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从春节档爆火看中国电影发展>正文

众神狂欢,人类缺席——评《哪吒之魔童闹海》(卫泊键)

2025-03-03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卫泊键

编者按:

近日,多部大片点燃“史上最强春节档”,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最高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特别策划“从春节档爆火看中国电影发展”主题征文(点击查看),得到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的热烈响应和热情支持。综合考虑文章质量、题材、视角、文风、创新等因素,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评论文章,以飨读者。

众神狂欢,人类缺席

——评《哪吒之魔童闹海》

卫泊键,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5年的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高达百亿的票房成绩领跑整个春节档,展示出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水平和中国电影市场的消费潜力。

在肯定《哪吒2》成绩的同时,应当注意到,网络上民众对于《哪吒2》中剧本方面的争议早已展开了深切讨论。事实上,中国动画电影在叙事逻辑和人物塑造方面的缺失,早已经是一个大众熟知的问题,笔者在总结民众对《哪吒2》电影批评的基础上,针对电影剧情方面的种种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的中国动画电影有所启发。

一、被“设定”的英雄

哪吒在电影中的设定是魔丸转世。作品想表达“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不由我们的本性决定,而是在于我们的选择”这一主题,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从影片题材继承了哪吒这个“神话衣钵”起,影片中的魔童哪吒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英雄。

从神话符号的角度讲,哪吒注定成为英雄,因为制作方无法承担哪吒作为反派带来的社会舆论。而哪吒如何成为英雄,便是影片叙事的关键,或者说是影片的核心内容。按照辩证法的逻辑,事物的发展往往要历经各种否定乃至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哪吒的社会经历和心路历程的转变,是他成为英雄的关键所在。哪吒需要通过种种决裂来实现自我成长,与自身的各种坏习惯、旧思想决裂,最终成为深明大义之人。然而,影片中对哪吒心路历程的描写极为匮乏。哪吒在影片中从头到尾都是一个用拳头解决战斗的角色,是靠力量打破所有桎梏的形象。从这一方面来看,哪吒这个角色缺少与社会、民众之间的联系以及自我反思。当编剧尝试塑造一个反叛权威的角色时,还应当思考角色的行为是否又树立了另一个权威。

二、剧情设计与人物塑造的争议

《哪吒2》中关于无量仙翁屠灭陈塘关这一剧情的设计,可谓是目前网上对该电影最大的争议点。从群体记忆的角度来说,中国人对于这种群体性灾难本身就有强烈感触,这是由各种历史因素造成的影响。在剧中的高潮环节,各方势力围绕着陈塘关蠢蠢欲动。而作为陈塘关军事长官的李靖夫妻,对于城池失守和民众牺牲没有任何愧疚,非常坦然地接受了申公豹“诈死”的建议。其角色的塑造与其前文中“与城池共存亡”的承诺有着明显的矛盾之处,应该说,李靖夫妻的行为丧失了经典作品中爱国将领的精神特质。

而哪吒父母的幸存,也只是为了推动后续剧情。尤其是在最后的BOSS战中,哪吒母亲牺牲时,这一情节被用来制造“打破温馨团圆氛围”博取观众感动的效果,进而促使哪吒进化。从这一方面来讲,哪吒的父母,尤其是陈塘关的民众,在该电影中毫无疑问地充当了“工具人”的角色,他们作为生产生活的实际推动者,本应是“创造更美好的世界”的人。然而,哪吒既不从事任何生产生活,也从未对自己殴打过的妖怪和家乡牺牲的民众感到愧疚和悲伤,却在最后打败BOSS后,突然领悟了“要创造更美好的世界”的理念,这一点不可谓不让人感觉情节逻辑失调。

《哪吒之魔童闹海》剧照

三、人文主义精神的缺乏

《哪吒2》的票房反映了其作为商业电影的成功。但一部动画电影真正持久的影响力,往往来源于影片内在的精神和思想深度。吉卜力、迪士尼、皮克斯等动画工作坊的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因为视觉上的吸引力和创新性,更在于它们的作品中有着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尤其是那种在作品中所体现的对于社会现实深刻关怀的人性光辉。

宫崎骏的《千与千寻》、皮克斯的《机器人总动员》、迪士尼的《疯狂动物城》等经典作品,正是通过描写小人物的成长经历、内心冲突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来探讨人类社会的核心问题:成长的痛苦、责任、选择、人与自然的关系、亲情、友情,甚至自我认同的探索。

从《哪吒2》的角度来看,虽然它也尝试性的去塑造一个不被大众看好的角色如何打破大家的成见最终成为英雄。然而,由于缺乏对普通人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关怀,哪吒这个角色的成长和冲突显得比较表面化,缺少人文主义的温度。例如,哪吒与民众生活关联甚少,不了解人间疾苦,他痛打无辜妖怪后,既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也没有对神仙的行径提出质疑,没有经历从“小爱”到“大爱”的过程。总而言之,影片更多聚焦于宏大的英雄叙事,缺少个体因社会经历带来的心理历程转变,这也使影片在理念传达上与观众产生割裂感。

从商业动画电影的角度而言,《哪吒2》叙事完整,视听效果出色,毫无疑问是一部高水平作品。其创造的票房奇迹,也反映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潜力。有赞扬就会有批评,网络上的批评声音同样应该受到重视,正视争议才能让中国动画发展得更好。期待未来能有更多高水平的中国动画电影上映,也期待未来的中国动画能涌现出更多兼具高水平视听效果和人文主义精神的作品,为世界人民展现属于中国艺术的独特美感。


签发:徐粤春

审核:张利国

责编:艾超南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从春节档爆火看中国电影发展专栏页

解读《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东方服饰语言(刘怡君)

《哪吒之魔童闹海》角色塑造的成功密码(路涛)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