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文化传承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领悟。结合近年来书法事业发展的实际,我感慨颇深。
书法的复兴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并且持续了四十多年,热潮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愈发兴盛。这一方面固然因为书法自身具有极为独特的民族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另一方面也深深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以及由此而给予书法事业的一系列重要支持,比如成立中国书法家协会、允许高校开办书法专业并逐渐提升其学科地位等等。
在这四十多年中,我们又完全可以说,新时代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为书法事业发展提供最重要引领的十年,因而也是书法事业发展方向最为清晰、态势最为宏阔的十年。2022年10月,中国书法家协会发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书写时代正大气象——中国书法十年成就纵览》,回顾新时代十年书法事业成就,开篇即引述了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30日视察海淀区民族小学时的指示:“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引领下,中国书法事业焕发出蓬勃生机,取得了显著成就。
(图片来源:《文艺报》)
成就之丰富,涉及协会机制、人才培养、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以及基础教育等各个方面,中国书协的十年回顾已有提纲挈领的描述,无须赘言。然而如果要进行高度浓缩的话,则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本面:一是深入历史,二是面向时代。
或问,任何艺术发展不都需要深入历史和面向时代吗,何以在书法上要专门强调这两点?
答曰:因为书法的特殊性尤其是近代以来书法发展的特殊性。
书法是从汉字书写中“长”出来的最具民族性、人民性、生活性的艺术之一,但自宋代以后,文人所定义的书法,则主要以“书斋”为主要活动场域。特别是近代以来书写工具发生变革以后,书法逐渐被定义为美术的一种,转而以“展厅”为主要活动场域。原本与中国历史文化乃至各层级社会生活之间充满着深刻联系的书法,慢慢地退缩为“笔墨表现”“形式创造”,具体表现为形成了一种较为普遍却十分封闭的学习和创作模式——“临写古帖-设计幅式-选择古诗文-完善笔墨表现-参加展览或竞赛”。党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而确立的“二为方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等重大文艺主张,落实到书法领域,总有捉襟见肘甚至无能为力的困窘。其结果,不仅是书法与时代常常难以同频共振,而且逐渐丢失了许多重要的基本传统——比如文字文本不规范、书写不通礼仪等等,导致有“笔墨”无“文化”,在美学追求和风格建构上也时有失去创造精神的情况——比如产生了追逐时风的“展览体”,更有甚者则丧失了中国审美品格,陷入西方艺术套路,成为西方抽象艺术的“中国笔墨版”。
了解上述特殊性及其后果,再沿着这两个基本面,就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中国书法新时代十年探索足迹的深刻含义。
2015年,中国书协提出了“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十六字评审规则。
“植根传统,鼓励创新”的前者指向“历史”,后者指向“时代”。但“传统”两字别有意味,强调了中国书法发展的“民族性”,为“创新”划定了范围,所针对的一是“展览体”,二是“西方化”。书法艺术当然可以与西方艺术发生化合反应,形成新的艺术形态,但其中的“取消汉字”“笔墨装置”“行为书写”等是否仍然是“中国书法艺术”,这是涉及发展方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存在争议。在尚无定论时划定这条界限,是审慎的,并不违背“多样包容”的宗旨。
十六字中,值得反复思考的是“艺文兼备”以及由此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文”表面上是文辞、文字,这也是评审规则提出后首先着力解决的,为此专门设立了“文字文本审读小组”,目标是杜绝展览中的文本错漏、文字谬误等现象。
但“文”在中国传统中,从来不止于字词层面,而是含蕴深广,至少与“道”、与“时”总是有着极为密切甚至一体化的关联,比如“文以载道”,比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中国书协遵循这一传统策划了一系列重大专业性和主题性展览。2018年“现状与理想——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暨乌海论坛”,反思当代创作与古代书法理想之间的差异;2019年“源流·时代——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暨绍兴论坛”,全面探讨书法史上“文”与“墨”的关联以及传统文脉的现代传承问题;2020年“中国力量——全国扶贫书法大展”、2021年“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书法大展”和2022年“征程——迎接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胜利召开书法大展”,则要求参展作者从书斋步入社会现场,采写扶贫、革命和新时代建设的各种事迹,“因事成文,因文濡墨”。“事”要拥抱和沉浸,这就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要技术和文采,更要道理和观念,这就离不开“道”的传承与滋养、“时”的体验与感悟。2022年中国书协将这种策展经验总结为“三段式”书法创作理念——“沉浸式感受、体验性书写、主题性创作”。它已经且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许多书法家面对时代火热生活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局面。
2023年,中国书协进一步推出了两项重要活动:一是策划《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二是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录制《中国书法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龚自珍《尊史》的话说:“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又号召我们“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就是遵循这一指示,聚焦新中国发现的古代书法杰作,向广大书法工作者和爱好者展示党和国家对于文化事业的一贯重视,同时尝试沉浸到新发现古代书迹所蕴含的古代生活和历史,感悟、揣摩、体验其中已经流淌在书法血脉中却可能还没有被深刻揭示的技与道,然后尝试创造性转化,追求创新性发展,使它们经由当代书法的创展形式,焕发新的艺术光芒,探索进一步以传统书法之技道激活时代创新之路径的更多可能性。
习近平总书记还号召我们要“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中国书法大会》遵照这一指示,力图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形象化地向海内外观众阐释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却又不免玄奥的文化内涵及鲜明独特却又异常复杂的形式特性。这是更加广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的积极尝试,是更加深入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充满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擘画了更加恢宏的文明、文化、文艺发展远景。我们将深刻理解总书记所概括的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确保书法事业发展切实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进一步探索书法发展规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契合性,探索两者在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新时代书法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新形态,确保书法传承的是自己的传统、走的是自己的道路,确保书法创作牢牢把定方向、牢牢掌握主体性和主动性,推动书法文化的现代转化,努力使经由结合而形成的书法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书法的智慧与力量。
(作者:叶培贵,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