的超常,才更令人动容。
第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当前主题影视剧在坚持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客观地观照历史与时代的同时,还常常以浪漫主义的姿态表现出强烈的抒情意味、理想主义色彩和诗意格调。例如电影《1921》就用奔跑意象的反复营构来描画建党先辈们的少年意气,展现他们慷慨激越又不失天真烂漫的蓬勃朝气。片中青年毛泽东的奔跑,可谓影片最极致的抒情段落,伴随着飞奔的姿态,画面以闪回形式展现出毛泽东幼年反抗封建家长制、少年抵制日货的往事,将现实与理想、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这是山河破碎、国难深重时,一代革命者急切地想要改天换地的澎湃心潮与青春热血。电视剧《山海情》同样秉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试图寻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某种平衡,呈现出奔腾年代的理想诗意。
第四,历史逻辑与时代精神的耦合。当下主题影视剧的一大共通特色在于对历史进行正本清源,并通过历史逻辑的辨析为当前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共识、建构国族认同。电视剧《觉醒年代》试图从种种的历史偶然性中找到历史必然性,建立了这样一个历史的逻辑链条:以启蒙为主题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以救亡为主题的五四运动的发生,而启蒙与救亡的交织促进最终引导着人们走向马克思主义道路。剧中,陈独秀、毛泽东、陈延年等人都是在反复的社会实验后才找到最切合中国社会实际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并非偶然,而是诸多仁人志士反复比较、孜孜以求的必然结果。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对于父辈往事的回望和代际关系的呈现,也不只是一种以家喻国、重述历史的方式,还在于通过对于代际传承的强调去延续集体记忆,分享价值共识。
在戏剧领域,对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的探索与长期以来关于“现代戏”的讨论结合起来,给“现代戏”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新实践。《瞿秋白》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经过多年现代戏创作实践之后趋于成熟的一部作品。该剧由《溯源》《秉志》《镌心》《取义》四折组成,每一折又分“昼”“夜”两部分。“昼”以瞿秋白被捕为切入点,写他在国民党的轮番劝降下,坚持信仰、舍生取义;“夜”则展开了对其内心、情感的进一步探究,以似真似幻的方式写瞿秋白与母亲、挚友、爱人的三次诀别,深入开掘主人公之精神构成。舞台上,“昼”与“夜”两条线虚实交织,以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时代画卷,生动立体地刻画了一位共产党员的伟大人生与豁达心境。昆剧作为我国最为成熟精致的古老剧种,长期以来被认为不适合做现代戏,而从《梅兰芳·当年梅郎》到《瞿秋白》的成功上演,打破了这种观念,古老昆剧获得时代气息和现代艺术的滋养。此外,还有原创现代昆剧《半条被子》《自有后来人》等佳作,对“昆曲是否可以演出现代戏”这一问题给出了强有力的肯定答案。歌剧《红船》打破了传统叙事构架,采用多维度、多场景、多段落的戏剧结构,辅以电影蒙太奇手法,有机串联起近50个场景,以点带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从浙江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诞生,劈波斩浪驶向辉煌的“红船精神”。在话剧领域,《香山之夜》以毛泽东、蒋介石二人的“超时空对话”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历程,舞台以演员与角色、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的多重交织为主要特点,并在香山双清别墅首次探索实景演出形式。这些主题性戏剧作品,一方面继续探索中国戏剧对历史与现实进行反映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将“红色文化”作为戏剧叙事与形式探索的重要元素,推动当代戏剧创新发展。
话剧《香山之夜》剧照(来源:“中国艺术报”微信公号)
主题性文艺创作构成了当代中国生产质高佳作的重要途径。受委托而就特定主题进行创作,并非只是当代中国才有的现象,而是人类文艺史上的典型模式之一,如敦煌石窟艺术、米开朗琪罗壁画《最后的审判》等种种宗教艺术。同任何一种创作模式一样,主题性创作可能产生平庸之作,也可能产生伟大的作品。当代中国已形成一整套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政府资助和民间筹资等结合的多样化和体系化的主题艺术创作制度:根据年度重要主题传播需要而委托订制的艺术作品,涉及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艺术、美术和设计等各个艺术门类。如前所述,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和扶持、艺术创作者积极参与、接受者广泛认可的氛围条件下,主题艺术创作持续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主题艺术创作成果丰硕,重大文艺展演活动成绩突出,有力地推动了艺术变革与创新,成为新的审美价值与语言形式的重要生长点。事实证明,主题性创作能够有力、有效将艺术资金、艺术政策、艺术产业、艺术家、艺术营销等方面的优质资源集中起来办大事,产出这个时代需要和可能的新的高峰之作。其题材选择、项目落实机制与研讨交流机制,能在相当程度上保障作品质量,集中优势资源,团结多方力量,同时尊重创作规律与自由,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出精品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本土化艺术典型涌现,展现我国文艺创作的现代化经验
2021年,影视剧作品中涌现出陈独秀(《觉醒年代》)、李大钊(《革命者》)、伍千里(《长津湖》)、马得福(《山海情》)、王继才(《守岛人》)等一批富有独特性格、包蕴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从鲁迅于1921年发表《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一文首次使用“文学典型”一词起至2021年,恰好是西方典型理论进入中国100周年。纵观20世纪中国文艺,无论是艺术典型创作还是典型理论研究,都曾长期占据文艺主流地位,但在新时期之后的多元文化语境下一度沉寂。近年来,在百年转型、大国崛起的新历史情境下,构建艺术典型已经成为我国文艺创作中的自觉行为和显著现象。本年度艺术创作中出现的上述典型形象连同近年来涌现出的宋运辉(《大江大河》)、刁顺子(《装台》)等深入人心的典型人物,共同展现出我国文艺创作经过长期发展并不断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全球与本土的磋商中累积出的现代化经验。对此,中国评协理论委员会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召开“典型理论百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评协第二届理论委员会成立仪式(点击查看)。与会专家对典型理论的内涵、典型概念与现代中国文艺观念与批评实践、各门类艺术中的典型人物及典型化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学界加强现代中国艺术典型及相关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从文艺史和文艺理论角度回答当前艺术中出现的典型复苏和重构的问题,及其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艺术思潮的关系问题。
2021年6月,“典型理论百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论委员会成立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
首先,本年度的艺术创作描画出了许多共性与个性兼具的深度人物形象。例如电视剧《觉醒年代》成功地塑造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在民族危亡之际致力于开启民智的启蒙者群像。在这一群体中,每个形象都各具特色:陈独秀的狂狷不羁、李大钊的稳重刚直、毛泽东的胸怀高远等,性格刻画无不入木三分。其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该剧对陈独秀这一争议人物进行了浓墨重彩的书写,在正视其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描画出了他独断专行、落拓不羁的多面性格,使之成为近年来我国影视剧中令人难忘的艺术典型。电视剧《山海情》在典型人物塑造上也颇有成效,该剧塑造了马得福、马喊水、陈金山、马得宝、麦苗等一批具有鲜活泥土气息的基层干部或乡民形象,这些人物的性格又都有各自不同的闪光点与局限之处,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马得福这一人物,作为生长于乡村又扎根乡村的基层干部,他身处传统乡土世界与现代化进程的夹缝处,在推进乡村改革发展进程中面临人情社会的诸多阻碍与羁绊,其本身的艰苦奋斗与砥砺成长是一代乡村改革者的缩影。
其次,本年度的艺术典型经验在于深刻描画出了典型人物与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当前的艺术典型主要集中在革命者与建设者两种类别。这些人物典型有的植根于富有地方化特色的特定地域或当下我国生动的社会实践,有的植根于跌宕起伏的革命历史,都通过人物形象与社会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出更深层次的历史发展逻辑。例如,《觉醒年代》通过新旧知识分子的对峙进一步描画出了知识分子群体在清末民初这一中西碰撞、新旧交织的变革时代所遭遇的现代转型,同时着力剖解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建党三大事件间的内在联系与演进逻辑,以典型的总体性叙事展现出对于历史发展的辩证认识。电视剧《山海情》则通过对脱贫攻坚展开的富有全景感和纵深感的史诗书写,将主要人物命运与波澜壮阔又艰苦卓绝的当代乡土中国的改革进程勾联在一起,在深层次发掘出了个体与历史、时代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三)新媒介艺术渐为主流,NFT、元宇宙概念成为热搜
疫情的长期影响使得线上云端成为新常态,线上展览、直播演出、网络影剧等已经作为常规形式为创作者和接受者所习惯。2021年,文旅部联合工信部等九部门共同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晰“5G+文化旅游”发展路径。数字化已成为有效应对疫情冲击、恢复生产、扩大消费的重要手段,文化和旅游产业开始向数字消费转移。线上演出产业升级有着“文化新基建”的长远意义。鼓励发展云会展、云演艺等业态,以扶植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使得它们在“云上”逐渐复苏。线上京剧《龙凤呈祥》5G+4K超高清演播项目构成了本年度的典型案例,借助VR技术以多视角、多机位呈现舞台画面,并加入“云导赏”“云解说”等幕后花絮环节,让观众自主选择观赏视角,欣赏“名家名角”,创制“云打赏”“云包厢”等模式,增加云端剧场在场互动的体验感。在2021年的春节期间,该项目以线上付费点播模式上线,在各视频平台累计观看用户数达到59.7万,观看次数达150万,售票收入共计30余万元。该项目由政府主导,通过“云上演艺”的方式,将优质内容同步传送给城市、乡村与海外,积累了宝贵经验,推进了线上演艺产业发展。
京剧《龙凤呈祥》“云演播”(来源:“中国国家京剧院”微信公号)
同时,数字新媒介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新形式,给艺术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可能。在舞蹈领域,各类舞蹈影像作品日益丰富,随着传播方式改变的还有舞蹈的审美方式,长时间的剧场观演的沉浸式审美行为被短时间的网络化传播的互动式浏览行为所取代,这种传播特性反身影响与改变着舞台舞蹈艺术创作的观念与手法,当前的大型舞蹈作品,已经逐渐显现出结构“片段化”、审美“视觉化”、表意“空洞化”的趋势。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片段在2022年春晚播出大火之前已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作品以故宫珍品《千里江山图》作为创作背景,为了在舞台上实现画作“展卷”的视觉效果,舞台设计和调度非常具有创新性,采取地面转台和空中的圆弧机械,使得整个舞台能够实现向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的移动,呈现“天旋地转”的视觉效果。服饰设计非常精细,几乎完美复刻了《千里江山图》的配色,将独特的“青绿”之色晕染整个舞台。在舞蹈的整体设计上,编导更注重肢体动作对整体舞台色彩的渲染与强化作用,大量使用造型感极强的微小动态,营造一种内敛、含蓄的美学气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该剧舞蹈动态是服务于视觉审美的,为了更好地呈现“画”的静物气质,整个动作组织相对简单,若离开舞台美术、服饰和舞者造型的前期视觉审美基础,舞蹈动作本身的表意性是比较孱弱的。这一点在春晚电视节目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海报(来源:“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微信公号)
网络文艺依然是新媒介艺术的大宗,更在疫情条件下成为人民精神消费的主体内容之一。网剧进一步减量提质,呈现出两点新趋势:第一,大IP与“流量”不再是得到文化市场优待的充要条件,“小而美”的制作得到肯定。这一年大IP遇冷现象多发,影视化获得成功的IP如《赘婿》《你是我的荣耀》等,均对原著进行了重要删改。与此相反,小成本网剧频频杀出黑马,如古装悬疑类《御赐小仵作》以缜密的探案剧情收割高口碑;女性题材剧如《我在他乡挺好的》《爱很美味》,继续将群像语法与现实题材融合。第二,形式美学风格方面,从镜头、构图、道具、造型等多维度呈现出对“中国风”元素的多样想象;内容选题方面,主题性创作既叫好又叫座,以台网剧《山海情》《觉醒年代》《功勋》为代表,完成着由“网感”到主流化的“引渡”,以网络时代观众喜爱的视听语言,在年轻群体间持续发挥长尾效应,也探索出更灵活多元的主题性创作机制。网络文艺走向广阔现实,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中淬炼创作,成为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传播阵地。从视频平台角度来看,“剧场化”持续推进成为本年度的重要现象,延续自2020年爱奇艺“迷雾剧场”的亮眼表现,2021年各平台各自打造“厂牌”,推出与各自平台用户画像贴近的定制性剧场。
此外,网络电影、网络综艺、网络纪录片等内容,依然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短视频作为基础的用户表达和内容消费形式,贡献了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时长和流量增量,成为互联网的基础应用,短视频与直播、电商相互加成,快手、抖音等平台成为重要的电商阵地。与此同时,短视频侵权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推进版权内容合规管理成业界共识。”
NFT(非同质化代币)艺术、元宇宙(Metaverse)是2021年艺术市场甚至整个艺术领域的热词。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质化代币,是用于表示数字资产(包括JPG和视频剪辑形式)的唯一加密货币令牌。疫情加速了艺术由实体向虚拟迁徙,全球艺术市场也在经过一轮线下停摆、线上突破、线上线下同步之后,于3月在美国市场以数字艺术与NFT技术结合开启了新局面。市场的关注引发艺术界对NFT加密艺术价值和定位的各种争论。围绕NFT艺术,我国艺术市场、新媒体、数字艺术、区块链等领域的各界人士纷纷参与研发、布链、搭台、开拍、投资和收藏等相关活动,抢占市场先机。上海举办了首届全球NFT加密艺术展,呈现了27位国内外顶尖数字艺术家的作品。出现首个亚洲电影NFT《花样年华——一刹那》、传影集团发布电影类NFT,也是NFT渗入电影发行的标志。视觉中国旗下视觉艺术数字藏品交易平台——元视觉官方网站及小程序(元视觉藏品)正式上线,首批推出的多个数字藏品引人注目,包括《矩阵MATRIX》《我要上学》等作品。学者把提供艺术来源、版本以及更多可能性介质的NFT机制视作一种元宇宙,从更为宏观的“数据宇宙”范畴来看,NFT通过其身份建构和互动性、游戏性,可凸显指向未来的艺术世界。元宇宙的英文Metaverse一词由Meta和Verse组成,Meta表示超越,Verse代表宇宙(Universe),二者组合起来即表示“超越宇宙”,即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运行的人造虚拟空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与数字交互的沉浸感逐步提升,虚拟与现实的距离也逐渐缩小。在此趋势下,沉浸感、参与度都达到峰值的元宇宙,因扩展现实(XR)和云原生(CloudNative)等新体系的支撑,有可能建构一种新的现实。“元宇宙”的概念向艺术界扩张,各大艺术机构纷纷开设了在虚拟世界的代理,美术馆和画廊也在尝试利用虚拟世界创造更多的价值。
(四)加强互联网美育,提升文娱领域的现代治理水平
近年来,文娱行业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流量至上、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畸形审美、“饭圈”乱象、“耽改”之风、低俗信息炒作等严重问题,一些从业人员政治素养不高、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观念滑坡,违法失德言行时有出现,对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污染社会风气。监管部门聚焦文娱领域的不良现象,印发了《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开展系列工作,力度前所未有。对此,文艺工作者要以正确的思想观念、优质的内容生产和有力的文艺评论引导文娱发展方向,以现代管理手段和网络媒介手段做到规范监管与艺术生命力和产业活力相平衡,以互联网审美教育净化“饭圈”,由此探索一条长期、有效的文艺现代治理途径。
2021年8月,“饭圈文化治理”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第一,尊重文艺市场的特殊规律,实现科学治理。综合长效的治理需要建立在深入的研究基础上。目前,文娱领域的诸多乱象源于资本恣意逐利,亟须管制与规范,但文艺领域的经济事务有其特殊性,普遍的经济规律和治理手段需要调整适切于文艺市场。关于文化经济的独特属性,市场与计划、管和放的辩证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关系,媒介资本,替代满足等问题,需要艺术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以科研成果为科学的文艺治理提供依据,实现资本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第二,优化算法推荐,以媒介技术手段自身来矫正媒介资本。现代治理需要将行政律令与行业技术相结合,利用媒介技术手段矫正媒介资本。通过大数据研究和优化算法等方式,将抵制流量至上转化为引导流量良性流动。将审查、关停、下架等行政管制与行业内在的技术调控相结合,实现更有效的长期治理。压实平台责任,研究健全而完善的基于大数据的评价方式,优化内容推荐算法,平衡搜索和推荐,引导健康正向的热搜榜单。
第三,健全明星培育机制,回归以作品和专业说话的职业定位。面对明星行业的诸多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将明星、企业、媒体等相关方全部纳入监管视野。同时,更要加强正面的价值引导,在总结20世纪中国明星史和借鉴其他国家地区健康正面的明星培育机制的基础上,重塑以优秀作品和专业水准为核心的评价标准,从明星回归演员、歌手、舞者等职业定位。在各种宣传阵地上,扭转艺人评价标准,巩固流量明星让位于老戏骨、优秀演员的口碑趋向;在各种舞台上,让渡更多空间给德才兼备的优秀文艺工作者;强调明星的社会责任,将明星号召力引导到更具社会价值的内容上。积极挖掘演艺行业之外社会各领域的优秀偶像资源,善于运用明星培育机制和网络媒介特性,以健康、美好、青春、聪慧、勤奋等吸引人的闪光品质打造多样偶像。
第四,剥除经济附加,加强互联网美育,引导粉丝文化健康发展。首先,“饭圈”群体附加了多样经济行为与社会组织行为,刷榜控评、应援集资、打榜消费等畸形经济牟利现象,对青少年极为有害。粉丝以青少年为主体,“饭圈”不应当成为经济牟利的领域,让“饭圈”领域剥除经济行为是必要的,这不是文化产业的合理组成部分,应当让狂热的“饭圈”现象回归基于偶像崇拜心理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样态。其次,面对剥除经济行为后的粉丝文化,还需要通过加强互联网美育来矫正畸形的审美观,以健康的审美素养疏导青少年对于偶像的追求。加强互联网美育,通过高雅艺术、高质量的文娱产品、健康向上的审美风尚占领网络阵地,培养对真善美的敏感力和鉴赏力。在审美教育中强调美善合一,反思“颜值即正义”等唯美颓废之风,在对美的追求中容纳更多具有社会价值的内容。
本年度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初见成效,有效地整顿了以影视行业为代表的文娱领域的行业秩序,破除“数据拜物教”和“唯流量”逻辑,加强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推动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的形成,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对青少年群体审美乃至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引导。
(五)国家话语凸显,文化产业形态整体向好
从产业形态的高质量发展到产业内容的高度聚焦,中国文化产业和艺术市场体现了“创新驱动”与“融合发展”两大时代要求。4月,文旅部出台《“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首次将“文旅融合”的具体表征归纳为“七大体系”,即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现代旅游业体系、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体系。从表面看,与文艺直接相关的是“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而实际上,在创新驱动与融合发展的时代主题中,文艺早已通过各种形态融入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文化产业、旅游业、文化和旅游市场,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之中。艺术创作体系支持其他体系的有序发展,也提升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全球认可度与接受度。5月,文旅部出台《“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优化产业结构、供给体系、空间布局、融合发展、国际合作与竞争、金融支撑作为重点,高度突出了“规范发展,规划先行”。这一年里,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供给质量明显提升,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发展环境更加完善。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消除的情况下,行业整体状况向好恢复。在彰显国家话语、突出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文化消费业态创新等方面,更是取得了新的发展,使文化产业在“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主战场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从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上述政策规划和要求在不同维度上得到了体现,我国文化产业融入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之中,发展也进入了由“量”到“质”跃升的关键期。根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1月30日发布的数据,全国6.5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年收入119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两年平均增长8.9%。相比于过去五年来的数据,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对文化产业影响巨大的2020年,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向好的趋势十分明显。这一趋势的出现,与文艺全面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也与改革创新密切相关,科技进步和区域协调、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得以及时转化为新型业态。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向好的形势是建立在国家话语倍加凸显、文化自觉日益内化的基础上的,并且通过国家话语、行政调控、战略布局和方向引导转化为文化产业方面的诸多具体表征。一是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根本属性正在凸显。二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进一步突出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文旅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高质量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在“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中,文旅部印发《“十四五”“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公布18个年度“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里就有四川明月村陶艺文化、贵州凯里苗绣产业等多个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这些都说明文化产业在融入国家顶层设计、助力国家重大战略落地方面具有极大的空间。三是突出意识形态与民族属性的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前者表现为主题性艺术佳作获得好的口碑与市场表现;后者是“国潮”创新的文化表达激发了强大的民族自信,以河南卫视《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晚会连续剧”系列节目和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系列IP授权与考古挖掘现场直播为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迎来了巨大的青年市场。
《中秋奇妙夜》片段(来源:“河南卫视”微信公号)
(六)区域融合协作,文化艺术助力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同根同源的文化认知与融合成为区域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强劲动力。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保护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促进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与文艺发展相融合,强化对地缘相近、文脉相承区域的统筹发展,围绕文艺资源形成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等,以及地缘相近、文脉相承区域的文化统筹规划等在2021年已逐渐成为常态。
区域文化产业带和产业群建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中的意义愈发凸显。10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在珠海市举行。该峰会是在中国文联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经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批准设立的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工作机制,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共建人文湾区”要求的具体实践。粤港澳大湾区文艺界将充分发挥大湾区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融会贯通湾区丰富多彩的人文元素,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人文湾区”和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在舞蹈领域,“艺心向党——长三角地区庆祝建党百年舞蹈汇演”、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舞蹈周、“成渝地·巴蜀情”——202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间民俗歌舞展演等活动丰富多彩,推进经济圈内文旅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充分体现出区域融合中艺术发挥的情感动员力量。在曲艺领域,粤港澳大湾区粤剧曲艺交流活动暨全球微粤曲大赛以粤剧粤曲等岭南传统文化为联结,提升大湾区年轻一代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中国大运河曲艺文化联盟成立,沟通因水而生的南北曲艺;首届川渝曲艺展演大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四川扬琴”成渝两地交流展演举办;长三角曲艺联盟项目在昆山千灯古镇启动,推出系列曲艺惠民活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群众精神力量。
2021年10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在珠海市举办(来源:“中国文艺网”微信公号)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凸显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参与区域协调发展作用。在东北振兴中突出冰雪特色文化发掘利用、在民族和边疆地区中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色文化产业、在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在沿海地区发展海洋特色文化产业等跨区域文化建设已有成效。大运河文化、黄河文化保护与研究工作深入推进。围绕大运河文化、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问题,相关文化工作者从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等视域展开了多维度思考和实践。运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以及大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体现出新思路,“不应仅仅注重物质景观遗址叠加文旅开发的简单框架,更应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发掘民俗个案背后承载的区域史,从对区域历史的精细雕琢,进而推动大历史的整体构建,凸显‘历史中国’的整体图像”。此外,关于黄河文化的研究与建设,学者们将黄河故道的行程与演进历史、黄河流域自然生态变化的历史轨迹、黄河祭祀的历史传统和“母亲河”形象的现代建构,以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黄河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愿景等纳入讨论范围,提出要尊重黄河生命,维护生态平衡,对河流、景观、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保护,进而实现黄河文明持续发展的学术理念。区域性整体保护的战略是近年来国家探索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对文化形态实行综合保护,注重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和建设,讲求文化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取得了重要实效。
(七)义务教育“双减”实行,艺术教育获得发展新契机
随着国家教育部门推出《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发展迎来了“双减”时代。文件很好地回应了社会民众呼声,破解义务教育困局,让立德树人、素质教育成为根本任务和时代要求。文件指出,“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在众多教育培训机构遭遇转型压力的同时,国家积极鼓励和推动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与课程建设,希望广大中小学生能够在成长的关键阶段接受更多艺术熏陶和素质提升。这给我国基础艺术教学和普及工作带来重大发展契机。
教育部成立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进一步深化大中小学美育教学改革。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将开展中小学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就中小学美育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形式与方法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研制中小学美育教育教学基本规范、质量标准和场地设施配备要求,参与开展中小学美育工作的调研、督导、检查、评估等工作。相应地,推进中考美育改革试点,进一步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改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以便确保美育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支持乡村学校因地制宜开好音体美等课程,保障教育教学需要;特别要建设好必要的体育、美育场地和劳动教育场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2年将召开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工作者将继续立足中国大地,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奋斗,记录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精神,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和繁荣的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
(一)增强理论自觉,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者、文艺评论工作者要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学理性、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和阐释,助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蕴含的中国气派、时代特色、理论逻辑、实践品格,深切领悟和理解其关于文艺的地位作用、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基本要求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丰富内涵,以理论的清醒确保政治坚定,以文化自信激发创造活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大源动力;在深刻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基础上,系统整理和总结几大传统——中国古典艺术观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方优秀艺术理论资源、百年中国现代艺术理论成果,融会贯通,增强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建设新时代中国艺术理论与评论话语体系。
2022年6月,中国文联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
进一步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文艺工作者的制度,制定落实全国文联系统文艺人才和管理干部五年培训规划,完善常态化培训机制,突出抓好思想政治理论培训,加大对新文艺群体及中青年、基层一线文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覆盖面,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持续完善网络培训云平台,推动线上线下培训协调发展,创新教学模式,打造培训品牌,提高培训质量。
(二)以人民为中心,提升艺术创作质量,认真总结新时代中国文艺大师和文艺高峰建设的新经验和新理论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的本质要求。时刻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自觉在人民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滋养创作,是实现文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文艺工作者要把对人民的深情厚谊转化为艺术的诗情画意,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主题,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创作生产更多高质量文艺精品,增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幸福感。
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有关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和文艺高峰的论述精神,认真研究当前文艺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紧密关注从文艺“高原”向文艺“高峰”攀登的新变化,深入发掘文艺大师的新成果和文艺高峰建设的新趋势,结合古今中外文艺大师和文艺高峰研究的经验,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艺大师和文艺高峰的独特发展道路,逐步形成该领域的原创性理论模型,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发展作出应有的建树。聚焦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各级文艺组织要加强系统性谋划、前瞻性统筹、整体性安排,加强对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加强对农村、少儿、科技等题材的扶持,突出抓好重大示范性创作项目的组织实施。创新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传播引导、宣传推广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巩固和扩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成果,推动评奖成果有效转化运用。深入实施新时代文艺评论工程,针对重大文艺现象和重点文艺作品,及时开展专业性、权威性、引导性强的文艺评论,着力提升文艺评论工作的组织化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近年来,新时代中国文艺已经在主题性创作、现实主义精神、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等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需要进行认真的总结与梳理,提升艺术创作质量,培养新时代文艺大师。对主题性创作在重大主题挖掘与阐释、国家机构组织与资源协调、流程管理、类型化手法、主流价值传达、当代性情感表达、典型人物塑造等方面的成绩与不足进行深入研究。深化对现实主义精神的理解,提炼现实主义艺术语言,在中外现实主义艺术发展史的既有经验基础上,理解新时代中国现实主义创作的独特民族品格及其更新与发展,思考如何以现实主义精神对百年中国历史逻辑与当代社会现实矛盾进行把握。研究国风、古风、古韵等传统美学与网络文化的融合路径,总结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优秀成果,思考中华美学精神与审美风范在当代文艺创作的主题思想、视觉风格、语言手法等方面的运用方式与效果。这些理论研究对提升新时代文艺创作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理论等具有重要意义。
(三)以大局为重心,深耕重点主题文艺创作,做好重大展演及推广工作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稳步提升的当下,高水平的文化建设和高质量的文艺创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时代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当代文艺高峰的核心任务是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大力发展各类主题性创作,为百年历史、为新时代传神写照。
在党领导人民奋斗百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每一个重要关头和高光时刻,文艺工作者从未缺席,始终努力发挥着文艺启迪心灵、鼓舞精神的独特价值。而当下的中国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文艺创作要无愧于时代,有能力把握这个蓬勃发展、千变万化、多元多层多极的当代中国现实,这样文艺的创新、品质的提升、产业的发展才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当代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从政治、经济到社会、文化、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都处于急速发展、剧烈转型之中,不同的经济形态、城乡关系、阶层身份、精神观念、文化形式等带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创作者应该保持对现实的高度敏感,把握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国到世界,从都市到乡村,从主流文化到网生亚文化......这种把握不能停留在外在形式,而是要抓住内在经验。创作者要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高度的敏感和深刻的体认来书写当代现实,讲述深植于真实生活经验与总体社会现实的中国故事。
文艺工作者要心怀“国之大者”,以重要节庆、重要事件和重要活动为契机,大力进行主题鲜明、牵动全局、意义重大的文艺实践。围绕“喜迎二十大,讴歌新时代”,集中推出一批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新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组织开展“新时代文艺佳作英才宣介工程”,集中展示新时代文艺百花争妍的动人景象。围绕新中国成立75周年、建军95周年、改革开放45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点工程、重要成果,提前谋划统筹好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与传播。结合各地实际,组织开展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引导性示范性强的主题文艺活动,紧紧围绕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和中国故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创作者应进一步探索主题性创作的规律,不断创新主导意识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同时,既要讲好中国故事,也要向世界更好地传播中国故事,进一步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持续向世界传播可信、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不断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力、感召力与影响力,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以创新为使命,加速推进“文艺科技融合”,展望新形态人类文明
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深度影响和重构了文化的形态、结构和价值追求,数字样态的文化产业以多重场景创新的方式实现了迅猛发展,“科艺融合”成为文旅创新的新主题。展望新的一年,基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观将成为指导思想,由疫情防控常态化催生的云展览、云旅游、云演艺、直播电商、游戏电竞等新业态,将延续既有的“中国经验”,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进一步向元宇宙、NFT、虚拟数字人、沉浸式娱乐等新业态稳步演进。艺术家与科学家、环境生态学家通力协作,利用艺术的直观性、视觉性和形象性等特点,普及科学、生物知识,通过创作、展览和传播,呼吁环境保护,共创美好人类未来。此外,智能互联技术为文娱创新、文旅融合提供丰富的基础设施,将持续推动传统文娱、文旅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
一是文娱消费场景将更加丰富,产值加倍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1月30日公布的数据,2021年,数字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比上年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20.5%。这比全国规模以上文艺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两年平均增长8.9%要高出一倍以上。而更为重要的是,其中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互联网广告服务两个细分行业营业收入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46.4%和31.8%,充分显现出数字文化消费的场景和产值将在新一年出现迅猛增长的趋势。从行业类型来看,2021年文化产业中新闻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内容创作生产四个与数字经济高度相关的行业增速也都高于全国文化企业营收的平均水平。
(五)以德行为红线,强化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文艺环境
继续深入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文艺领域的教育、引导、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等各个方面贯通起来,持之以恒地推进文艺行风建设一定会取得实质性成效。进一步完善行业自律制度,发挥中国文联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和各全国文艺家协会行风建设委员会的基本职能和积极作用,探索、建立、完善各艺术门类行业标准、行业规范、行为守则和自律公约。积极加强与宣传、文旅、广电、网信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沟通情况,争取支持,形成合力,建立教育、惩戒、联动机制,提升从业人员思想引导和规范管理的实际效果。针对文艺从业人员的违法失德现象和行为勇于发声、正确引导,对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依法依规依章程严肃处理。深入挖掘文艺界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重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分层分类深入开展“崇德尚艺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推动宣讲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拓展、向基层一线延伸,让德艺双馨的价值追求在文艺界蔚然成风。继续做好终身成就艺术家、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等评选表彰,持续扩大艺坛大家、艺苑百花等优秀文艺工作者宣介品牌项目的社会影响,树立文艺界良好口碑和文艺工作者良好社会形象。
2022年3月,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
回顾2021年,建党百年庆典的热烈氛围激励着全国人民奋发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工作者们以真诚的热情描摹伟大时代、鼓舞人民精神、歌咏百年历史的辉煌成就。波澜壮阔的社会现实给予艺术家们无限滋养,既提供深厚的内容,也锤炼出具有当代性和民族性的艺术语言形式。中国文艺在全球艺术与文化产业低迷的环境下,为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发展贡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发展道路。展望未来,文艺事业前景广阔,文艺工作者将继续牢记初心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首席专家】
王一川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
【撰稿人】
唐宏峰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
刘小龙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陈 均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林 玮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
高 远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闫桢桢 北京舞蹈学院讲师
李 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韩思琪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
签发:杨晓雪
审核:何美
责编:韩宵宵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