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来稿>正文

电影《开国大典》的宏大叙事与幽微人性

2021-05-14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于涛 收藏

宏大叙事、对比手法与人性幽微

——再看影片《开国大典》

  公映于1989年10月1日的电影《开国大典》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拍摄的献礼影片,导演李前宽、肖桂云,编剧张天民、张笑天、刘星、郭晨,主演古月、孙飞虎等。影片获得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在内的多项大奖,同时斩获1989—199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在中国主旋律电影发展史上,《开国大典》是一部具有标志性和高峰品格的作品,在宏观叙事层面几乎已经登峰造极,在整个中国电影史上也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地位和影响。这部电影以500万元的投资,实现了1.7亿元的票房,还在香港连续放映143天,这个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毫不夸大地说,《开国大典》为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生成了鲜活的影像记忆,存储于中国人的“视觉形象库”之中历久弥新。

  穿越30余年的时光,尽管后来对此题材又做了数次影视化呈现,尽管这些新作有着更为优越的拍摄条件、更为先进的拍摄设备、更为巨大的投资金额、更为强大的表演阵容,甚或也取得了很好的票房和口碑,但《开国大典》仍旧是不可逾越的经典。现在回看《开国大典》,它的价值越发清晰,它的份量越发厚重。

  从表现对象来看,它第一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重大事件以影像的方式进行呈现。历史书中的人和事一下子变得可见可知可感,是首屈一指的“重大题材”,在最初公映的特殊年份里,对于凝聚全民族的思想、精神和取得共识有着极其重要的“聚拢”作用。

  从艺术表达来看,影片有着深厚的人文思考和独到的创作观念,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实现了理念和表达的高度统一。作为一部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老”电影,拍摄、制作、审批、发行、放映模式与巨大的社会动员力和极高的关注度都有着强烈的独属于那个时代的特色,是中国电影即将进行产业化改革之前,由国营大厂(长春电影制片厂)调动一切资源(大规模的战争、群众场面由军队参与完成)拍摄的重大革命战争和历史题材电影,它对于梳理、总结、理解中国电影发展历程有着不可替代的“样本”作用。

  回归个人视角,《开国大典》可以说是我无比熟悉又无比陌生,无比清晰又无比模糊的电影。熟悉和清晰是因为我记得第一次看的时间和地点(正是1989年公映时,地点在厂俱乐部),彼时我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之后又很多次在电影院(几乎每年国庆节学校都会包场组织学生观看)和电视上(央视电影频道在国庆节经常播放)看《开国大典》。陌生和模糊是因为对于一个小学生、中学生甚至大学生来说,这部电影太过宏大和深邃,要真正看懂它,不仅需要充实的关于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知识储备,更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不如此不足以体会影片的意蕴和意境。因此,当笔者因为写作这篇文章而在不惑之年重温《开国大典》时,亲切之余更感赞叹和敬佩。

  这部电影在对大事件、大背景进行详略得当、线条清晰的大勾勒、大渲染之下,镜头老到而深入地“探”向两个阵营及统帅,以对比手法描摹巨变中的各色人物,以细节刻画人物的复杂心理,在事件的设置和情节的推进中又自然而然地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最终胜利的必然性及其深层原因。

  影片从1948年末开始,国民党方面,辽沈战役的失利、淮海战役的劣势及党内的复杂形势迫使蒋介石第三次“下野”,派系之争和不利的战局使得国民政府风雨飘摇,大佬们各怀鬼胎,争势敛财,各寻后路;共产党方面,军事上屡战屡捷,赢得全面胜利近在眼前,政治上军民上下齐心,积极筹备政协会议,建立人民政权的愿景即将实现。开头的这一组局势、情绪的对比极为干净、凝练,一下子就将观众拉到了对弈甲乙两方的“中间位”,目睹双方的攻守、情势、进退直至双方的胜负。对比的结构手法贯穿全片,对国共双方在1948年底至1949年10月1日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了交错的展现。

  影片还用对比来塑造人物(包括个体和群体)。蒋介石不苟言笑,时刻提防戒备;毛泽东真诚酣畅,始终气定神闲。蒋介石与李宗仁作为国民政府正副总统本应精诚合作,却在“下野”声明里大玩文字游戏甚至阳奉阴违;周恩来趁毛泽东不注意从他手里抢走了香烟称为“没收”,大家都哈哈一笑。蒋介石看似有绝对权威,让下属噤若寒蝉,但国民党内部离心离德;共产党阵营亲密团结……无处不在的对比,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毛泽东与蒋介石个人、共产党与国民党群体的形象。

  故事的行为动线和情绪基调也通过对比得以确立。毛泽东(共产党)的行为动线是“上行、进发、前瞻”——从西柏坡到北平到登上天安门城楼,相对应的情绪是欢快、振奋、意气风发;蒋介石(国民党)的行为动线是“下行、告别、回望”——蒋介石先后祭拜蒋氏宗祠、中山陵、蒋母墓直到携全家登上前往台湾的渡轮,在一次次回望中告别了师长、宗亲、家国,相对应的是忧伤、自怜、无可奈何。

  通过对比,影片结构对称稳定、人物形象准确生动、情节发展合理裕如,国共两党斗争胜负的深层原因也得以揭示:为人民的政党才能有统一的思想和战斗力,才能团结人民、依靠人民取得斗争的胜利;为个人的政党注定各自为战、外强中干,最终孤立无依,导致土崩瓦解。国民党输掉的不是战争而是人心,不仅输给共产党更输给了自己。

  对比固然对影片结构故事、塑造人物、构思情节起到了极好的效果,但这毕竟属于技术层面的一种手法,真正使得影片具有人文思考和人性揭示,从而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是对蒋介石这个通常意义上的“反面人物”的人性化塑造。对于开国大典这一既定的重大事件,对于“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攻占总统府”“解放大上海”这些耳熟能详的解放战争进程,事实部分全无悬念,什么才是最能吸引观众的?是人,是人的心理和情感。《开国大典》敏锐而准确地确定了构建戏剧冲突的着力点,对蒋介石做了不同以往那种脸谱化、简单化的开掘和表现。对这个统治中国20余年之人在大厦将倾、大势已去时的心理做了含蓄、细微、深沉的描画,建构起了一个对党内对手老辣奸猾、对下属幕僚玩弄于股掌、对儿孙内疚宠爱、对形势预判敏感准确的有着丰富、细腻情感的丰满、结实的人物形象。有这样一场戏:蒋介石突击检查江防,守将李襄南与同僚打麻将赌博输得要押上房子,还大放厥词:“老头子把大半个中国都输了,我这还算输?”按以往常规,蒋定会大骂并施以严惩,但影片中蒋介石不动声色地坐下来打牌,替战战兢兢的李襄南赢回所有的钱,然后说:“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长江天险能否守住,全靠各位仁兄,拜托了!”说完含泪离去,李襄南深受震动,立下誓言。这一个看似与战事并无关系的情节传神地表现出蒋介石虽困兽犹斗但主动权已全失的凄凉处境,而后来李襄南果然践诺战死疆场又让这个小人物的塑造格外有神采,一个小情节对于揭示心理、塑造人物、营造情绪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确属神来之笔。这样一个全新的、有嚼劲、耐品味的蒋介石能够作为献礼影片出现在银幕之上,是当时文艺创作的一个重大突破。而直到今天,这个蒋介石的形象依然难有比肩。

  蒋介石的成功塑造当然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孙飞虎老师的精湛表演,事实上,《开国大典》中所有重要人物的塑造都较为成功,全员“在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演员都是特型演员。那时候,成为“特型演员”的首要标准是形神兼备,《开国大典》的演员是经过长期训练的专业演员,甚至在剧中只出现侧脸没有台词的林彪也与本人极为相似。《开国大典》难以超越的一部分原因也正在于此——角色的光彩大于演员,演员的名字也许不为观众熟知,但当他们以特型的身份出现在镜头中时,他所饰演的那个人是观众熟知的。与之相反,对于20年后同样为国庆献礼的商业主旋律大片《建国大业》,观众的注意力完全聚焦于演员,观影的主要目的和乐趣在于“找明星”。

  《开国大典》还创造性地将文献纪录片资料与影片拍摄的故事片镜头无缝对接,还原程度之高令人惊叹,在数字技术还未运用于中国电影的当时,试想如不是演职人员精益求精反复演练,如何能有这种以假乱真的效果?

  技术能日新月异、更新迭代,投资能数倍于前、再创新高,但艺术创作所需的恒心、进取、追求极致的精神,才是创造精品的根基,是无论何时都最应该遵行的。


  作者:于涛,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专职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签发:徐粤春

  审核:何美

  责编:艾超南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另,《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互动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百年风华|电影《开国大典》:鸿篇巨制中的历史真实与信仰力量

  “银幕大将军”的共和国情结——访电影艺术家李前宽(赵凤兰)

  《爱在夏日塔拉》:肃南草原上吹来的一缕清风(于涛)

  《乐动敦煌》:乐音袅袅的移动圣殿(于涛)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