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文艺评论人才培养”项目交流论坛暨第一期课程结课仪式举行
2016年7月22日下午,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文艺评论人才培养”项目在北京大学红六楼会议室举行学员交流论坛暨第一期课程结课仪式。本次活动由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周由强主持,国家艺术基金管委会活动部部长姚志华、光明日报文化产业中心副主任张玉玲、光明网市场部副总监车静雯,全体高研班学员、艺术学院部分师生及《中国文艺评论》等媒体的记者参加了论坛及结课仪式。
此次论坛的主题为“批评家的素养及其养成”。有八位学员分别代表此次高研班所涉及的影视学、戏剧戏曲学、音乐研究、文化研究、视觉艺术研究等专业主题发言。他们的发言谈及批评的现状,从各自学科领域的角度提出批评家应有的素养,以及批评家的素养如何培养等问题,关联到批评的诸多方面。刘强谈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对于批评的冲击;胡疆锋批评了当前批评界的“新三从四德”现象;黄怡鹏、智联忠、丁旭东和屈波等谈到批评家的素养问题,包括批评家的修养、立场、精神以及眼界等;温彩云、郭文成、李立等谈及批评家的跨界与跨学科领域。
活动现场
在自由发言研讨环节,学员们热烈讨论,其中也不乏针锋相对式的激烈。刘小迪关于批评的特殊性的思考,陈宗花关于批评的专业性的陈述,杨祥民对于批评的市场化的批判等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接近尾声时,宋娟表达了此次高研班学员的共同心声:一方面震惊于课程师资的“豪华”;另一方面,感谢国家艺术基金、北京大学、中国文联开办此项目,表示要通过学习,增强素养,争取成为中国文艺批评家的“国家队”。
在学员的发言与讨论过程中,周由强作了点评,指出文艺批评的导向、传播以及批评家的坚守、素养等问题。王一川谈到参与此次论坛的四点感受:其一,这是文艺批评受到重视的时代。最近几年的文艺批评十分活跃但又问题丛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而且,艺术品交织审美属性和商品属性,超出了我们的传统美学的视野,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观众的已有素养都赶不上这种变化,所以需要加强艺术理论和评论工作。再有就是艺术品现在已不只是艺术,而已成为社会公共领域中公共舆论关注的焦点,成为社会各种问题或矛盾的交汇点或中介环节,从而需要加强批评的介入。因此,文艺批评受到重视是可以理解的。其二,青年批评家赶上了好时代,有责任有义务想一想真正优秀批评家是怎样炼成的?他需要哪些批评家的素养?其三,批评涵盖了很多领域,批评家要不忘初心、不忘原点,回到批评本身。其四,以批评家的自觉去养成批评家的素养。王一川希望大家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锤炼跨门类艺术素养和跨学科素养,希望大家能够有意识地阅读中外优秀文艺批评家的经典著作。
姚志华赞扬了学员们的理论素养与表达能力,认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此次项目非常值得,鼓励学员用初心做批评,能够引领批评的方向,并希望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能够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文艺批评家。此外,姚志华还介绍了国家艺术基金的申报、评审与监督的基本情况。
张玉玲介绍了《光明日报》的媒介转型情况,认为此次项目对学员的作用是从“埋头赶路”到“抬头看路”,《光明日报》与《光明网》愿意成为青年文艺批评家发表与积累的平台。她还鼓励学员从国家艺术基金与北京大学合办的此次项目开始,写出更多的好作品,成为真正的文艺评论的国家队。
本次“文艺评论人才培养”高级研修项目,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北京大学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承办,以培养未来的青年文艺批评家为目标。上半期课程从7月1日至22日,邀请校内外艺术学领域专家叶朗、仲呈祥、庞井君、张法、贾磊磊、周由强、周星、陈晓明、傅谨、陈晓云、施旭升、吴晓东、王一川、陈旭光、彭锋、翁剑青、李洋等前来授课,还举办了两次学员交流论坛。课程期间,学员们不仅聆听名家课程,还与授课教师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研讨,社会实践活动也非常丰富,在艺术学院的组织下,对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光线传媒、798、751艺术区、艺术8、尚8设计家产业园、中关村创业大街等地进行调研交流,还集体观看了北大原创摇滚音乐剧《元培校长》及正在北京展演的“全国基层戏曲院团会演”的莆仙戏《魂断鳌头》等多场戏曲演出。“文艺评论人才培养”项目的下半期课程将于10月份继续进行。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