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网络文艺>网络文艺评论>正文

网络文学创作:需要“有营养” 讲究“好口味”(桫椤)

2022-03-08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桫椤 收藏

过去的一年,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网络文学界形成高度共识,精品化、主流化和国际化成为新的发展理念和目标追求。尽管由IP改编的影视、游戏、动漫等比原文本制造了更多的热点话题,但作为“母本”的网络小说创作才是支撑整个行业的基础与核心。网络文学的主要文体形式是类型小说,网络平台庞大的作品库都是依据小说的类型进行分类的。类型与题材密切相关,而题材与现实生活又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元,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风尚和观念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文学阅读产生了新的审美需求。作为以读者为中心的创作,读者意愿迅疾反馈到创作中,网络小说类型结构持续改善,从而构建了新的内容生态,引导创作向精致化和精品化方向发展,网络文学的整体品质得到了提升。年度内网络文学在创作方面呈现三个特点: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摄影:张随良)

一是类型结构进一步优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网络小说的主干类型有玄幻、都市、历史、军事、言情等20余种,主干类型之下的细分类型甚至超过百种之多,且随着阅读市场的不断变化,细分类型与复合类型仍在不断衍生。按照小说类型学的原理,无论是武侠和军事小说中的英雄传奇,还是科幻和悬疑小说对真相的探究,或者玄幻与魔幻作品中的光怪陆离,都是为了满足读者千差万别的审美趣味。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消遣性、娱乐性、市场性曾经是描述网络文学的主要“参数”,玄幻、穿越、游戏、悬疑、盗墓等以娱乐性为主要特征的类型创作曾经备受青睐。得益于社会力量的持续引导,特别是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受到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的鼓舞,网络文学的类型结构稳步改善。一方面以现实生活、传统文化、科技知识和历史事件等为题材创作的诸类型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耽美、风水堪舆等一些与积极向上的健康审美取向和主流价值观不符的类型与写法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在创作者、平台方和评论家的一致努力下,网络文学空间得到净化,十分有利于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映照现实与抒写想象方骖并路。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变迁和社会情感变化,是大众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2021年的网络文学创作深情回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科技强国、“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等重大时代命题,一批现实题材佳作与玄幻、都市、历史、军事等传统类型齐头并进,“爆款”作品涵盖多种类型,助推网络文学现场形成了作品数量增加、内容质量提高、社会效益增值的良好态势。在现实题材创作方面,据统计,2020年全年全网新增签约作品约200万部,现实题材约占60%,2021年也不会低于这个数量。在阅文集团第五届现实题材征文大赛中,有21075部作品参赛;七猫中文网首届现实题材征文大赛,有33部优质作品获奖。年度内一些优秀作品主题鲜明、情感饱满,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反映了鲜活的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例如《北斗星辰》(匪迦)聚焦我国导航卫星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事业,通过四个年轻人对不同科技方向和创业路线的选择,折射民族振兴和科技报国的大情怀;《三万里河东入海》(何常在)在上海城市发展的背景中展开故事,在群体形象中展现青年人的蓬勃朝气和社会发展的勃勃生机;此外,《扎西德勒》(胡说)、《奔腾年代》(眉师娘)、《与沙共舞》(令狐与无忌)、《传奇浪潮十八年》(樊迦)等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审美质感。

在传统类型方面,玄幻、都市、武侠、仙侠、悬疑、言情等在人类无限广阔的精神世界中构建故事,是阅读市场上长盛不衰的“长线”类型,一些实力派作家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骁骑校的《长乐里:盛世如我愿》用穿越诠释革命历史和改革成果;黑山老鬼的《从红月开始》以“科玄合流”叙事讲述进化与变异;蒋胜男的《天圣令》通过严谨的历史考据建立起高度的艺术真实感;志鸟村的《大医凌然》以异能襄助优秀医生角色的成长之路等。这些作品在想象与现实、情感与推理、传统与新变的交织中确立网络叙事的意义,彰显出带有异质性的美学品位,诠释了网络文学的本质内涵。

三是题材转向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在类型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题材转向为网络文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动能。除了现实题材热度持续走高外,一些过去的“非主流”题材逐渐发展壮大,为创作拓展了新的领域。首先是科幻小说成为年度新亮点。据阅文集团联合《上海科技报》发布的《2021新科幻网文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8月,累计有超过51.5万的创作者写作科幻网文,2020年相比2016年增长189%。在这个巨大的增量中,不少科幻作品被读者追捧,提升了题材的市场热度。例如天瑞说符的《我们生活在南京》讲述了一个生活在2019年南京市的高三男生,通过无线电台偶然联系上了一个生活在2040年同一地理位置的女生,从而开启了在末日天灾中一起求生的历程;星辰LL的《学霸的黑科技系统》中引入了大量的数学和科技知识,读者因此组成“科普氛围组”,自发整理知识点、答疑解惑,小说中的故事蔓延到了现实中。科幻阅读的流行与科技发展和科技话题的社会热度相关,且引入故事中的内容多与现实生活相关,这些小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其次是网游、电竞、机甲、赛博修仙等具有轻小说特征的“亚文化”题材兴起,如《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青衫取醉)、《修罗场之王》(阿飞)等,这些作品带有明显的“虚拟体验”特征,可看出深受网络游戏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科幻题材和轻小说的作者和读者主体是“90后”的年轻人,其中“95后”“00后”所构成的“Z世代”是中流砥柱;科幻领域中的Z世代作者占比超过58%,读者同比增长则超过40%。题材转向所带来的新趋势将更多的年轻人吸引到创作和阅读中来,这既为全行业带来了新活力,也为未来发展准备了新生力量,昭示出网络文学广阔而深远的发展前景。

为以亿计数的庞大读者群提供优质精神食粮,网络文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经历了多年的综合治理,但网络文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制作粗俗、格调不高甚至在主题和价值传导上打法律“擦边球”的作品,这不仅降低了网络文学的精品化比率,阻碍了网络文学的主流化进程,也给网络文学的社会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在看到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明白,在网络文学创作中,需要在“有营养”的基础上讲究“好口味”,这才是赢取读者、实现价值担当的不二法门。


(作者:于忠辉,笔名桫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北作协特约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中国文艺评论网·桫椤专页

如何进入时代生活现场,开掘网络现实题材新路径(桫椤)

诗集《大地上的纹理》:超越浮华尘世的生命沉思(桫椤)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