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特别关注>艺术学与美育>正文

文物修复专业在南京艺术学院很热门

2016-08-25 阅读: 来源:新浪 作者: 收藏

  文物修复现在可不止是一门手艺,南京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南艺”)还专门开设了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重点培养文物修复人才。虽然专业名称听上去有点“高冷”,但招生情况却是紧俏。南艺人文学院院长董峰教授告诉记者,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每年招收40人左右,但报考的学生远超3000人。学生不仅有机会跟着工作几十年的“师傅”学习修复文物,就业市场也被一片看好。

  从修复摔破的普通瓷碗开始“灵巧的双手触摸尘封已久的文物,直到它们焕发出新生命,并完成了一场与古人的独特对话”。这样诗意的表达大多会出现在《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的解说词里。但南艺文物修复专业的学生们最基础的学习其实并没有纪录片里的“诗情画意”,买来一个普通瓷碗,啪一下摔碎,再一点点拼接起来,修复成最初的模样,这便是专业的学生们最初开始学修复时的众多“功课”之一。而且,修好之后再扔到地上,再次修复碎片的难度又比之前增加了一倍多。“需要反复修上好几次,越到后面越难,但其实这只是最基础的陶瓷修复工作,比这复杂的还有很多。听学姐们说,她们还要修复元青花,想想就兴奋。”一位学生这样描述自己和瓷碗修复较劲的过程。

  文物修复专业学生的日常肯定要和诸多的“破碎”挂钩,就连去书摊上买书,他们都是挑着旧的淘。“越破越开心,从学校后街买回来,自己动手修的像新书一般,多有成就感!”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学生的语气里都带着自豪。

  文物修复是个安静的体力活儿,需要的不仅是耐心,还有大量的时间投入。花上大半年修复一幅破碎的对联对于南艺文物修复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来说是常有的事。但人文学院院长董峰告诉记者,专业里的40多个学生个个都“坐的住”,“学生们觉得“有事做”,而且是很有挑战性的修复项目,因此他们都投入了极大的兴趣。”

  绘画书法等基础样样都要学

  穿着工作服拿着小刷子,一点一点地刷掉古物上的灰尘。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给观众展现的文物修复工作者的工作场景里,这样的画面最为常见。但就是普通的“清理灰尘”,其实都有讲究。

  “学生们必须充分了解这件文物,才能恰到好处地对它进行修复。因此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董峰举了个具体的例子,“比如学生学古籍修复之前,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作支撑,对于要修复的古籍要做到心中有数。修复者本身就像个“活字典”、真专家,对每本古籍使用的纸张也要很精通,知道来自什么朝代,纸张脆化、絮化了要怎么去处理。”

  因此,南艺文物修复专业的学生们在入学考试的专业加试中,必须要通过最基础的文博理论考核。正式入学后,还要学习绘画、书法、艺术理论等诸多课程。打下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后,才能“底气十足”地动手开始学修复。

  据悉,南艺文物修复专业成立于2005年,分为陶瓷修复、古籍修复和书画修复三个方向,各有魅力。本科毕业的学生目前就业行情很好。每届都有学生被省级博物馆、图书馆要走。还有好多学生到基层文物部门、古籍部门就业。“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更愿意学习一门实用性的技术,掌握立足社会的一技之长。”董峰说。

  每年报名超3000,只有40多人被录取

  每年,全国各地报考南艺文物修复专业的学生远远超过3000人,但最终能够被录取的,只有40余人。

  正是十八九岁需要消耗精力的年龄,为什么心甘情愿地选择做“时间的匠人”?这可是对文物修复专业的误解。专业老师告诉记者,学生们在给文物进行修复时,完全可以开动脑筋,给文物注入“现代元素”。“比如一幅古画的重新装裱,怎样装裱才能更加好看,学生就可以借助自己的艺术灵感,给古画赋予年轻‘生命力’。”

(文/杨甜子)

 

  延伸阅读:

  故宫修复养心殿,为何学术先行?

  国际艺术品修复师:“守护神”是“多面手”

  《我在故宫修文物》何以收视爆红?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