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千气象 涵艺坛书香_文艺观察_政策理论_艺评现场_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文艺观察>正文

文艺观察|读万千气象 涵艺坛书香

2022-04-28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文新达 收藏

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高度重视。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鼓励读书、提倡阅读,在书香中培育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塑造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艺坛总是与书香相伴。许多文艺大师留下了动人的读书故事。苏东坡读《阿房宫赋》如痴如醉,夜不成寐;侯宝林顶风冒雪跑到北京图书馆抄读明代笑话书《谑浪》,正是对读书的痴迷,成就了他们艺术的辉煌。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思想文化交流碰撞,艺术门类互融互通,文艺新形式层出不穷、新类型不断涌现、新空间开辟拓展,更需要把阅读当作生活方式,把学习当作人生大事,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登顶艺术高峰的阶梯铸得更加稳固、更加坚实。

《但是还有书籍》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阅读的本质是学习。在人生的道路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唯有善于学习,才能自我超越,不断进步。正所谓“读书万卷始通神”,文艺创作是艰辛的创造性工作,尤需在广泛阅读中转益多师,在专心致志中厚积薄发。作家艺术家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走好立己铸己之路,离不开阅读;激发创意灵感、丰厚审美修养、锤炼艺术表达,奉献精湛精美之作,更离不开阅读。读理论,搞懂为谁创作、如何创作的根本道理,才能坚守人民立场,把稳创作方向。读经典,领悟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之精神,才能厚植创造根基,展现中华文化神采。读历史,增强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才能树立大历史观,纳山河于笔端,汇百代于当下。读新作,感知新时代新征程大千气象,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把创造写到民族复兴、人民奋斗的史诗上。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投身创作实践,为作家艺术家提供了学真知、悟真谛的不二法门。对于作家艺术家而言,阅读是“输入”,创作是“输出”,二者同根同源,互促互通。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讲,阅读的归宿是创作,阅读的成果是作品。只有紧扣创作这一中心任务,在生动的艺术实践中,把阅读书籍与阅读生活融通起来,把读懂典籍与读懂现实贯通起来,把理论知识与创作实践汇通起来,以阅读提升创作之力,以作品彰显阅读之效,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文艺工作者身处聚光灯下,受到舆论高度关注,一言一行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加强阅读引领,涵育阅读风尚,让中华大地书香四溢,是文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文艺工作者既要带头读书,在阅读中修身养志,增进技艺,更要担当“读书大使”,成为新时代的“阅读代言人”,把书籍之益、读书之乐、阅读之美传递给更多的人。伴随着书香中国建设的进展,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从社会到家庭,从现实社会到虚拟空间,农村书屋、草原书屋、社区书店、24小时书店等阅读新空间,全民阅读、数字阅读、亲子阅读、地铁阅读、阅读社交等读书新风尚,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深入阅读现场,敏锐捕捉捧书而读者的沉吟思索、会心微笑,倾情讲述新时代的阅读故事,细心刻画阅读者形象,展现学习型政党、学习大国建设的丰硕成果,让和煦清新的阅读之风、学习之力鼓舞每一颗努力向上向善的心灵。


延伸阅读:

文艺观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古籍活起来

文艺观察|助力北京冬奥出彩 彰显文联组织新担当

文艺观察|自觉遵守《公约》共建山清水秀文艺生态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