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大写”出牡丹花的质感和旋律
——读王昆峰的牡丹系列摄影作品
有伟人曾说过,感受到的东西不一定能够立刻理解它,但是理解了的东西可以更好地感受它。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发现,那些仿佛理解了的东西,其实并没有更好地感受它。因为“活得匆忙,来不及感受”,或者因为清晰度一般化而没有想法去认真感受。为此,对某些特别的事物,需要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深入而真切地去感受它。在这个目标和意义上,摄影是一种以影像手段打开物性、“大写”事物,从而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事物、认知事物的方式。
王昆峰的牡丹摄影作品
近几年,摄影家王昆峰一直在专注地进行着上述摄影特性的实验:以“飞思”相机和超精细的质感,打开牡丹花的物性,重新诠释这种花卉的国色天香。2018年,他拿出了一组作品,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举办了一个独特的展览,所展出的作品呈现了非同寻常的花之精、蕊之髓,“大写”出牡丹花的骨骼结构、花蕊内在的质感和旋律,让我们在一种难以言传的芬芳气息里,徜徉、沉醉、回味,那是一位摄影家对花卉内心的最隆重的打开,是影像世界对花卉最虔诚的礼赞。
今年,他又创作出新的作品——一组以超写实方式拍摄的牡丹花,每一幅都是单株牡丹,豆绿赵粉、青龙洛红、魏紫姚黄,应有尽有。这是用一亿像素的“飞思”相机拍摄,采用30幅以上乃至70多幅的照片以堆栈方式构成的影像作品,把牡丹的肌理、精髓刻画得难以言传,其细腻的程度不敢说绝后,但一定空前。
如果我把这样一组作品的拍摄概括为类型化呈现或抽取“原型”的创作方法,可能太表面化。面对现实,我们用影像建构自己的世界,可以走不同的路径,到达不同的境界,就如同花瓣上的脉络,或平行、或发散、或交融,虽各有长短,却美美与共,结成一朵花的整体,摄影人走不同的路,便构成了业界的复调奏鸣曲。画意摄影与现代主义绘画常见的近似之处,在于矩形平面中的焦点和透视关系,实质上是对物象特定角度下的形状提取。在提取过程中,一般需要对物性问题进行“击溃”或“悬置”,从而才能把形状置于视觉认知的中心。这种摄影越趋向于绘画,越需要对物性进行压制。而实在主义艺术有时却需要重新看待物品的特质和物理形状,并将它们与绘画媒介中的形状相对抗,以创造出基于对物品特质、形状新的感受和认知基础上的新视觉形式。
王昆峰的牡丹摄影作品
王昆峰的这一组超写实作品,就是对牡丹物性的打开。从视觉整体上看,每朵花都是本分而实在的物的存在,但每一朵花的绽放都有我们不曾感受过的新意。这一组花卉作品,拟人化地重新诠释着“牡丹”的内涵,让人体悟花心的震颤和静穆。
理解这组作品,需要一个戏剧化的情境。请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无顶光照明的、适当面积的剧场中,用平视的射灯把周边相隔4米左右的作品照亮,每一朵花都如真人般大小,你与它们一一互相凝视;差不多半个小时左右,你站在这个场域的中央,让剧场以及作品都以特定的速度旋转。我想,这种打开了的、绽放着的物性,能让你体验到一种全新的感受,能让你知道什么是牡丹的花朵。有意识地远离旧的绘画模式,相反让我们更加接近艺术的本质。这就是笔者对这组作品所做的物性打开和戏剧化情境的初步想象。
王昆峰的摄影之路已经长达40多年,几十年来,他不仅拍摄风光作品,而且长期关注、拍摄牡丹。就拍摄牡丹而言,他走过了三个阶段:先是用传统方式拍摄传统文化意象中的整株牡丹花、整朵牡丹花,开掘其富丽华贵之美,成功地出版过画册,受到各方面的称赞;2017年至2019年,他走上微距摄影之路,在花朵的微小部位上做“花之骨”的物性之析与“蕊之髓”的诗性之幻,虽然这种探索不是从他开始的,但他用更超前的技术素质和更大胆的取舍,为这种探索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20年的今天,他又在超写实的路上迈出可喜的一步。笔者相信,有很多人会喜欢他的这组作品,因为这种美不同于以往,一直藏在物中、活在人心中,现在被挖掘出来、被点亮了。
愿这组牡丹系列摄影作品,给读者朋友们带去春天的问候和芬芳。
王昆峰的牡丹摄影作品
(作者:李树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国际摄影周学术总监,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