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传统美学中汲取创作灵感
——“文化自信自强与中华美学精神”学术论坛举行
不久前,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文化自信自强与中华美学精神”学术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溯源问道:中华美学精神的历史文脉与内在肌理”“道艺偕行:中华美学精神的价值求索与艺术呈现”“艺媒共生: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媒介生态”“古今创融: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艺术实践”四个议题分享经验、献言献策,展开了深入研讨。
论坛现场
从中华传统美学中汲取创作灵感
中华传统美学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独有的审美方式、美感构成和审美价值取向,为日后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在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揭牌仪式上(点击查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表示:“要充分发掘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内涵,推动当代中国的艺术实践;着力创新中华美学精神的互鉴发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自信自强走向世界。”
徐粤春
要想推动中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则需要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从当代电影艺术切入,溯源电影中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她深刻反思影视作品在产业化、市场化中间出现的一些迷失,她认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发展新技术,开拓新领域的同时,也应该从传统美学当中汲取灵感,体现丰富的古典意韵和鲜活的民族色彩”。黄会林的发言引发了现场学者的广泛共鸣,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院长程樯也探讨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影视创作中的艺术表达,“如果能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将中华美学精神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将更有助于优秀影视作品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黄会林
程樯
在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看来,“新媒体在传播中华美学精神的新话语、新修辞供给方面,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在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召开期间,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的视频《新千里江山图》,以持续火爆的《只此青绿》为出发点,在山水之间,有长征五号、“奋斗者”号、神舟十三号、十八洞村、福建舰……主旋律的身影嵌入一个诗意的世界中,让过往十年的辉煌岁月形成切身生活体验。《新千里江山图》以古今融通的视觉形象,流畅而富有美感地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报告要求“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新千里江山图》就是一次传统美学与现代化内容有机融合的有益尝试。
康伟
在穿越时空的对话中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与艺术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发生强烈变革,如何在跨越时空的不同文明形态间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是文艺工作者的现实之思。无论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科技美学彰显大国气象,还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技术与艺术并进的过程中发出中国美好未来的先声,都显示出在中华传统美学的沿用与更新中,全新的科技力量为讲好中国故事赋予新动能。
康伟认为,媒介对于传播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他从互联网时代形成的新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机制的角度,思考着中华美学精神的媒介传播发生的深刻变革。在他看来:“要利用新兴媒介手段,促进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感受的融会贯通。一方面,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代人文价值的源头活水;另一方面,让全新艺术形态大幅度提升受众的审美体验。”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许锐以舞蹈艺术形式为切入点,关注到表达方式在中外不同的审美观念中的比较与实践。在他看来,很多年轻人追捧的国风国潮,恰恰是他们期待在传统文化之上建立新的审美。他说:“近年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国家宝藏》《故事里的中国》等优秀电视节目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提炼创作灵感,让富有创意和内涵的文化精品不断感染着普通观众,不断提高受众的文化鉴赏力和媒介素养,恰恰是创作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顾亚奇则从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入手,阐明小众创作走向全民参与发展新阶段的提质升级过程中,网络文学如何跟网络艺术一起在历史自信中更加强化现实自信。
许锐
顾亚奇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表示,“今天的艺术样态互融互通,今天的文艺创作千帆竞发,因此,思考中华美学精神问题绝不能忽视高速发展的科技背景,忽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综合艺术感受,要推动社会向美而行,强化中华美学精神的育人新力量,以温润心灵和陶冶情操为手段,以内外兼美和文化振兴为目标,真正发掘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引领社会风尚。”
杨乘虎
传播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义不容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静态的物质存在,而是世代积累的文化典型和生活形态,是活态的、开放的、延续的,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传播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每一位文化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深入剖析了中华美学精神,并从美所依存的文艺工作里面的本体论、价值论、传播论、创作论和人格论的完善体系中,为艺术创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开辟了新的思考方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深入思考了中华美学精神问题和文化自信自强的关联,他认为,“中华美学精神能够产生普遍性的价值,从而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向云驹
张颐武
要想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势必要有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更需要大量聚焦优秀文艺作品和热点文艺现象、讴歌真善美的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傅谨认为,如果对文艺评论作用和价值的认识,只停留在理论上、纸面上和口头上,就很难让新时代的文艺评论真正绽放光彩,要让文艺评论对普通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并助力传播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星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证,“强化中国文化、中国审美文化和中国人的情感文化、道德文化,与创作批评之间的联系,文艺批评至关重要”。
傅谨
周星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影视工作处处长张军锋通过对近年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分析,总结出缺乏好作品的根本就是缺乏中国哲学、中华美学、中国文学的深厚滋养和熏陶,他借此鼓励更多创作者和评论家不断从中华美学精神里寻求滋养。
张军锋
论坛的最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主任肖向荣表示,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建设迈出的坚实第一步,标志着基地建设的良好开端。今后,基地将力图打造专家学者的“会客厅”、后备人才的“蓄水池”、文艺事业的“加油站”,为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信息支撑和人才支撑,为建强新时代文艺评论阵地、繁荣新时代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肖向荣
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心连心,越来越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时代、走进生活,构成思想性、艺术性兼备的有机艺术矩阵,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多维度的文化传播新格局。中华美学精神用生动鲜活的现实之姿和扎根泥土的沉淀之态,不断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人民家国情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传承、发展、传播不断树立新标杆。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