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多部大片点燃“史上最强春节档”,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最高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特别策划“从春节档爆火看中国电影发展”主题征文(点击查看),得到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的热烈响应和热情支持。综合考虑文章质量、题材、视角、文风、创新等因素,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评论文章,以飨读者。
春节档电影IP衍生火爆:“潮流文创”走向深耕的四个特征
林玮,中国评协会员,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与好莱坞相比,中国影视引发的文化产业链衍生总是缺乏“范围经济”效益。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影视元文本深耕不足,特别是续作的精品化程度不高。制作方总以“赚快钱”的心态,过度消费粉丝热情,“续作毁原作”几成“铁律”。近年来,随着文旅和文创市场进入上升期,“跟着XX去旅行”的现象愈发突出,影视周边、手办、盲盒等潮流玩具也备受关注。这让影视文化产业链的下游经济蓬勃发展,“倒逼”或助推着上游的影视创作愈发注重精品意识。
2025年春节档的6部电影中,5部是续作,这正是上述现象的重要表征。各家电影都在票房之外,努力开拓衍生品市场,从形象设计到产品营销都有新玩法,显现出 IP 化的潮流“文创”持续走向深远的趋势。如《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与多家品牌达成合作,不但在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了官方艺术设定集,还有大量立体手办、拼装玩具、毛绒玩偶、电影典藏卡、色纸、透卡、挂件、徽章、捏捏乐等周边。《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下简称《封神2》)等真人电影,也有多套IP图库应用于衍生开发。此外,定制化营销内容,如瑞幸联名《封神2》、春雨颂茶局联名《蛟龙行动》,也随着春节档电影的口碑与热度充分显现出文化赋能经济的优势。尤其《哪吒2》,上映不久,泡泡玛特与其联名推出的“天生羁绊”系列即售罄,其他官方授权渠道(FunCrazy塑料主义、阿里鱼旗下品牌“造点新货”等)则紧急开启众筹,“一‘吒’难求”登上热搜。随后,“阅文好物”拿下“FunCrazy疯玩”《哪吒2》衍生品的国内总经销权,在其天猫旗舰店、抖音直播间、微信小店、小红书官方店铺等平台,以及3000多家线下门店进行销售。
(图片来源:天猫-阅文好物旗舰店)
由影视牵头,引发潮流文创积极、强烈响应,进而使影视文本走向更为深远的“文本泛化”,这一新的文化趋势在今年春节档出现了重要的转折意义。一方面,影视IP的系列文本以续作形态持续创新,如“魔童哪吒”系列和“封神”三部曲系列电影的制作都超过了10年,展现出中国影视产业深耕内容、打造精品的新态势;另一方面,影视IP以潮流文创的泛文本形态持续引发社会关注,展现出中国影视产业“范围经济”效益的新特征。换句话说,影视元文本内容扎实、共情效果突出,与其后续的衍生文本(潮流文创)形成了有效的良性互动,彼此助力。它们在内容叙事、创作主体、文本形态和整合传播上都有密切的互动。影视元文本的意义越来越突出,潮流文创的衍生文本形态越来越多元。
在内容叙事上,潮流文创从后缀走向前置。原本,潮流文创多在影视爆款出现后,通过授权产业达成版权交易,实现文本衍生。对于影视片方来说,潮流文创是一种“后缀”。而在今年春节档前后,潮流文创的市场意识逐渐前移至影片制作阶段。例如,造点新货、优酷小卡平台与《哪吒2》的合作早在2023年就开始了;优酷在春节档上线的剧集《掌心》里,叶平安(刘诗诗饰)的葫芦就是在剧本策划时便植入其中的潮流文创产品元素。这种由“后缀”变为“前置”的趋势,会让越来越多的潮流文创衍生文本与影视元文本同时上线。这不仅及时地延续了观众的观影体验感,还强化了衍生文本“触手可及”的审美属性。
在创作主体上,潮流文创从授权走向主导。潮流文创多由影视片方与第三方品牌进行合作,由第三方根据自身产品需要设计相关联名或代工形象。而在春节档中,电影《封神》三部曲独立开设了衍生品的天猫旗舰店,这展现出版权方向下游产业的整合,进一步凸显影视产业的“范围经济”效益。独立的旗舰店可以为电影版权方汇聚粉丝,既以更多元的版权形态(如会员专属优惠券、积分兑换线下活动等)满足用户多元而深度的需求,又能反馈衍生品的用户体验,助益影视元文本续作的完善。此外,春节档的部分电影授权品牌广告,视频物料都由版权方提供,以此保证IP调性和质感,这也显现出版权方对潮流文创衍生文本的重视。
在文本形态上,潮流文创从单一走向多元。除了常见的手办、毛绒玩具、挂件、徽章之外,影视元文本化身为越来越多的衍生文本形态,联动更多的产业,使原本单一的文本变身为超链接文本。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津盘山、河南老界岭、陕西九龙山等景区都发布公告,对持《哪吒2》电影票根的游客免费或半价优惠。2023年暑期档电影《消失的她》率先推出官方纪念票根,该票根由锦鲤拿趣在造点新货平台众筹,其后,以票根作为潮流文创的超链接入口这一模式,已有不少实践。再如卡游限量发售的《哪吒2》导演饺子的亲签卡,也是一种更具稀缺性和人情味的文本。此外,艺术电影的衍生品也多有创新。2023年11月,贾樟柯在电影《风流一代》路演期间总背着印有“风流一袋”字样的老式编织袋,将电影表达的时代性与衍生品结合起来,而该片周边的磁带挂件、复古手环等的销量都不错。
在整合传播上,潮流文创从销售走向运营。随着深耕影视元文本成为一种产业共识,影视IP的长线开发潜力也得到相应的体现。这与数字记忆、怀旧情绪、互联网乡愁等议题都有关联。不仅电影《哪吒2》的衍生品卖爆,还连带推动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周边翻红。就连陈年影视剧作,在周年纪念等节点上,也可以通过衍生文创来重新激活观众的记忆,承接其情感需求。《莲花楼》《沉香如屑》《长月烬明》等完播IP在周年庆期间,“造点新货”都会推出纪念文创,这有效地延续了剧迷与剧作文本之间的情感连接。更不用说,《甄嬛传》的IP衍生品,总是会不定期走红,还能通过图库素材,与诸多年轻品牌实现合作与变现。此外,潮流文创与线下文旅资源相结合,更延伸了影视产业链,让影视元文本的市场化从票房经济向长线经济转型,从平面的视听文本转向沉浸式生态型文本。
中国电影市场化迄今已有三十余年。以《哪吒2》为代表的一众春节档电影,展现出潮流文创的持续繁荣,也预示着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泛在文本时代。除了银幕上的电影文本,诸多诉诸触觉、嗅觉,乃至味觉的IP衍生品接连涌现,同样可以作为文本加以解读。一方面,片方越来越重视IP长线运营,要让元文本具有更多生发可能,满足后续用户的多元情感需求。这必然会改写元文本的生成与生产逻辑。另一方面,粉丝作为读者的独立性在这一过程极有可能减弱。潮流文创领域的所谓“官方”(版权方)话语权必然掩盖粉丝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这在泛文本时代将成为一个新的文化理论问题。
签发:徐粤春
审核:张利国
责编:艾超南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