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境中不断成长的新中国,承受了无数的磨难,也经历了孤独和迷惘,却从来没有忘记那句至今仍然铭记于中华民族每位同胞心头的话:“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自力更生地建设新中国,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20世纪60年代后,新中国虽然仍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蹒跚前行,但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奋斗,在经济、科技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华民族谱写了从未有过的历史新篇章。此时的中国画家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和劳动者的感召之下,将创作的重点放到了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歌颂劳动人民和记录时代变迁的主题之上。
这一时期的中国画家们,不仅用画笔记录了“两弹一星”、南京长江大桥、黄河花园口水坝等国家重大工程的成功实施,也记录下了无数平凡劳动者的形象。大江大河、雄伟建筑、工厂矿山成为了画家们最经常刻画的主题,而承载这些的,除了中国画家们日臻精湛的技艺之外,更是他们赤诚的爱国心、集体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同时,以传统笔墨表现山水、人物和花鸟的一批中国画作品在时代精神的感染之下,焕发出了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文人意味的新气象,这在李可染、吴湖帆、关山月等人的主题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中国画历经上千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自成一格的强大体系。而自新中国诞生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超越以往的、拥有崭新面貌的画家,他们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创作出的一批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作品,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记忆,更在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之后,达到了中国画发展史上的新高度。
这些诞生在激情燃烧岁月中的经典画作,是现实主义同浪漫主义的结合,掀起了“新中国画”创作的高潮。在毛泽东主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全国的国画家们以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和风格各异的艺术语言,共同建构了有新中国特色、最能代表中国画变革的完整的艺术体系。对这一时期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涌现出的重大历史人物的表现,唤起了我们的民族记忆,更引发了当代人的心灵共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美术家。
周昌谷 《两个羊羔》 9cm×39cm 1954年 (中国美术馆藏)
《两个羊羔》是周昌谷结束敦煌之行,又进入藏区深入生活后所作。画面上一个藏族姑娘赤着双脚,趴在羊圈的栏杆上,口里衔着小草正在专心注视着两只初生的羊羔,眼睛里充满了爱怜之情。作者注重表现蕴藏在平凡生活中的诗情画意,人物衣袖的线描概括简练,裙服用湿笔晕染,在裙摆处还留有水墨交融的韵味。帽饰与裙带施以鲜艳的红色与蓝色,以求通过局部小块强烈色彩的点缀,使整个画面平淡中不至于单调。构图上大幅留白,仅通过一横一竖的羊圈栏杆分割开中远景的空间层次,小草的表现也率意自然。此画代表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水墨人物画改造创新的研究成果,并荣获1955年“第五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金质奖,这是新中国美术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的第一个奖项。
谢瑞阶《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探工程》 60.8cm×177.2cm 1955年(中国美术馆藏)
1949年以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在发展民族工业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找到作为工业血液的能源和矿产。为了不受制于人,新中国极其重视资源、能源的自给自足。从钢铁、煤炭到石油等各战线,处处涌现出了为新中国建设跋山涉水、披星戴月,战斗在第一线的勘探工人的感人事迹。谢瑞阶于1955年创作的《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探工程》,结合了山水和人物画的技法,既表现了奔流不息的母亲河,又展现出热火朝天的勘探工作场景。此图最为精妙之处在于用黄河的壮阔和旺盛生命力,衬托出了勘探工人不畏艰险的精神。黄河是谢瑞阶最为擅长的表现题材,而当气势磅礴的黄河和祖国的勘探事业联系在一起时,新中国自强不息的精神被表现得尤其生动、有力。
贺天健 《九月桐江桕子红》 109cm×106cm 1955年(中国美术馆藏)
《九月桐江桕子红》是贺天健1955年仲秋自沪上前往浙江桐江游览时所作,此幅作品以漫山红叶为衬托,描绘千山竞秀、百舸争流的壮丽景色。画面以俯视取势,总揽全局,通过对近景、中景的细致刻画,营造妙趣横生的艺术之境,同时,该作品更加重视山川内在神韵的表达,使传统技法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因而,在构图以及皴法、点法、染法上,都能师古出新,赋予作品鲜明的时代特色。
石鲁 《古长城外》 89cm×129cm 1954年 (中国美术馆藏)
作为石鲁的成名作,《古长城外》是一幅以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为背景,符合“新美术”创作方向的优秀作品。作品内容新颖、独到,处理手法上的叙事性、情节性,以及表现技法的中西融合,都显现出石鲁的艺术追求。画家创造性地刻画了一段古长城和新铺设完备的铁轨,又借用牧羊藏民的目光与笑容来见证现代化到来的欣喜。该作是石鲁关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题材绘画创作的第一个高峰,产生过较大影响。
于非闇 《玉兰黄鹂》 103cm×76cm 1956年 (中国美术馆藏)
该作是于非闇晚年的代表作。玉兰在北方绽放在早春时节,有玉树临风之姿。仓庚即黄鹂,《诗经》里有句曰:“仓庚于飞,熠耀其羽。”画家便以此为艺术形象并用石青为底色来烘托玉兰和黄鹂。这鲜明清丽的色彩,寓意着蓝天映照下的中国大地一派晴空万里、鸟语花香的大好春光。
方增先 《粒粒皆辛苦》 105.6cm×65.2cm 1955年(中国美术馆藏)
1955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人人都要节约粮食》的社论,全国上下提倡节约粮食。同年,方增先经过北方农村见到农民在地里拾麦穗的景象,印象深刻,这个构思最后创作为《粒粒皆辛苦》。该作讲究水墨晕染的效果,对人物形体、结构和外轮廓的描绘均吸收了素描的因素,以农民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细节为题材,又运用妇孺皆知的诗句“粒粒皆辛苦”来点明主题,因内容通俗易懂、形式大胆创新,所以作品一经发表就立即获得人们的喜爱,被认为是主题性现代人物画的典范之作。
黄宾虹 《栖霞山居图》 87.5cm×47.3cm 1953年(中国美术馆藏)
《栖霞山居图》笔墨秀润而结构精严,严实坚厚,给人以厚实苍茫之感,诸种意象安排妥贴。从技法上来看,画家以水墨、小青绿技法并辅留白之法,生动展现了一派活生生的自然胜景,亦体现了其浑厚华滋的风格以及意境郁勃跌宕的特点,为其晚年代表作。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集体创作 《当代英雄》 104.5cm×344.5cm 1960年 (中国美术馆藏)
在新中国美术发展史上,人民和劳模形象的塑造一直是最重要的主题。1960年,由卢沉主笔,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15名教师根据油画家孙滋溪的草图,绘制了卷本工笔重彩国画《当代英雄》。画面的中央是毛泽东主席,各行业的劳模代表佩戴红花在领袖身旁一字排开,缓步进入人民大会堂。人们很容易就能理解,这些在各行各业挥洒汗水的普通劳动人民,就像领袖一样,也能成为被人们铭记的英雄。这种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思想,不仅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成为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更值得今天的我们去铭记与继承。在当下经济、科技、文化都极大发展的中国,这样的画面仍然激励着炎黄子孙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奋斗!
李斛 《女民警》 81cm×65cm 1960年 (中国美术馆藏)
李斛是一名在中国画技法上有着开创性成就的国画家。他坚持用中国画的笔墨进行西式画法的写生,并且十分重视素描基本功,具有全面的造型能力,在人物肖像画方面有独到的成就。他的人物画不仅准确地把握对象生动的外部特征,而且能深刻地触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其作品《女民警》,不仅显现出深厚功力,还带着诗一样美妙的意境,成为我们时代的画卷。
傅抱石 《待细把江山图画》 100cm×111.5cm 1961年 (中国美术馆藏)
1960年,傅抱石率江苏国画院的画家们到华山写生,归来后创作了代表作《待细把江山图画》。画家以其独到的视角和创造力,将华山奇峭无伦、壁立千仞的雄姿呈现在我们面前。虽然是方形构图,但画家将山峰伸出纸外,不留天空,以几缕云雾隔断山腰,虚实相生之间更显华山遮天盖地、直插云霄的磅礴气势。笔法上,画家使用其特有的“抱石皴”,散锋笔法得到充分施展,左侧山体着墨较多,干湿并用,显出山峦的浑厚苍郁。设色上,此作大量运用淡赭色,色与墨融为一体,沉着而大气。作品以辛弃疾的“待细把江山图画”作为画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王盛烈 《海风》 108.5cm×316cm 1962年(中国美术馆藏)
作为“关东画派”创建者和奠基人,王盛烈坚持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的创作理念,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贴近人民的绘画作品。他在1962年创作的《海风》展现了一群守卫祖国海疆的女民兵——她们飒爽英姿的人物形象和“巾帼不让须眉”的万丈豪情,展现出时代的精神风骨与气韵。在绘画技法上,作者在近景中疏密有致地并置了几名持枪的女民兵,以写实的语言描绘了她们的乐观与警惕。远景中的帆船和海鸥则交代了大海的广阔背景,向我们展现出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顾生岳 《春临东海》 75cm×202cm 1964年 (中国美术馆藏)
出生于浙江舟山海岛的顾生岳,对海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曾多次带学生到舟山写生,收集素材,海岛渔业的发展变化激发着他的创作冲动。在《春临东海》中,他发挥工笔画所长,以观看春节慰问队的演出为中心情节,展现了渔船云集、桅杆林立、彩旗招展的红火场面,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渔业竞夺高产的热烈气氛。全幅笔法细腻、色彩协调,洋溢着火热的生活气息,正如作者所题“东海健儿斗志强,红旗高举大陈洋。万众齐心争高产,春节坚持在渔场”。
李硕卿 《移山填谷》 178cm×107.5cm 1958年 (中国美术馆藏)
1958年,一幅反映鹰厦铁路建设场面的大幅山水画《移山填谷》,震撼了中国美术界。王朝闻曾称赞这幅作品实现了“中国画的新生”。李硕卿的绘画博采中西绘画的表现技法之长,用中国画的笔墨手法,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鹰厦铁路建设的火热场面。无论是作者精妙的构思、意境和构图,还是娴熟的笔墨和技法,都渗透了他深厚的艺术造型能力和中国绘画精神的厚积薄发。在这幅作品之中,山体造型犀利精确,同时以萦绕的云烟衬托出大山的巍峨和建筑工人的艰辛。特别是画面中的工人置身云中,仿佛在腾云驾雾,表现出新中国建设一日千里的雄心壮志和工人们的拼搏精神。
吴湖帆 《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135cm×67cm 1965年(上海中国画院藏)
“因为这一刻,中国历史要分为两段来书写。”这句令人热血沸腾的话,指的是新中国在科技和国防上取得的最振奋人心的成就——1964年10月16日,在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无数科学家和无名英雄的努力之下,成功地升腾起一个巨大的火球,让“中国人挺直了腰杆子”。中华儿女每每想起这一刻,无不为之潸然且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鼓舞了全体国人,当然也包括在文艺战线上奋斗的画家。吴湖帆根据纪录片及当时拍摄的照片,酝酿数月,于1965年夏完成了《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以传统手法表现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这不仅对吴湖帆是首次,而且在近现代绘画史上实现了重大的突破。画面上,吴湖帆用没骨烘染法描绘了不断翻滚、徐徐上升的蘑菇云,让作品拥有一种超越了西方写实油画的巨大感染力。
程十发 《歌唱祖国的春天》 137cm×81cm1957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新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传统画家的创作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而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新工笔画也正是因此开始出现新气象——以现实主义题材,借鉴了民间年画和西方写实绘画的手法,热情歌颂新社会。程十发正是在这其中涌现出的新工笔画家,他的这幅《歌唱祖国的春天》,以饱满的构图、明丽的颜色,展现出工农兵大家庭欢聚一堂的场景,完美地表现出中华儿女积极向上的面貌和建设新中国的热情。不仅在题材和构图上紧扣新中国的文艺政策,程十发在作品中同样表现出了他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远景中的山峦和萦绕在山间的白云,近景中的石、竹、兰,都展现出作者精湛的技巧。
刘文西 《祖孙四代》 119cm×97.5cm 1962年(中国美术馆藏)
一位生于江南的人在黄土高原度过了62年的人生时光。他就是黄土画派的创始人刘文西,一生把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寄予在了陕北深厚的黄土之中。刘文西于1962年创作的《祖孙四代》,正是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经典之作。画面中的祖孙四人,造型浑厚质朴,如同矗立在高原上的丰碑。笔墨用法也粗犷有力、不拘一格,展现出历经千年的黄土高原的时代变迁,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关于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幅作品不仅仅是刘文西个人艺术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更通过这种深刻的哲思,揭示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立身之本——农业与耕种的重要性,让人不禁思考黄土高原和中华民族的沧桑岁月。
赵望云 《早春之晨》 125cm×68cm 1960年(中国美术馆藏)
陕北这个革命圣地淳朴的民风孕育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浑朴的黄土高原成为诸多画家魂牵梦绕的地方。长安画派的创立者赵望云以苍厚、朴茂之笔诠释了独特的西北风韵和时代精神,创造出崭新的中国画表现语言。《早春之晨》表现了历经战火如今归于平静的陕北村庄宁静祥和的早晨和村民集体出工的生活景象。画面中的山水和窑洞在他的笔下富有陕北地区的厚重风貌,而外出劳作的农民同样在他的笔下再现出质朴的面貌,作品很好地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后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钱松嵒 《常熟田》 53.3cm×35.7cm 1963年 (中国美术馆藏)
“常熟县境,平畴万顷,岁岁丰收,真乃名实相符。”当画家钱松嵒看到一望无际的江南水田,不禁发出如此的感叹。《常熟田》这幅优秀的新中国画,借用了“常熟”的一语双关,既表现了即将丰收的农田,更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这幅为新中国成立15周年献礼而创作的作品,虽然表现的是一马平川的江南平原,却在钱松嵒的精妙构思之下展现出具有视觉穿透力的山水画之妙,江南水乡的一片和谐景象,生动展现了新时代的蓬勃气象。
王玉珏 《山村医生》 84.5cm×61.5cm 1963年(中国美术馆藏)
山村的夜,披着白衣的女医生在灯下捻着棉签,为翌日医疗工作做准备。捻棉签这一细节的构思,表现了山村医生对农村医疗事业的关爱和敬业。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女医生俊美的形象,墙上草帽旁插着采摘来的一朵小山花含义隽永,点出了女医生“踏遍青山”的足印,其间还有平凡又令人钦佩的山村医生像山花一样美丽的寓意。20世纪60年代初,广州美术学院王玉珏的毕业创作《山村医生》一经问世,人们就为这幅既平凡又意味深长、画意无尽的作品所倾倒。《山村医生》以其清新明朗、生机勃勃的画意和生命力,在意境上、技法上摆脱了以往工笔画、仕女画的束缚,“笔墨当随时代”,工写结合,使这一郁勃向上的画面充满活力与时代气息。
潘天寿 《小龙湫下一角》 107.8cm×107.5cm 1963年(潘天寿纪念馆藏)
20世纪50年代后期,潘天寿曾深入浙江雁荡山写生,画了许多以雁荡山风景为题材的作品。作为潘天寿现代花鸟画创作高峰期的代表作之一,《小龙湫下一角》描绘的是雁荡山灵岩寺后一个小瀑布的景色。他常说:“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在画家的用心经营下,画面上的小龙湫,花繁草茂,流水潺潺,别有一番引人入胜的景致。方形的构图使画面饱满紧凑。龙湫水是画面的视觉中心,配以山岩与花草结合。这既不同于前人的鸟瞰式山水,又不同于仅配以假山的单纯花卉。在语言表现上,为使山水与花卉和谐地统一在一个实景之中,作者以变化丰富的线条构成画面的骨架,追求构图的骨力与气势之美,这既不同于山水的皴法,也不同于花卉的没骨法。虽不是主题性创作,但潘天寿以花卉和山水结合的独特形式,创造出清新的意境来反映新时代的气息,最后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现代花鸟画的审美图式。
李可染 《万山红遍》 136cm×85cm 1964年(北京画院藏)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是毛泽东主席在1925年冬对国家命运发出的感叹,也是伟大领袖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这一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正表现在李可染的代表作《万山红遍》之中。李可染借鉴了黄宾虹的“积墨”法,将片片朱砂色由浅入深地层层积染。作品在弥漫着一片朱红的同时,却并未显现出视觉上的单调性。画面山间的黑白房子在红色中成为了绝妙的点缀,更加突出了红色的灿烂热烈和白色的纯洁剔透。同时,李可染借鉴了五代北宋山水画的构图,让主峰占据了大部分画面,显得雄伟巍峨,从而实现了此画艺术性的升华。
宋文治 《新安江上》 55cm×40.5cm 1965年(家属自藏)
新安江水电站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施工建造的大型水利发电站,被誉为“长江三峡的试验田”,是中国水利电力事业史上的一座丰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涌现的一批作品,以传统山水画的艺术语言和现实题材结合,反映新中国建设者们的辛劳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全国影响甚大。宋文治的《新安江上》正是这样一幅表现水电站建设成果的经典之作。作者开创性地用淡墨勾线来表现大坝这个主角,反而使它在苍茫的水雾中更显得巍峨壮观,也使得下游的村落和舟楫显得更加宁静祥和。
卢沉 《机车大夫》 135cm×260cm 1964年 (北京画院藏)
劳动工人是新中国美术家们表现的重要主题,《机车大夫》表现了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塑造了一批积极乐观、朴实向上的铁路工人形象。画面中的老中青三代机车修理师傅形态各异、特点鲜明,都面带笑容、自豪地将目光投向左方——飘来的一阵白色烟雾分明是刚刚修理好的机车行驶过去所留下的。作为一幅构思布局巧妙、写实手法高超的作品,《机车大夫》展现了作者面对时代召唤时的奉献精神和真诚态度,在半个多世纪后仍然散发着巨大的魅力,感召着一代代观众。
姚有多 《新队长》 163cm×115cm 1962年 (中国美术馆藏)
在新中国的农村地区,人民公社曾经以集体所有制的巨大优势顺利地完成了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新中国的工业化积累了坚实的基础。而生产队则是人民公社中重要的组成单元。作品《新队长》描绘了一位新当选为生产队队长的青年农民和社员们在一起的场景。新队长似乎正在表态,而周围的人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作品中对农民群体形象的刻画十分生动,新队长乐观刚毅、体格健壮,仿佛时刻准备带领社员们为农业生产再立新功。
魏紫熙 《天堑通途》 85.2cm×140cm 1973年 (中国美术馆藏)
南京长江大桥,不仅代表了新中国在桥梁工程上实现的突破,也成为了一个政治符号,展示着中国建设者们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探索技术新高度的决心。这一影响了无数中国人的地标建筑,在魏紫熙1973年绘制的《天堑通途》中,被表现得尤其出色。20世纪70年代后,魏紫熙把艺术探索的方向转向了山水画的创作,佳作迭出。经过巧妙的匠心运用,他将南京长江大桥这一宏伟主题处理得雄伟空灵,富有艺术感染力。
赵志田 《大庆工人无冬天》 142cm×202.5cm 1973年 (中国美术馆藏)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是为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奋发图强的无数工人中的一部分。赵志田的《大庆工人无冬天》正是一幅表现铁人王进喜带领大庆工人在严冬的暴风雪中忘我劳动场景的经典之作。作者利用虚实结合、黑白分明的基本调子强化了主人公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画面中的暖色调,大多集中在了人物的面部,这样巧妙的处理,把石油工人们一颗颗赤诚的报国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欧洋 《新课堂》 153cm×83cm 1973年 (广东美术馆藏)
作品表现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门办学”、以田间地头为课堂的情景,凸显着农业发展和社会生活欣欣向荣的主题。作品刻画了一个沐浴在明媚春光中,手拿秧苗的小学生形象,寓意着对新的教育方式的赞美。画面整体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气息。女孩高举着一棵秧苗,强调着她成长在重实践的学习氛围和时代中,这种具有情节叙事的绘画手法和构图模式代表了那个年代的审美趣味与常用的表达方式。
刘宝纯 《厉家寨之春》 76cm×123cm 1972年 (家属自藏)
山东临沂厉家寨,自新中国成立起就成为了农业战线上一颗闪耀的新星。在艰苦奋斗的岁月里,厉家寨群众秉持愚公移山的精神,努力增产丰收,成为那个时代的一面旗帜。《厉家寨之春》正表现了这种精神。画面中,远山、农田、村庄、桃树、红旗和群众以极其和谐的视角出现,呈视出一种微妙的平衡,既表现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又反映了人和自然间的辩证关系:虽不能及,但志在胜天。
关山月 《绿色长城》 144.5cm×251cm 1974年 (中国美术馆藏)
1973年,关山月回地处南粤海滨的家乡广东阳江,这里虽处热带地区,却很难生长植物。在“绿化祖国”的号召下,祖国的南海之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画家睹物生情,用画笔再现了家乡的变化:远处的洋面上烟波浩渺、机帆点点,近处的木麻黄树迎风摇曳,远景中的树林构成一道绿色的屏障,恰是一道守卫祖国南疆的“绿色长城”。关山月在平淡的主题中找到了突破:强调对背景的表现并把树木的枝干和树叶进行了特殊的处理,让画面辽阔深远。这幅新山水画融入了关山月独特的思考和高超的技艺,同样符合了当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对当今画家的创作方向也具有不可忽略的指导意义。
李震坚 《在风浪里成长》 153cm×128.5cm 1972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作品表现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门办学”、以田间地头为课堂的情景,凸显着农业发展和社会生活欣欣向荣的主题。作品刻画了一个沐浴在明媚春光中,手拿秧苗的小学生形象,寓意着对新的教育方式的赞美。画面整体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气息。女孩高举着一棵秧苗,强调着她成长在重实践的学习氛围和时代中,这种具有情节叙事的绘画手法和构图模式代表了那个年代的审美趣味与常用的表达方式。
周思聪 《人民和总理》 151cm×217cm 1979年(中国美术馆藏)
“俺们舍不得总理走。他说‘重建家园后,再来看你们’。如今灾区变成了新村,俺们大伙等啊盼啊,就盼着那一天……”这段文字,出自周思聪《人民和总理》的题跋。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大地震,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慰问群众。周思聪用画笔记录下了周恩来总理离别灾区群众时的场景。画面中,周恩来总理亲切地握住一位大娘的双臂,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不舍。围上来的群众眼含热泪望着周恩来总理,只为多看他一眼。这是何等动人的场面!画家传神的技法,将每个人的表情传达得入木三分。这幅作品完成于1979年,是新时期现实主义绘画的一幅里程碑式的作品。作品一经问世便感动了无数观众,让人们感受到了现实主义绘画的巨大魅力。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