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来稿>正文

电脑字库:在继承中创新 在审美中创造

2021-04-14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李青刚 收藏

网络书法字库:创新先继承 创造先审美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总编辑林阳的提案《电脑字库应杜绝“江湖字体”》(点击查看)得到书法界、文化界的积极认同。近期,我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从传统书法和艺术字库看规范汉字书法的审美》。此文期待继续与书法界共探讨。

  一、电脑字库使传统书法“活化”,走进大众生活

  电脑字库的出现,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专业书法字库以历代经典碑帖和作品集字为主要内容,借助现代大数据技术,经过调研整理、字法解析、专家补遗、审美筛选、精心设计等开发流程,把传统经典碑帖中的书法作品字体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化地呈现出来,具有社会化美学功能。目前部分专业书法字库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2019年,教育部、国家语委会同中国文联,指导中国书协(字体遴选和质量审核)和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字库技术开发)联合推出“字载中华——中华精品字库工程”,精选100位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作品,系统性开发成电脑艺术字库,在全社会公益推广应用。所有入库字体都经过字稿收集、技术扫描、字形选择、精细设计、补字创写、字形检查、专家审核、入库封装等开发流程,实现了从“字载中华”到“字美中华”的溯源探索,让历代书法经典作品走出博物馆,融入大众生活,提升大众审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焕发新时代风采。

“字载中华——中华精品字库工程”首批推出的12种书体

  近年来,活跃于书法圈内外的“书法大字典”“以观书法”“不厌书法”等手机App和字库网站的出现,既是不同书体、不同风格、不同年代传统纸质版书法字典的网络呈现,又利用大数据整合技术,快速实现了经典书法字体惠及全社会的活化应用,特别是在艺术创作、文化教育、文字出版、广告设计、文创开发、对外交流等多方面彰显价值。从传统经典书法到现代艺术字库,古今经典书法逐步形成了传承有序、书体完备、风格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是信息技术时代的社会遗产。

  二、“江湖字体”入库传播,造就大批“美盲”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及省台栏目名、知名大学宣传标语、大街小巷的宣传海报甚至某些教材课本都被“江湖字体”占领,令人痛惜。何以会出现要“糟粕”不要“精华”的局面?

  技术先于艺术、利益大于公益的思维导致“江湖字体”占据文化媒体和大众视野,最初的个别“美盲”影响和复制了一大批社会“美盲”,这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带给我们的反思。当然,社会在发展,不管是古人的经典碑帖、书法名作,还是现代人的书法艺术创新,只要遵循汉字书法的美学标准,契合时代发展和大众审美的需求,都应积极鼓励、大力推动其进入主流书法字库。然而,一些字体设计者及机构以商业利益为目的,以“书法”为幌子,以“创新”为借口,为使字体具备入库的个性风格,将汉字笔画和结构进行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甚至不理解中国汉字的审美体系,以丑为美,以错制错。这些“江湖字体”及粗制滥造的个性书体进入艺术字库,浪费资源,误导大众,贻害无穷。

  不少书法字库缺乏行业自律和审美自觉,暴露出不少乱象。例如以某些影视明星、网红为代表的个性字体泛滥,个别商业字库运营机构推出企业或个人专属名人定制化字体;江湖体、丑化字、变体书等堂而皇之出现在重大文体活动、主流媒体宣传及教材读物中;打着“汉字革命”“汉字审美创新”的口号曲解汉字、造异化字,缺失了规范汉字的辨识性和阅读感;缺乏文化传承的古今字、异体字的繁简混用及场景误用的情况普遍,如“馆”、“舘”、“館”等字在图书馆、文化馆、餐馆牌匾中被混用误用。这些字库字体既不符合规范汉字的笔画笔顺和传统书法书写的用笔规律,也不符合社会大众审美习惯和应用需求,有些入库字体甚至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如果任由“带病”的手书字体格式化、体系化、批量化进入电脑字库,为大众下载、运用和传播,不仅会拉低大众审美水平,而且容易造成社会用字混乱和信息识读困难等严重问题。

  三、“审美居先”应成为书体进入字库的前提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汉字字体逐步形成了区别于世界任何文字而独有的艺术风格、标准规范与社会价值。电脑字库的开发和建设日新月异,不仅要提升相关从业者对传统书法的审美判断,还要加快完善互联网信息技术字库的法律法规,如成立字库字体审查机制、专家学术评价机制、字库(字体)社会应用淘汰机制等,在继承中创新,在审美中发展。不能脱离汉字的书写规范和美学规律,否则本末倒置、断章取义、哗众取宠、误入歧途,“美盲”会越来越多。

  从传统经典书法到现代电脑字库,汉字是时代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汉字书法艺术的美学价值在于其精神内涵和再创造力。把历代经典书法书体、现代优秀的手书书法纳入电脑字库,必须要做到“审美居先”,同步考虑汉字书法的规范化、标准化、识别化、审美化、体系化,也就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融合,这是新时代电脑字库建设的的重要使命。避免与中国书法的人文精神背道而驰,与文化自信的文脉传承逆向而行,不符合文字发展规律、误导人们的随意造字、丑书怪体等进入电脑字库。

  电脑字库融合了技术和艺术,书法工作者要把规范汉字的书法情结和社会美学功能发挥出来,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复兴的新时代。


  作者:李青刚,四川科技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签发:徐粤春

  审核:何美

  责编:王璐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另,《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互动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两会声音|电脑字库应杜绝“江湖字体”

  两会声音|选美避丑,把好字体“入库”关

  数字化时代的书法教育与文化传承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