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艺术界,需要文化素质和理论素质的提升。很多人对此不重视,比较偏向技术和技巧的东西。艺术当然有技术的成分,但是它是一种文化,有一种文化的内涵、精神的内涵。艺术,最终来讲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诗歌、音乐、舞蹈、戏剧,都是人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的呈现。
艺术工作者、艺术家,比如电影和戏剧的编剧、导演、演员、舞美等,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理论素养极其重要。我们过去对这方面的重视不够。
俄罗斯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小时候他的母亲就让他读《战争与和平》,并且告诉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因此他从小就有很深厚的文化经典的教养。从此《战争与和平》就成为他的艺术趣味的标准,而那些低俗的东西他就再也不能容忍了。我认为这跟他后来成为电影大师有很大关系。中国现在要拍世界大片、要培养电影大师,这不是光喊口号就能成功的。要下功夫,要从根本上培养,要有文化的根基。
还有就是要重视理论。理论会告诉艺术工作者怎么去努力和努力的方向。很多人,在技术上已经很好了,但没法再提高,这跟他从小的文化、审美修养有关系,也跟他的理论素养有关系。一些画家,他们技术很好,想创造一些有突破的东西,但是不知道如何突破,找不到方向和道路。还有一些大艺术家,他艺术创作很好,但是当他要把自己的艺术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的时候,他总结不出来。还有的人诗歌写得不错,一讲到诗歌的理论却并不很正确。所以理论很重要。
毛泽东曾在五十年代对音乐工作者说:“中国的音乐、舞蹈、绘画是有道理的,问题是讲不大出来,因为没有多研究。”这句话非常对,我们中国艺术是有规律的,但是我们说不出来,因为研究不够。譬如我们说我们的京剧是瑰宝,但是京剧为什么好呢,并没有讲清楚。
所以,对于在职的文化艺术工作者,通过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来提高他们文化上、理论上、美学上的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他们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在工作中碰到一些问题,脑子里有这些问题,再来学,再来听课,再来看书,会更有针对性,容易吸收里面的好的东西。这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讲,从推动中国艺术向前发展的角度来讲,都是很有好处,非常重要的。从大学来讲,应该有责任面向已经参加工作的学员、在艺术界各部门工作的人,让他们回到大学来再学习,这也是大学的任务。
我认为,培养艺术硕士不论将来从事艺术创作、艺术评论或艺术研究,以下三个方面都很重要。
一是艺术感,就是对艺术本身的感受和体验的能力。
做电影要有电影感,做戏剧要有戏剧感,做音乐要有音乐感。没有音乐感没法作曲、演奏,不可能做评论。艺术感可能有天资的成分,还有就是对艺术直接鉴赏的经验的积累。研究戏剧必须要看戏,研究音乐必须去听音乐会。
还要有艺术史知识的积累。戏剧史知识跟你当下的艺术感受有很大关系,比如一个人对莎士比亚很熟,那他对新的戏的感受就不一样。
还要扩大艺术的眼界,因为艺术之间是互相沟通的。比如王朝闻,是搞雕塑出身(刘胡兰雕塑的作者),他是老革命,后来写了许多艺术评论和美学的文章(主编第一本《美学概论》);他还研究戏剧,研究川剧,又研究唐诗,又研究《红楼梦》,写了《论凤姐》,他的面很宽。艺术是互相打通的,太窄不行。
二是理论感,即理论思维能力。有的人艺术鉴赏能力强,但是不能提升为理论。京剧很好,好在哪,说不出来;书法很好,好在哪,理论上说不出来。这是很大的缺憾,理论不好,影响文艺往前发展。
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很重要。同样一段材料,到了一个人手里平平淡淡,到了另一个人手里却能提炼出东西来,就因为他写的东西有理论色彩。要做艺术理论、评论,没有理论思维能力是不行的。日本有一个文艺评论家叫宫本百合子,她的丈夫宫本显治对她说你写的评论性文章都是一般的文章,不是真正的理论文章。要写出真正的理论文章,要下功夫,建议你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不是为了学政治经济学,而是为了训练你的理论思维。宫本百合子听了他的话开始读,开始是在外围进不去,后来进去了,从核心开始读,感到非常幸福、喜悦,就像真理的光芒照耀到自己身上。她说,人的一辈子,像《资本论》这样的成果有十分之一就没有白活了。这个例子说明理论思维能力多么重要。
那么怎么锻炼理论思维能力呢?恩格斯说过,至今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学习过去的哲学。过去的哲学经典,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中国的孔子、老子、庄子等,这些经典是每个时代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要用这些最高结晶来武装自己的大脑。我建议同学们每年读两本经典,十年就是二十本,二十年就是四十本,读四十本经典,人就会脱胎换骨了。
三是语言表达能力。
现在的社会不管干什么,都要说话,要写文章。要学会语言表达,要简洁、干净、明白、通畅。有的人写东西别人看不懂,还以为自己高深,这是不对的。我国“五四”以来的大学者,闻一多、朱自清、胡适、郭沫若、冯友兰、朱光潜等,他们的文章都是很明白通畅的。
文章还要有思想深度,要写得有趣味,有灵气贯通,让人一看文章就很愿意看。不要写得死气沉沉,让人昏昏欲睡。
总之,艺术硕士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理论感,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否成为大的艺术家,大的艺术理论家,还有艺术部门的管理人才,并不是到学校接受了这样的艺术教育就能决定的,要有大的成就还需要别的条件,如人生经历、自己的努力、机缘等等。人生,很多东西不是个人能决定的,但是从个人条件来讲,从艺术感、理论感、语言表达能力这三方面来加强,是有帮助的。
(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