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4年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展现十年来文艺评论事业和文艺评论工作发展历程和取得成就,展现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新气象新作为,中国评协于2024年2月2日启动“我与中国评协”主题征稿活动(点击查看),得到积极响应。一行行文字,记录个人与协会的点滴过往;一帧帧照片,定格文艺评论征程上的奋斗身影;一段段视频,抒发文艺评论工作者的赤子情怀。中国文艺评论网于即日起开设“我与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主题征稿专栏,选发来稿作品,以飨广大读者。
走好基层文艺评论之路
李向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永兴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我是一名最基层的文艺评论工作者,去年加入中国评协,我的文艺评论之路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化过程。
走上文艺评论之路缘于我的授业恩师陈士洪先生。我是恢复高考“新三届”的师范生,先生教我的文学课,他学识渊博,讲课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我深受他的影响,很快爱上了文学。随即开始练习文学创作,且喜欢啃那些别人看来枯燥乏味的文艺理论书刊,因为先生在文艺理论及美学方面尤有专攻。毕业后,我分配到本县一所偏僻的乡村中学教语文。都说兴趣与工作相统一是件很幸福的事,我当时就是这种感觉,教学之余,佐以阅读和写作,其乐融融。1984年在省报发表了“处女作”,那时我21岁,文章虽不起眼,先生却给予我极大的鼓励,他在给我的回信中写道:“文虽小,内容却很充实,文字精炼。足见你几年来学识笔力均有长足进步,这就是很好的新起点。”
先生的文艺理论评论文章接连在专业刊物和大学学报上发表,其中《从思维行程中感性与理性的相对关系看形象思维的分化》摘要还上了新华文摘。我为先生而骄傲,为了不让先生失望,开始尝试写评论。那时,小小说热刚兴起,我及时跟进,试着研究这一文学现象,探究小小说的属性,完成一篇二三千字的评论文章《小小说:短篇小说的另一端》。我从报上看到新创刊的《小说评论》征稿启事,也没掂量自己的水平,直接投了过去。几个月后,正当我以为又会被退稿时,突然收到西安寄来的一本《工人文艺》,是1986年第3期,翻开一看居然刊登了自己投给《小说评论》那篇文章,我既喜又惊,不知就里。过不久,收到一张绿色的汇款单,稿费16元,几乎是我半个月的工资。在那个像小舌头一样的汇款附言栏里写着一条短信:“李向明同志:你的稿件从《小说评论》推荐而来,我们予以发表。致谢!”我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说明我的文章上《小说评论》尚有一定距离,编辑不是做简单的退稿处理,而是让它发挥应有的价值。一个完全不知名的普通作者,一篇贴着3分邮票、信封剪掉一角的普通投稿,丝毫没有被马虎处理。编辑的这种敬业精神,在我心中涌起一种被特别尊重的感动。西安的《工人文艺》是西安市总工会主办的文学双月刊,内部发行,不少知名作家在上面发表作品。后来了解到,它是一本闻名全国的老刊物,创刊于1952年1月,早期是公开发行的文学月刊,由西安市文联主办。1988年2月,这篇文章荣获郴州地区第三届(1984-1987年度)全区优秀文学评论奖。本届共评出优秀作品奖49件,其中文学作品奖41件、文学评论奖8件。获优秀文学评论奖的8人中,有7人为高校教授、副教授,包括我的恩师,只有我是来自最基层的乡村中学。这是三年一届的地区级最高文艺奖项,且有幸和先生同台领奖,对我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先生后来在给我的回信中写道:“你这篇文章,文笔既流畅,内容亦甚有新意,说明你如用力于文评,大有可为。你取得这样长足的进步使我高兴,甚至可说就如自己写出了好的文章一样感到自豪。”我受到极大鼓舞,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写作。一手抓好教学,一手搞教研和写作,教学相长,发表的文章也更多,其中《论教学语言的特征》在《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占5个版面。它至今在知网被下载几百次,被博士、硕士论文引用几十次,没有人知道作者只是一个28岁的偏僻乡村中学教师。
20世纪80年代在乡村中学任教的李向明
那以后,我对学术理论研究兴趣越来越浓厚,购买阅读大量文史哲书籍,到大学中文系进修时又系统学习了中外文艺理论。后来我被调入县一中教高中语文,创办文学社,开展课外文学讲座和交流活动,通过知识迁移,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三年后,我被调入县委办从事文秘工作,成了专职写手,但与文学创作基本没什么关系。后来转入党政部门多个单位工作直到退休,虽已离开校园,却没有离开书本。虽一直忙于工作,文学梦却未曾放下,偶尔也有零散篇什发表,不过都是随意性的自发行为。
直到临近退休,才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我开始重启文学梦的圆梦之旅,对文艺评论的研究与实践也开始转为自觉行为。近年来,我立足研究本土作家作品,着力推介新人新作,在《中华读书报》《中国教育报》《新阅读》《文艺生活》《海南日报》《郴州日报》等报刊发表40余篇评论,多篇被光明网等媒体转载,被知网收录。永兴是个文艺大县,各文艺门类的省级协会会员多达100余人,其中国家级协会会员20余人,仅中国作协会员就有3人。他们创作热情高,成果丰富,如德艺双馨的老文艺家李星辉坚持笔耕至九旬高龄,出版两卷本诗文作品集《南亭秋韵》,发挥了良好的模范引领作用。本土作家黄孝纪,从2012年开始一直坚持书写故乡湘南山区八公分村的变迁,分别从器物、饮食、农事、节庆、农人、动物、植物生态等多个视角取材,至今已出版8本散文集。2019年,广西人民出版社为他专门打造一套“中国乡存”丛书,目前已出版6部,入选国内众多权威好书榜,先后获得孙犁散文奖、冰心散文奖、文津图书奖。其中《瓦檐下的旧器物》《一个村庄的食单》《节庆里的故乡》《老家什》先后入选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及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故园农事》版权输出到台湾出版发行。有四本书的版权分别输出到俄罗斯、意大利、埃及、拉脱维亚。由于地缘和人缘关系,我第一时间关注到他的“八公分”系列散文创作,首先写出《黄孝纪:在八公分土地上野蛮生长》,先是通过个人公众号发布,被市文联公众号转载。对他的每一部作品我都进行深入研究,陆续写出系列评论,已在报刊发表10余篇。2023年3月,黄孝纪作为湖南唯一代表应邀参加中国作协首期“作家活动周”系列活动,他的乡土散文创作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引起全国广泛关注。目前,黄孝纪正以更明确的目标、更清晰的图景致力于完成他的“中国乡存”丛书创作计划,为中国最后的传统农耕社会留存完整的活态样本。
我知道自己是一名基层评论者,加强学习是第一要务。写评论既要对具体作品进行微观解读,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也要对文学现象作宏观审视,还要注重理论归纳。我发现基层文艺评论是一块短板,存在不少困境,关键是缺乏专业人才,仅靠单打独斗是形不成气候的。如何破解困局?我认为首先要从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着手,永兴的文艺创作呈现良好态势,文艺评论也必大有可为。于是,我一方面积极加入上级评协组织,另一方面着手筹备成立县级评协。遵循逐级提升的原则,我于2021年9月加入郴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同年12月加入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2023年3月加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我是一个起步早、进步慢的基层评论者,当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几十年来发表的“老箱底”都凑上,提交了网上申请。没想到第一次申请就顺利通过,这激发了我更大的创作热情。
李向明发起成立永兴县文艺评论家协会并当选第一届主席
在加入市评协的同时,我发起成立永兴县文艺评论家协会。经过几个志同道合者大半年的精心筹备,于2022年6月在民政部门成功登记注册,成为湖南省第三家县级评协,我荣幸当选为第一届主席。县评协的成立有利于补齐基层文艺评论短板,受到市、县相关部门的重视,市文联、市作协、市评协领导,县委宣传部和县文联领导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发来贺信,对我们提出殷切期望。县评协为培养基层文艺评论人才服务,建立了一支50余人的队伍,兼顾各文艺门类,推荐符合条件的会员加入上级评协。我们尤其注重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按照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制定发布的《中国文艺评论工作者自律公约(修订稿)》,要求会员自觉遵守文艺评论工作者职业道德。切实把握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坚持正确方向导向,注重文艺评论的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为推动县域文艺事业发展汇聚文艺评论力量。我们在县文联主办的刊物《银都风》设立“文艺论坛”专栏,作为文艺评论的窗口和基本阵地,每期刊发2-3篇文艺评论文章。县评协成立近两年来,会员在各级报刊及网络媒体发表各类文艺评论60余篇。经常组织会员开展文艺评论活动和文艺志愿服务,走进校园和社区,举办文艺作品研讨活动,重点研究和推介本土优秀文艺家及其创作成果。
基层文艺评论最贴近生活现场和时代当下,最接地气,对繁荣基层文艺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文艺评论工作者,只有做好文艺下基层,扎根生活沃土,路始于脚下,才能越走越宽阔。
签发:袁正领
审核:王庭戡
编辑:温天纵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