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特别关注>一周艺评>正文

一周艺评:中秋艺评热,长安牡丹香(9月14日-9月20日)

2016-09-20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 收藏

一周艺评:中秋艺评热,长安牡丹香(9月14日-9月20日)

 

  【文艺动态】

  艺评中秋微活动

  中秋节,中国文艺评论网独家策划有奖微评活动“中秋文艺作品,你喜欢哪一款?”微评中秋诗书音画,吸引网友踊跃投稿投票。中国文明网、人民论坛网、千龙网·中国首都网等纷纷转发推荐;中国文艺评论网创建并主持的微话题#中秋艺评# 吸引2万人阅读;带动“长沙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参照策划举行微评文艺作品。匿名初选入围20篇微艺评,网络投票热烈。

  第一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引关注

  8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陕西省委宣传部和西北大学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以“长安”为名的论坛并不少见,但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长安(今西安)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这样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历史存在让中国文艺“长安论坛”也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中国艺术报》9月12日多个专版报道“让文艺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文化自信:给文艺评论布上亮丽的底色”和多个分论坛及发言摘编,《中国社会科学报》9月7日专版报道“增强文化自信,深挖中华美学的当代价值——艺术院校(系、所)负责人论道中国文艺‘长安论坛’”。

  民族文艺永不落幕

  8月16日到9月14日,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历时近一个月。35个代表团,为京城观众奉上了43台共86场精彩剧(节)目,其中64场均为成熟剧目,占整体演出的74%。此次会演虽已落幕,但民族文艺的繁荣进步永不落幕。

  世界艺术史大会在京开幕

  9月16日,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于北京开幕,会议持续至9月20日,由国际艺术史学会(CIHA)、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联合主办。这是该学术会议第一次在亚洲和非西方国家举办。

  世界艺术史大会每4年召开一次,自1873年以来已经举办了33届,素有国际文化艺术史界“奥林匹克”之誉。

  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举行

  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于2016年于9月7日至21日在西安举行,汇聚了包括丝绸之路沿线哈萨克斯坦、法、英等13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48台文艺演出以及格鲁吉亚、等6国参与的50场惠民演出和35场国际儿童戏剧演出。本次艺术节由文化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陕西省文化厅承办。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音乐会铿锵奏响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与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的“永恒的丰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指挥家李心草领衔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携手著名歌唱家阎维文、宋祖英、廖昌永、殷秀梅、吕继宏、王丽达、王宏伟,青年歌唱演员吴娜、王喆、龚爽,以及表演艺术家徐涛、温玉娟,为观众呈现了多部长征题材经典作品。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打动年轻观众

  9月13日,“纪念汤显祖诞辰400周年”青春版《牡丹亭》重返北大十周年公益演出在北京大学举行,这是青春版《牡丹亭》的第290场巡演。自2004年4月台湾首演大获成功至今,该剧已在全球诸多国家、地区巡演,观众达60多万人次,其中60%是青年观众。

 

  【评论品读】

  鼓励“00后”参与网络文艺评论工作

  面对数量庞大、质量参差的网络文艺作品,网络文艺评论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对当下的网络文艺评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评论者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要有更开阔的文学视界,要在通俗文学、世界文学、未来文学、文化发展等向度中审视网络文艺的价值和意义。其次,评论者要放下架子,走进网络文艺创作现场,掌握网络文艺的规律。其三,评论家要做到大量阅读,要有敏锐的感悟力,具备前瞻性的眼光,建构中国网络文艺评价体系。还要鼓励那些从小阅读网络文艺作品长大的“85后”“90后”“00后”参与到网络文艺评论工作中来。因为他们天然“在场”,对网络文艺有着更多的感同身受,他们的加入,将有利于推进网络文艺评论的深化。

  (来源:光明日报 周志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古典舞:五千年的身体财富如何传承?

  今年世界舞蹈日发行的邮票中,《踏歌》作为中国古典舞的代表播布全球。中国舞剧产量世界第一(年产近五百部),其身体语言构成其实就是以中国古典舞为主,但几乎没有经典存世。中国古典舞因内外挤压而持续异化,很难从中剥离出作为中国主流舞蹈身体标识应有的文化价值和自信。如果我们现在没法拿出主流的舞蹈身体语言系统面向世界、跟世界平等对话与交流,又何来中国舞蹈文化自信呢?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刘建,北京舞蹈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音乐舞蹈艺术委员会委员)

  歌剧《红楼梦》的“走出去”与“转内销”

《红楼梦》剧照。旧金山歌剧院科里·韦弗(Cory Weaver/San Francisco Opera)供图

  由华裔艺术家准备三年多时间,中、韩、美歌唱家联袂主演的英文版歌剧《红楼梦》,近期成功完成首演,创造了一个文化标志性事件。搬上西方歌剧舞台,用英文演唱全剧,这是第一次。这不是平常意义上的“走出去”,此次英文版歌剧《红楼梦》的原创地在美国,由一群英文背景良好的华裔美国人翻译。这是一支“全明星梦之队”,包括盛宗亮、赖声川等。在旧金山演出后,该剧将于明年3月参加香港艺术节。赖声川也期待着把这部歌剧改为中文版,“要演给全球华人看”。中国文化已经不是一个简单“走出去”的命题,它本身就是一笔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既可以对纯老外产生吸引力,同时更对全球华人具有吸引力。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巽达,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中国哲学课走红哈佛大学的启示

  2016年《纽约时报》报道,哈佛最受欢迎课程的前三名是计算机、经济学和“中国哲学概论”。“一门可以改变生活的课程。”这是哈佛大学对中国哲学概论课程的介绍,也成为哈佛学生的共识。杜甫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英语全译本《杜甫诗》盛行哈佛。

  西方价值观遭遇现代社会质疑与挑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相信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蕴含着解决当代困境的方法。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推动文明对话和对现代精神的反思,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人类精神资源的坐标系中,发掘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让“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雪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传统中国画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走向现代化

  G20杭州峰会上,普京总统接待客人所在位置背后的那幅牡丹画引发集体声讨。实际上这是与G20艺术品品位无关的误会,只是普京下榻的杭州香格里拉酒店中的装饰画。一位经过正规美术学院训练的画家为何沉湎于流俗的牡丹?

  传统中国画如何在公共空间中呈现是传统艺术走向现代化的考验。教育的不足、审美教育的严重缺失,继续考验传统中国画的当代发展,同时也考验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

  (来源:文艺报 作者:陈履生)

  电视剧《小别离》折射中产教育焦虑

  近日热播的高分国产剧《小别离》因聚焦孩子教育、留学的社会热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和《蜗居》一样精准地戳到了时代的痛点、受众的痛点:房子和孩子,是城市中产最要害的利益关切,是这一阶层构成和身份认同的基础,同时也是他们焦虑的来源。

  (来源:文艺报 作者:张之琪)

 

  【文艺政策】

  网络直播必须“持证上岗”,终结“野蛮生长”

  9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重申: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机构必须依法获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开展直播服务,这等于再次强调相关直播平台必须“持证上岗”。 北京市网信办日前也责令属地所辖的映客、花椒、一直播、小米直播、六间房、快手、在直播等直播网站进行全面整改。

  截至今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已高达3.25亿,意味着每10个网民中就有将近5个人在消费网络直播。自今年4月多家网络直播平台订立公约至今,一个渐趋明确的网络直播政策与规则体系正在形成。

选编 中国文艺评论网 老杜

 

  延伸阅读:

  【互动活动】中秋艺评初选20篇,入围作品请投票

  中国文艺评论网专题 · 中国文艺长安论坛

  中国文艺评论网专题 · 一周艺评

  一周艺评:中秋艺评设大奖,《长江图》刮诗意风(9月7日-9月13日)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