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不为那目不暇接琳琅满目的画风形式所陶醉呢?
当网络还是混沌未开时,有太多画作如“养在深闺人未识”一般,那么,什么方式才是最有效的传播途径呢?
卢浮宫
就近期,各种网络传播的尽悉是十三届全国各画展的新闻报道,在观众还未踏入展厅前,有关褒贬不一的评论,尽在涮屏中,足见当下通过网络掌握艺术界大事小事,轻松的不在话下,过去一家独大的纸媒,面对此情此景而显无力,明显是节拍跟不上,无怪乎聪明的观众多选择了从视屏上那滚滚而来的与画展相关的连篇累牍的报道,传播快且信息量大,比如外界一有新动向,便天南地北、铺天盖地,无人不晓。
而今出趟国门远赴异国他乡不是件难事,但业内人士想往各国美术馆知原作会经典,开拓眼界的机会,也不多。有时,一些专业外人群即平头百姓,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而对绘画兴趣起来,但无需与业界一般,应有的鉴赏水准,该有的绘画技能。
当下,便捷的网络传播,使上述状况得以改变,画家作品不经官方机构或印刷品,一指轻击朋友圈便瞬间爆屏。而一些经典作品经微信传播,使多数人由欣赏艺术而喜欢艺术,艺术走进千家万户这一愿景,不再遥不可及,势成大众休闲文化之一,即使人在旅途也能轻松浏览。
至今,《蒙娜丽莎》那嫣然一笑,画家达·芬奇似如神助一般留下可让人作各种好奇和猜想的谜底?马奈画草地上的午餐,看似幽默的一幕实则篾视沙龙;高更不以炫耀女性细腻柔软的肤色质感为古典画宗,而是从那一身黝黑发亮的塔希堤女子肌肉色块上入手;毕加索索性把学院派中的明暗色泽和质感细节弃之一旁,概括为粗犷明了的几何块面呈现,成点线面视觉……,这一切的一切,让不少专业画家羡慕之极,内心渴望有如大师们这般身手不凡的本事。
达·芬奇《蒙娜丽莎》
而今,像展厅这样的艺术机构,一年365日向民众开放,经年累月展陈优秀画作,而不是有推新画展,才敞开展厅大门,即方便了节假日民众走进展厅观展,也使得艺术欣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让欣赏艺术成沟通和联结人类的精神情感。
国外的像特列恰柯夫美术馆的巡回画派原作,卢佛宫琳琅满目的古典油画经典,大都会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精彩纷呈名画等。对于一些跨越几个世纪的经典之作,先是观众对画作要有所了解,萌生一种近距离观赏原作的激情下,再进入展厅。想想,有这样的心情,同另一个不太熟悉画作去看画展,陷入解读的困惑有所不同,故这类长久展示经典的美术馆,观者如潮皆在情理中。
前些年,国内一海滨城市的博物馆,隆重推出了一场由12位近现代中国画坛名家巨匠组成的盛大展事。出人意料是,因每天络绎不绝的本地观众,和接踵而至外地来的书画爱好者,使主办方不得不将这个有特定意义的展览延续多日,方能缓解每天摩肩擦踵的人群造成的拥挤场面,而同时,是另一展馆所举办的大型画展和几个画家个展,却零星稀疏的很(除开幕式有点热闹),显然,不同画展均会有不同的观看效果,抑或热热闹闹、冷冷清清?
如上所述,要让普通百姓兴致勃勃步入展厅,那么,在展示内容上须有针对性。目前,就一般中等城市,文化公共设施像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宫似雨后春笋般出现,为办展交流提供场地。而十几年前,异地画家想进京看个高水准画展,须坐上几天几夜火车。
一座有300多万人口的城市,人们利用节假日时间前往美术馆博物馆看展,往往不及那些到游乐休闲场所的人来人往,更遑论人潮涌动的火爆场面,所以,无论主办方如何大张旗鼓筹办画展,基本是除开幕式当天人头攒头的一幕,后续免不了零星稀落,可见对展览内容得多加考虑,能否吸引观众眼球为是。
另外,普罗大众对一些比较另类的画展,让人眼花缭乱或云里雾里的肌理拼贴什么的画面,虽是同行眼里好评如潮的新式武器,却让专业外人群看的一头雾水,这一情形艺术机构必须了解,观众接受新东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相较于近现代12位大家的中国画展,为什么每天会有络绎不绝的观众观赏?因为由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诸多大家组成的画展,无论题材表现及艺术图式,能够为各个方面的人群所接受。那么,在这些已故大师画作前顶礼膜拜,陶冶性情,是再好不过的精神享受。
潘天寿 《松鹰》 1948年作 149×40.5cm 纸本水墨设色 中国美术馆藏
近些年国内一些中小型美术馆(包括民营美术馆),利用各自优势开展诸如藏品交流活动,像近期由十几家名师艺术馆共同发起的学术研讨会,做得是风生水起,社会效应显著,观众反应强烈。
诚如网络媒体传播绘画知识这一功能,犹如一座座流动的美术馆,便于大众更多地了解艺术信息,开阔眼界,在推进艺术鉴赏各种举措上,网络传播的优势性,再明显不过。
(作者:潘丰泉,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