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来稿>正文

用摄影光扬传统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2021-04-0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吴吕明 收藏

用摄影光扬传统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品读黎铧摄影作品《粤西冼太庙》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自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许多人都意识到乡村文化要振兴,只有推动了乡村文化振兴,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才能真正促使乡村振兴。

  作为乡村社会的“根”与“魂”,乡土文化是振兴乡村的活水源头。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植根于乡村民间,要让优秀的传统乡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动力,需加大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与传播,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大作用,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振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土文化必然是地方文化,谈论乡村文化振兴不能脱离地方、地域泛泛而谈。由于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许多传统乡土文化都逐渐边缘化,必须有新形式多渠道的再推广,才可能焕发光彩,得到振兴。

  在岭南文化当中,粤西的“冼夫人文化”是具有独特地方特色和宝贵传统的乡土文化。振兴广东乡村文化,不能绕过“冼夫人文化”。冼夫人是公元六世纪时的岭南百越族女首领,她一生致力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结束战乱、发展生产,为岭南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冼夫人事国以忠、亲民以德、行政以仁、治兵以义的功德与风范,深入人心。她的身上寄寓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追求和审美理想,闪烁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光辉和高尚情怀。

  冼夫人在粤西、广西、海南等地广受民众尊崇,被奉为“岭南圣母”,对大岭南地区都有深远影响。人们立庙奉祀,设坛祭拜,粤西等地甚至形成了乡乡都有“冼太庙”的独特人文景观。以信奉和弘扬冼夫人爱国、爱民、立德为精神核心的“冼夫人信俗”,以庙会、习俗和传说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成为粤西地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成为岭南文化中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粤西人始终秉持“敬先祖、睦友邻、亲乡里、行善事、立功德”的优良传统,“唯用一好心”指引着粤西人做人做事,光明磊落,无愧于天地良心。冼夫人文化是世界民族团结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岭南地方文化的富矿,是振兴广东乡村文化的宝藏。广东省茂名市一直在积极推动“冼夫人文化”及其“好心精神”的研究、推广和传播,但在粤西之外的地方,特别是北方,大多数北方人对“冼夫人”这个名字还是感到十分陌生,还以为是另一个“妈祖”或者是什么民间信仰的神祇。振兴“冼夫人文化”任重道远。

  黎铧,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粤西茂名高州人,十分希望把冼夫人爱国爱民的好心品格和文化精神弘扬光大,让冼夫人文化成为粤西人的文化自信和自觉。他学习摄影之后,不断进取,从摄影中拓展自己对人生与社会的感触、感悟。在我的鼓励下,他决定把粤西及大岭南地区的冼太庙拍下来,把“看得见”的有形态的东西,与“看不见”的“冼太信仰”联结起来,再通过摄影传播,把“唯用一好心”的冼夫人文化精神弘扬出去。

  从2019年初开始,黎铧用半年多的时间,跑了许多个乡村,把高州、茂名大大小小的冼太庙、冼太夫人神像及庙祝、信众都拍摄记录了下来。他一边拍摄一边做笔记,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计划在3-5年内走遍粤西及大岭南地区,把这些地方的冼太庙都拍摄采访齐全,最终结集出版《粤西冼太庙》《中国冼太庙》,作为弘扬、传播“唯用一好心”冼夫人文化核心精神的图文史册。

  2019年底,我选取了黎铧拍摄的20座冼太庙照片,这些照片包括建筑外观、庙内的冼夫人塑像以及庙祝和信众,参考欧洲古典艺术“三联画”的形式,做成并置的中国画卷式作品《粤西冼太庙》送展2019丽水摄影节,得到众多好评。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杨越峦高度评价该作品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弘扬了冼夫人文化。影像文化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所研究员、丽水摄影节评委王保国称赞黎铧:用新的视觉呈现粤西冼夫人文化。《大众摄影》总编辑晋永权,澳洲数码摄影协会会长曾汉超等大家,都认为该作品兼具文化内涵、精神高度和艺术价值,把拍摄到的冼太庙的建筑形态、冼夫人塑像以及庙祝信众做三联并置,表现形式十分独特,不仅将各种环境、形态、历史的冼太庙建筑集结了起来,还把不同年代、工匠、工艺塑饰的冼夫人神像罗列了起来,更把不同守庙和信众的鲜活率真形象定格了下来,“形、神、意”整合在一幅画卷之中,更加直观形象表述了“冼夫人信俗”的源远流长与深入民间。

  饱含地方文化特色和摄影新视觉的黎铧作品《粤西冼太庙》,得到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影像中国网(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人民网、南方+等众多媒体的持续宣传推荐,把“冼夫人文化”推向了全国。后来作品回到家乡参展,也引起不小轰动,大家在鲜活示例面前意识到摄影还可以这么做,摄影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这么大。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学习摄影,是追求艺术,还要表达心声,并可以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培根铸魂”、传扬文化的作用。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在中国摄影家协会2019全国会员和基层摄影人才首期培训班上对学员们的讲话,就对广大摄影人提出了希望与要求:“摄影工作者就是要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用作品体现摄影艺术不可替代的价值,不断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我们想做的就是把艺术基因植入到乡村去,‘艺术唤醒乡村,文化振兴乡村’。

  摄影以生动、直观的视觉形象去言说,既可快速浏览,又可静观凝视,特别是经过充分思考和精心策划的摄影专题作品,有内容、有形式,通过展览与网络的互动传播,可能产生的影响力不可估量。在当今人人都用手机拍照、分享、传播的读图时代,用照片说话、用视觉观赏,必然是振兴乡村文化实用有效的利器。

  黎铧就是通过摄影,以作品《粤西冼太庙》参加摄影节展览,再结合新媒体的传播推广,发扬光大了“冼夫人文化”,改变了许多人对“冼夫人”的认知。这种摄影+传播的乡村文化振兴形式,可以说是别具样本意义。特别是进入5G时代,在新媒体语境下讨论乡村文化振兴,确实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更好运用适合新时代观看的艺术表现和传播形式。振兴乡村文化,用摄影去弘扬传统乡土文化,对乡村审美文化建设、乡村文化振兴与生态美学建设、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都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中图片为黎铧摄影作品《粤西冼太庙》


  作者:吴吕明,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签发:徐粤春

  审核:何美

  责编:穆清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另,《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互动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影像新时代中摄影的嬗变与守望(李树峰)

  影像的魅力:制造可信的幻觉

  摄影艺术的价值特征——吴印咸先生告诉我们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